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达外孙,明朝第四位皇帝。洪武年间,朱高炽被封为燕世子,靖难之役中,他负责镇守北平,并成功抵御李景隆率领的中央军围攻;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屡次北伐中,担任监国职位,实际负责国家政事;永乐二十二年,继承皇位,年号“洪熙”,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与调整,国家富足。他与子朱瞻基在政治用人、行政处理上,均为后世所称善,史称“仁宣之治”。
朱高炽年幼端重沉静,善于言辞,且擅长射艺,喜爱与儒臣讲论。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壬午(1395年11月4日),他被册封为燕世子,后守卫北平由于心性仁慈,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起兵,朱高炽则镇守北平,期间以一万兵力,阻挡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中央军围攻。但由于朱高炽身型肥胖而且有脚患而不良于行,不曾随父亲朱棣征战,也不获朱棣喜爱,反而常随朱棣征战的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均受朱棣喜爱,而朱高煦则更因屡有战功,于是出言诋毁朱高炽以夺嫡。当时,明惠帝施加离间计,下赐世子书,朱高炽不予启封,直接呈上朱棣,方破此计,之后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仍命朱高炽居守。
朱棣成功夺位为帝后,是为明成祖,本曾想过改立自己喜爱的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碍于长子朱高炽的世子地位是明太祖确立,而且朱高炽并无过失,且得一众文官支持,最后于永乐二年四月甲戌(1404年5月12日),朱高炽被召入南京应天府,被立为皇太子。明成祖屡次北伐,均命其担任监国,负责国事,当时全国经战争影响,水旱饑荒严重,他派遣官员赈灾抚恤,仁政受到赞许。然而,失落太子地位的朱高煦心有不甘,联同弟朱高燧及其他党羽加紧离间明成祖与朱高炽的关系,明成祖问太子是否知悉有人离间,朱高炽则答称不知情,“知尽子职而已”。
永乐十年,朱棣北伐归还,朱高炽遣使误期,加上书奏失辞,太子一系官员,如黄淮等人均下诏狱。永乐十五年,朱高煦因罪迁徙至乐安;次年,朱高煦党羽黄俨等诬陷朱高炽擅自释放罪人,其官僚多因连坐而亡。礼部侍郎胡濙奉命调查后,密奏朱棣称太子诚敬孝谨等七事,明成祖于是释放众人,之后,朱高煦党羽黄俨策划谋立,后事被发觉伏诛,太子朱高炽则请力免朱高煦罪,至此朱高炽地位方稳。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即位后,改年号洪熙,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享年48岁,葬于献陵,死后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对于朱高炽突然死亡的原因有种种猜测:雷击、中毒,甚至过度纵欲。后一种猜测的根据可能是,在他死前几天,皇帝严惩翰林李时勉,因为他上奏提出批评,其中一条是他在服永乐帝之丧时与其妃子有性关系。但是一名大太监报告说他死于心脏病发作,考虑到皇帝的肥胖和足疾,这种说法更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