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碱式碳酸镁的生产后,知道了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主要流程如下:【问题讨论】(1)上述流程中滤

时间:2018-05-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碱式碳酸镁的生产后,知道了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1)上述流程中滤液的主要溶质(写化学式),检验其中阳离子要用的试剂有(填序号)
A. 氧化钙 B. 稀盐酸 C. 紫色石蕊试液 D. 硫酸钠溶液
(2)上述流程中NH3被循环使用,流程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流程中“加热” 这一环节每生成l个分子xMgCO3·yMg(OH)2·zH2O需消耗氨的分子数为(用代数式)。
(4)判断碱式碳酸镁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 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 B. 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组成探究一】
(5)已知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MgO,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装置连接从左到右依次为A→→D。

(6)取碱式碳酸镁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CO21.76g,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2分)。
计算过程(3分)
【组成探究二】
(7)有同学对用盐酸有异议,认为用硫酸更好。你的看法是(填序号)
A.同意 B. 不同意 C. 不确定
你的理由是
(8)称得的溶液质量为g [提示:可用⑹中数据]
【组成探究三】
更为精确的测量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过程中时间与剩余固体质量,作出如下的坐标图
(9)试回答

①加热时,该晶体开始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刻是(填“t1”、“t3”或“t5”)。
②t4~t5时间段固体为(写化学式)和MgO的混和物。
③t2~t3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用含x、y的化学式也算对)
正确答案:
(1) NH4Cl AC (2) 2NH4Cl+ CaO = CaCl2 + 2NH3↑+ H2O (3) 2(x+y)
(4)B (5)CB (6) 4MgCO3·Mg(OH)2·4H2O ;过程分步给分( 3分)
(7)A关键词: HCl 挥发逸出 (8)22.9
(9) ① t1②Mg(OH)2③xMgCO3·yMg(OH)2或4MgCO3·Mg(OH)2
试题分析:【问题讨论】
(1)根据反应流程可知,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后,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镁,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的另一生成物应为氯化铵,即NH4Cl;根据流程图中的滤液加氧化钙,能反应放出氨气可知,要检验其阳离子——铵根离子,可取少量该物质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并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然后将其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若石蕊变蓝色,则能证明被检物中含有铵根离子。故选AC
(2)根据流程图,结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知,氯化铵与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氨气和水,故流程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 = CaCl2 + 2NH3↑+ H2O。
(3)根据化学变化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流程中“加热” 这一环节, 每生成l个分子xMgCO3·yMg(OH)2·zH2O需消耗氨的分子数为2(x+y)。
(4)若碱式碳酸镁没洗涤干净,则最后的洗出液中会含有氯化铵,故可向其中滴加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则会出现不溶于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故选B
【组成探究一】
(5)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要通过实验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需测定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于从澄清石灰水中出来的气体会携带水,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故要先吸收测定水的质量,因此装置连接从左到右依次为A→C→B→D。
(6)根据题意,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结合题意可知,碱式碳酸镁4.66g反应生成氧化镁2.00g,二氧化碳1.76g,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2.00g-1.76g=0.9g;由此可知,m(MgO):m(CO2):m(H2O)="2.00g:" 1.76g: 0.9g=100:88:45;可将xMgCO3·yMg(OH)2·zH2O变形成(x+y)MgO·xCO2·(y+z)H2O,则有40(x+y):44x:18(y+z)= 100:88:45,解得x:y:z=4:1:4,即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4MgCO3·Mg(OH)2·4H2O。
【组成探究二】
(7)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逸出氯化氢气体,故称量的溶液的质量会偏小,不如用硫酸。
(8)根据题意可知,碱式碳酸镁与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结合(6)可知,4.66g碱式碳酸镁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应为1.76g,则溶液质量为4.66g +20g-1.76g=22.9g。
【组成探究三】
(9)①根据图示可知,加热时,该晶体在t1前质量没有变化,即没有反应,t1时质量开始减小,说明开始发生化学变化。
③根据题意,结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4MgCO3·Mg(OH)2·4H2O分析,4.66g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过程中,在t1~t2时间段,减少的质量最终为4.66g-3.94g=0.72g,恰好为其结晶水的质量,由此可知,在该时间段,碱式碳酸镁开始反应失去结晶水,而在t2~t3时间段质量不再减少,即说明此时结晶水已完全失去,故此时固体为4MgCO3·Mg(OH)2。
②在t3~t4时间段,减少的质量最终为3.94g-2.18g=1.76g,恰好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由此可知,在该时间段,4MgCO3·Mg(OH)2开始反应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至t4~t5时间段,剩余固体的质量又不再减少了,即说明此时MgCO3已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故此时固体为Mg(OH)2和MgO的混和物。4+检验方法),Cl-的检验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点评:对于探究型实验探究,要熟悉实验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将所学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技巧迁移至此,进行细心地探究实验和观察现象,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断、总结出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