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77°06′58″E,80°25′01″S),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这是我国继长城站(62°13′S,58°57′W)和中山站(69°22′S,76°22′E)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材料二:
见图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
(2)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这儿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南极第3站的是________,它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_方向。
(4)三个科考站中,见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
(5)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A是_________。
(6)玲玲的爸爸是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成员,他通过卫星通讯给玲玲传回了下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你认为不可能在南极地区拍摄的一幅图片是______。(填字母)
(7)选择1月份在南极建设昆仑站,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新年伊始,有较多的筹划时间B.南极地区此时昼长夜短
C.在春节期间,向全国人民献份厚礼D.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8)某极地科学考察船需要从我国中山站到长城站卸货,如果沿着南纬65度附近,走最近的航线,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
(9)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达到-50℃,而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只有-l8℃,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画图“略”(顺时针箭头)
(2)淡水资源
(3)④;东南
(4)长城站
(5)南美洲
(6)D
(7)D
(8)大西洋;印度洋
(9)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南极大部分是陆地;南极为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南极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作用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77°06′58″E,80°25′01″S),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这是我国继长城站(62°13′S,
时间:2018-05-07
相关推荐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B.北海道在四大岛中纬度最低C.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
-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多火山、地震C.平原面积广阔D.地狭人稠
- 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处于那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跃()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A.多火山、地震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资源丰富D.多港湾,交通便利
- 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A.煤炭B.森林C.铁矿D.石油
-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旗袍B.西装C.和服D.牛仔服
- 能够反映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的是
-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受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B.接近太平洋大渔场,水产丰富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小D.有优良的港湾和接近消费市场
- 地图的三要素是()A、比例尺、方向、图例B、图名、比例尺、图例C、比例尺、方向、图名D、图名、方向、图例
- 下列产品中日本大量出口的是
- 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1/4000000C、030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八年级地理
-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域狭小B.资源贫乏C.海岸线曲折,多良港D.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