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85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纬62°12′59″,西经58°57′52″处.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大陆普里兹湾边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其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40″.到1992年中国已先后开展了9次南极科学考察.此后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建立了中国南极昆仑站,其坐标为南纬80°25′01″、东经77°06′58″.这也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材料二: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0月29日从上海(约北纬32°)启航,先后于1月初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三次停靠外港进行油水和物资补给,总航行2.84万海里,历时163天.此外,“雪龙”号先后四次成功穿越西风带,冰区航行3900余海里,并于2012年4月8日平安返回上海.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方向;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方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出发开往南极时,图中地球公转的位置是______之间;最终返程回到上海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是______之间.
(3)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到到达南极中山站时,考察队经过了______个温度带,依次是______,南极考察队在登陆南极考察站时,当地正处于地球公转时产生的______现象.
正确答案: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出发开往南极时,图中地球公转的位置是CD之间即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最终返程回到上海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是AB之间即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
(3)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到到达南极中山站时,考察队经过了4个温度带,依次是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南极考察队在登陆南极考察站时,当地正处于地球公转时产生的极昼现象.
故
正确答案:
为:
(1)东南;东南;
(2)CD;AB;
(3)4;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极昼.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1985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纬62°12′
时间:2018-06-03
相关推荐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B.北海道在四大岛中纬度最低C.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
-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多火山、地震C.平原面积广阔D.地狭人稠
- 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处于那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跃()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A.多火山、地震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资源丰富D.多港湾,交通便利
- 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A.煤炭B.森林C.铁矿D.石油
-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旗袍B.西装C.和服D.牛仔服
- 能够反映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的是
-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受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B.接近太平洋大渔场,水产丰富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小D.有优良的港湾和接近消费市场
- 地图的三要素是()A、比例尺、方向、图例B、图名、比例尺、图例C、比例尺、方向、图名D、图名、方向、图例
- 下列产品中日本大量出口的是
-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1/4000000C、030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八年级地理
-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域狭小B.资源贫乏C.海岸线曲折,多良港D.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