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A.0-10cmB.10-25cmC.10cm-极远处D.0-25cm
(3)如图16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16
(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某人眼镜的度数为200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
正确答案:
(1)像距,焦距,倒立,(2)C,(3)B,A(4)0.5m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从图中材料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
故
正确答案:
为:(1)倒立;焦距;像距;
(2)C;
(3)A如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
B如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
C 如图,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是近视眼镜.
D如图,是用凸透镜来矫正的,是远视眼镜.
故选B,A.
(4)老花镜片是用凸透镜做成的;因为“度”等于焦距(以米做单位)倒数的100倍,某人配的老花镜是500度,该镜片的焦距:
f=m100除以200=0.5m
故
正确答案:
为:0.5m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从而使清晰的、缩小的像呈现在
时间:2017-09-21
相关推荐
- 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A.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
-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要有声波传入人耳,且要有健康的听觉系统B.声波的频率要高于20次/秒和低于20000次/秒C.声波还要有足够大的响度D.以上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具备
-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传入内耳刺激听觉神经,从而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
- 能否通过皮肤、肌肉传导声波,使人听到声音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
-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______.
- 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及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外耳道传递振动耳廓收集声波鼓膜传递信号听小骨传播通道听觉神经引起振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只要发音体在空气中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它的声音D.人对着扩音机说话,音调会改变
- 挥动手臂时,手臂也在振动,为什么听不到手臂振动发出的声音
-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只要有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
- 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的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8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的是______.
-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A.饼干太干了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D.你自己
- 人能听见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A.声音是立体的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C.有两个扬声器D.一只耳也可听见立体声
- 你听不见手的挥动声,是由于______.人能听见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1)______,(2)______.
- 贝多芬患了耳疾后为了创作,他用一段木棍的一端顶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利用骨传导听声音B.牙齿可以发出声音C.利用气体传声D.贝多芬不同
-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老年耳聋后,用一根木棒听取钢琴的演奏声.他把木棒的一端顶在钢琴上,另一端用牙齿咬住,关于这种听声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他使用了骨传导的方法B.
-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_________的方法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