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2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1分)
答案: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2)具体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2分)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失败。(2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4)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
反映特征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叙述即可概括出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根据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然后再根据所学,主要有设置转运使、强化禁军等。根据“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即可概括出作者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由中书省直辖...为全国行政中枢...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即可对比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的不同及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便于宣诏...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的描述即可概括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高三历史
时间: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