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
(2)、材料二中“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君变革的措施有哪些?(2分)
(3)、材料三中“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商君为变法付出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出理由。(2分)
(4)、综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卫鞅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正确答案:
⑴变法等⑵奖励军功;奖励生产等
⑶成功了,因为目的达到了,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⑷果敢,百折不挠,献身等精神。
试题分析:第(1)题,看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意思就可以知道商鞅他不主张效法古代,主张变法。
第(2)题,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那么就从书本提取
正确答案:
。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奖励军功,发展生产,设立户籍制度等。
第(3)题,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并不能决定变法的成功与否,要分辨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变法对于后世的影响。从商鞅变法的效果来看,它确实使秦国变得强大,最后得以统一六国。所以商鞅变法应当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
第(4)题,商鞅不顾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变法,表明其具有果敢、百折不挠、献身的精神,
正确答案:
不唯一。
点评: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改革。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成功。他奖励军功、发展生产、确立土地私有等措施,都使得秦国逐步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实力,完成统一大业。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
时间:2017-07-17
相关推荐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下面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B.北京人体征的变化表明,劳动
- 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我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巫山人距今约240万—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A.10万年B.70万年C.100万年D.1
- 约18000年前元谋人建立了夏朝约7000年前北京人制造彩陶约四五千年前山顶洞人种植水稻约170万年前河姆渡居民祖国境内最早人类2070年前半坡居民在涿鹿大败蚩尤约70万至20万年前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 在东方人类的发源地将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台文化工程”该工程修建的地点应该在()A.陕西蓝田县B.云南省元谋县C,北京周口店D.浙
-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 科学家们依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指出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A.使用火B.直立行走C.定居生活D.劳动
- 下列原始居民在中国生活的先后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⑤北京人()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③④①C.⑤①②③④D.①⑤②④③
- 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同一领域?()A.《周髀算经》和《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C.《甘石星经》和《授时历》D.《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使用天然火B、制造工具C、直立行走D、共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