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2013年我县五山镇何湾村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七年级生物

时间:2018-04-23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2013年我县五山镇何湾村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有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螃蟹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有,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从而适应陆地生活。
(2)在上述实验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却没有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水稻利用的效率提高了,同时养蟹后病虫害也减少了。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有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它能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呼吸作用为水稻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写出呼吸作用表达式 ____________。
(5)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6)我县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中还推广使用了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就是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而培育出,他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1)外骨骼(2)光合作用(3)细菌、真菌(或分解者)(4)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5)水稻→水稻害虫→螃蟹(6)基因
试题分析:(1)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增大行间距的方法,提高阳光的利用率,使光合作用效率增高;(3)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分解者能够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4)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5)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害虫以水稻为食,螃蟹以水稻害虫为食,三者形成的食物链是:水稻→水稻害虫→螃蟹;(6)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