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项羽活了多少岁?项羽是怎么死的?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公元前203年10月,垓下一战,项羽被汉军击溃,全军覆没,从此走向了不归路。他率残部突围南行,渡淮河,退至阴陵(今安徽淮南市东)。在茫茫的田野上,一位老农——“田父”出现在他们面前。
田父的出现是十分诡异的事件。清人姚苎田在他选编的《史记菁华录》中指出,“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失大泽中。”如果田父不是汉军的“细作”,而是当地的一个农民,有什么必要给项羽指一条错误的去路?是穷兵黩武的西楚霸王真的不得人心,还是世人容易倾向胜利者的势利心作祟?或者兼而有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不知名的农民指向左方的一个手势,就断送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大英雄的性命。不知他日后会不会在午夜惊回,为自己害了一位尊贵的王者而愧疚?
于是,项羽及其28从骑陷入了大沼泽中。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这28人个个都是项羽最忠诚的追随者和英勇无畏的战士。“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杀数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二骑耳。”28人在数千汉军的围困中驰骋自如,往来冲杀,以一当百,这是何等的骁勇善战!然而,如此杰出的勇士,在项羽麾下始终籍籍无名,他们像流星般一闪而逝。再想想,置项羽于死地的那些良将谋士,如韩信、彭越、张良、陈平之辈,大多是从项羽麾下转投刘邦的。这一背一附,此消彼长,项羽之不善用人,此亦甚矣!
28骑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战死了。在他们战斗的过程中,乌江亭长突然又出现在江边。《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乌江亭长的出现显得比田父还要诡异。就在项羽最后的冲杀中,乌江亭长说出了如下一段著名的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这段话细想却透着奇怪的意味。既然项羽本来“乃欲东渡乌江”,说这番话岂不是画蛇添足?况且“今独臣有船”也很奇怪。当时由于楚大司马周殷的叛变,汉将刘贾和英布实际已控制了整个江东地区,这可能就是乌江渡口无船的原因。所以乌江亭长的那番劝解的话,无疑是汉军“细作”的一个谎言。此时的项羽彻底看清楚了面临的形势:无论渡不渡江,都是死路一条。
项羽的伟大在于他最后关头变得异常清醒。他的贵族气质使他表现得十分优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以高明的借口拒绝了渡江的期求。他甚至将跟随自己征战5年、日行千里的乌骓马赠给了这位亭长。古籍上没有记载那匹千里马的下落,想必它和乌江亭长一样,在此后的漫漫长夜里,默默地回忆着逝去的峥嵘岁月,直到终老。
项羽最后自刎于乌江,死时仅30岁。他临终前曾这样悲怆地呼喊:“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句话就像古诗中的兴法,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叹之词。重要的不是前一句,而是后一句。英雄至死也不愿轻责自己,这便是项羽在历史进程中的自我定位和审视,但却给后人留下诸多感慨。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为失败的英雄惋惜,令人颔首。然而,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纵观项羽施政用人等做法后,认为他的失败是历史必然。他评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还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略显公道,她咏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国传统文化向不以失败论英雄。铲灭暴秦的西楚霸王毕竟千古一人,余子谁堪共酒杯?成王败寇此乃大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