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探秘:魏国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探秘:魏国迁都的原因

时间:2022-11-13

从地图上看旧都安邑则位于两大头中的西部,而新都大梁则位于东部。那么魏国为什么要迁都大梁呢?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流行两种说法:

秦国威胁说

秦赵韩夹击说

先分析第一种说法。

自前384年秦献公自魏归秦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秦国开始强大,尤其是秦军先后于前366年在雕阴、前364年在石门、前362年在少梁大败魏军,似乎更是加大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可是,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前361年魏国迁都时魏国正处于鼎盛时期,而秦献公的改革只是初步改革,秦国的贫穷落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秦国综合国力和魏国相比还是差的远,前三次之所以秦国会胜利一方面是因为秦人本身的战斗意志顽强、但更主要的是当时魏军主力都在其他方向作战。别说是前361年秦国威胁不了魏国,就算是经过商鞅变法后的前350年和前344年,秦面对魏都吃力。

再来看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认为安邑的地理位置容易遭到秦赵韩的围攻,尤其在三晋;交恶以后,这种被切断后路危险就进一步加大。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后,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魏国陷入内乱,而此时赵韩两国开始干涉,并在浊泽大败魏军,进而包围安邑,只是后来由于赵韩两国关于如何处置魏国不能达成一致安邑才得以保全。

然而,这种说法还是站不住脚。因为在迁都大梁的前361年,魏国用榆次(今山西榆次)、阳邑(今山西榆次县南太谷东阳邑村)等地换取了赵国的泫氏(今山西高平)和中牟。中牟是赵国深入魏境的突出部,泫氏则是河东与河内之间的交通要道,魏国得到泫氏后,原来联系薄弱的河西、河东与河内、大梁地区的联系加强了。前359年,魏国用鹿从韩国换取了太行山的重要交通要道轵道。通过轵道,从安邑可以直接进入到魏国的河内地区,比泫氏更方便。经过和赵、韩一系列的土地交换,魏国的土地基本上连成了一片,根本不会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既然魏国能在前359年完成换土,那么在前361年也能。

综上所述,上面两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魏国迁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墨雨总结了两个。

争霸中原

发展经济

我们知道,都城的位置代表了发展的方向。那么安邑和大梁相比的劣势在哪里呢?

到前361年的时候安邑除了向西,向西北发展外已经基本没有发展空间了。向西北是游牧部族,没有实际经济利益,向西秦最富庶的河西之地已经在魏手上,接下来除非灭秦,否则没有意义,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墨雨在下一篇文章中会分析)。相比之下,大梁周围水网密集,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同时因为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魏惠王迁都大梁除了经济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要维持在魏国在中原的霸业。前文说过,魏国到魏惠王即位时,由于周围楚齐秦赵的相继崛起,魏国在中原的霸业遭到了严重挑战,因此维持中原霸业就成了魏惠王的首要目标,而安邑太远,不方便加强对中原的控制,也无法长期维持魏国的霸权,这就是迁都大梁的根本原因。

和弱小的秦国相比,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对魏国的威胁更大,尤其是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国势蒸蒸日上,并开始收取淮泗一带小国的进贡,对魏国霸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谁威胁最大,就先压制谁,这是国际关系的原则,近代英国就是玩这个的专家。

在魏惠王时期,齐国是魏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于是魏惠王于是采取团结赵、韩,缓和与秦国对立的策略以专心对付齐国。

前365年,魏惠王与韩懿侯在宅阳(今郑州市北)相会;

前361年,魏惠王与韩昭侯会于巫沙(今河南荥阳县北);

前357年,魏惠王与韩昭侯在巫沙结盟;

前356年,魏惠王与赵成侯相会于鄗(今河北柏乡县北);

前354年,魏惠王与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县境)相会;

前350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水结盟;

前349年,魏惠王和秦孝公在彤地相会。

魏国通过韩赵结盟,与秦孝公相会,恢复了三晋的暂时联盟关系,缓和了同秦国的矛盾,但是却没有同齐国国君相会结盟之事,可见魏的这一系列活动是针对齐的。

墨雨曰:魏惠王的迁都是为了保持魏国对中原的领导权而不是害怕秦国。事实上,在迁都后魏国确实也进一步强大,霸业也得到了恢复。不可否认,在前361年魏惠王做出的迁都之举无疑是正确的。那么,魏国的迁都对后来魏国的发展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且听墨雨下文分析!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