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摘编自《汉书·循吏传》
材料三 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4分)
答案:
(1)特点:“学在官府”(或答贵族垄断教育),“官师合一”(或答政治与教育相结合)。变化:平民教育兴起(或答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原因:旧制度瓦解(或分封制瓦解);旧经济基础瓦解(或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壮大,哲人、学者投身教育,满足师资条件。
(2)特点:主动性、示范性、实践性。(如具体答出:派遣学习,言传身教,各地实践亦可赋分)。贡献: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3)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4)功能:维护社会稳定(或巩固统治);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政治进步; 推动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
试题分析:(1)特点: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可以推论出西周时期是官学,即学在官府(由贵族垄断教育);由材料直接可以得到“官师合一”这一特点。变化:由“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可以得出变化是: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原因:由于教育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所以其变化的原因应该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角度去思考。
(2)特点:由材料二中的“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亲自进行教育”和“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可以概括为主动性、示范性、实践性。贡献:由材料中的“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可以得出其贡献: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3)选官制度:根据材料所述“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可知这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即察举制。原因:根据材料所述的现象“当时唯一正途”可知政府的绝大多数官员是通过太学学习、地方推荐和政绩考核才能为官,而不是世袭为官了。
(4)由上述材料所提的三个时期教育的发展来看,主要是讲古代官办学校教育的发展,所以除了具有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文化风俗发展之外,还有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高三历史
时间: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