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东吴大帝孙权有7个儿子,他早已选定三子孙和作为太子。孙和,字子孝,从小就聪明智慧,颇得孙权喜爱。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得孙权宠幸,因此人们都说孙和母子将来一定会有大贵。孙和长成之后,喜受文学,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明辨是 非,是一个文武全才。14岁时,孙权便为孙和配置宫卫,令中 书令阚泽加以教导。孙和19岁时,孙权正式立他为太子,并亲 自为他挑造陪侍教导之臣。
但孙权的长女全公主平常与孙和母子不合,她怕孙和当了 帝对己不利,故利用一切机会在孙权面前挑拨。有一次孙权患病,太子孙和恪尽为子之道,去宗庙为父亲祈祷。孙和的妃子张氏的叔父张休,家住在宗庙附近。恰巧,这天张休在门口碰到孙 和,就对他说:太子何不来敝处一坐?歇息歇息,我们也好奉茶!孙和本有些犹豫,可禁不住张休反复邀请,盛情难却,又 怕不进张家门会引起张妃不悦,于是便随张休进了张宅。谁知全 公主经常派人监视孙和母子。这次孙和出宫,全公主早就派人在后面尾随盯梢。见孙和进了张休的家门,盯梢者马上回去报告了全公主。全公主得此消息,心中大喜,马上去见孙权。
全公主进入内宫,见孙权正躺在病榻上,她便装出十分踌躇的神态,对孙权说:父皇,孩儿听得一事,不知是否当讲;孙 权闻言睁开双眼,见是爱女在身旁,便说道:有什么事快快讲来,为父恐怕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全公主道:听说太子声称 要去宗庙为父皇祈祷,却不在庙中。有人看见他去太子妃家,像是策划密事。父皇龙体欠安,太子不来服侍,反而去与岳父密谋,我担心他们会有非常之举。我还听说太子母亲王夫人见到父皇您病重,不仅不感到悲痛,反而面带喜色。这些都不是臣下应取的态度。请父皇多加留意。;孙权一来年事已高,二来病中不辨忠奸,听说这些事,大为震怒,便欲马上惩治孙和母子。王夫人听说孙权暴怒,恐怕祸及自身和儿子,忧惧成疾,竟至一病不起。 孙和也怕自己被废黜甚至被诛杀,整日惴惴不安,食不甘味。
过了几天,孙权病情好转,重又理事,想起全公主的那番话,对太子不孝十分恼怒,便有更换太子之意。全公主见是个进言的机会,便反复在孙权面前极力夸赞丈夫从侄全尚之女美丽贤慧,劝孙权为少子孙亮纳为妻室。一时说得孙权心意颇动。不久,孙权正式提出要废黜孙和,改立孙亮为太子。大臣陈正、陈象、朱据、屈晃等人坚决反对,还引经据典地说,如果改立太子就会引 起国政混乱,言中颇有把孙权比作历史上的昏君之意。孙权怒不可遏,竟将陈正、陈象二人灭族,令人把据、晃二人拖入宫殿各打一百大板。经过这番周折,孙权改立太子就定了下来。
东吴赤乌十三年(250),孙权正式废黜孙和,立孙亮为太子,以全氏女为太子妃。就这样,孙亮成为太子,登上储君之位。这一年,孙亮恰巧10岁。
东吴神风元年(252)夏四月,孙权驾崩。中书令孙弘与诸葛恪同受遗命辅政,但孙弘素与恪不合,担心以后为恪所治,便 想封锁孙权驾崩的消息,秘不发表,再伪造诏令,除掉诸葛恪。侍中孙峻发现此谋,便告知诸葛恪。恪便定下诛杀孙弘之计。一日,诸葛恪请孙弘入宅议事,孙弘不知是计,毫无防备,欣然前往。正在座中谈论之间,诸葛恪忽然变色,向孙弘喝问到:你 为何不公布陛下噩耗,居心何在?;孙弘不曾提防,张口结吞,不待回答,随即被屏风后面冲出的军士乱刀砍死。
于是,诸葛恪便公布孙权驾崩的消息,辅佐太子孙亮继位,改元建兴,大赦天下,孙亮又改拜恪为皇帝太傅,居首辅之任。
孙亮即位之时,不过是个十_、二岁的孩子,大权掌握在太傅诸葛恪手中。诸葛恪乃东吴名臣诸葛瑾之子,蜀相诸葛亮之 侄。恪极有才干,但陆逊认为他凌辱尊者,蔑视卑者,缺乏安德之基。其叔诸葛亮认为恪性情空疏,不够精细。其父瑾也认为恪不是保家之主,常以此为悲。现在,诸葛恪新居首辅,极想建立政绩,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便大行惠政。他废除负责纠检的 校事之官,赦免在逃的罪犯,免除关税,事事注意给人以恩泽。 因此人心大悦,每当诸葛恪出入时,百姓都驻足翘首,争着观看 他的模样。
诸葛恪见民众附己,又欲树立军威,于是便发兵进攻曹魏。东吴兵喜获小胜,诸葛恪便志得意满,想大举伐魏。可是众大臣都以为东吴嗣君新立,不便举兵,加之国力有限,恐怕一时难以取胜。然而恪刚愎自用,拒绝众谏,大发州郡之兵共二十余万,强行伐魏,因而百姓骚动。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
诸葛恪率大军围攻新城(今湖北房县一带),城内魏兵拼死固守,双方相持月余,而城终未攻克。恰逢瘟疫流行,吴军病死、伤残者过半,而恪却谈笑自若。后来曹魏出兵救援,恪被迫撤军。这次出征劳而无功,损失严重,于是民怨渐起。恪回宫之后,不 仅不检讨己过,反责难百官,又将近要之职和宿卫士兵全部换为自己的亲信心腹,于是朝野失望,民怨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