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高三历史

时间:2020-04-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
实权。
材料二:(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三:(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一一《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以上不同看法,唐太宗与明太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偏难来源:专项题
答案:
(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御史大夫的设置是君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
(2)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君主失策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而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3)措施: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设机构。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相同点: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同点: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皇帝注意发挥宰相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对立看待,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君主在中央集权政治中心中的绝对权威。
(4)趋势:相权渐趋衰弱,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