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365答案网 > 初中 > 正文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

时间:2017-12-29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22.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告之曰(将要)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

C.顾见猛虎(回头)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

23.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与之临乎渊谷者B.能跳而越此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乃记之而去

△△

C.不然为怯D.其怯者犹未能也

△△

士卒多为用者其真不知马也

△△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答案说明:本题目答案来自网络整理或转载,最终答案请以官网为准。


(二)22.A(2分)
23.B(2分)24.耻怯(面子)奔利(金钱)(2分。每格1分)25.例如:①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情势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会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呢?③对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人是环境的奴隶,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论。(2分。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