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点东西,关于文学作品和其改编的电影之间的对比,请高人推荐篇1
你了解这门艺术吗?——电影剧作常识100问无为银幕写作现代电影剧作艺术论蒙太奇论你了解这门艺术吗以上五本还可以!《影视作品分析》这本书第一部分是电影评论写作;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
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电影史和电影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电影评论的基础。二部分是电视片分析。
在这部分,基于电视片分析写作相对于电影评论来说比较简单,在这个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了电视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不管怎样。
每本书都有它的精华和糟粕,就看自己是怎么取舍了,看得多了,其实也没有坏处的。
8.对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探讨篇2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维普网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对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探讨四川旅游学院贾梦菊摘要:文学与电影二者本身是两种相互联系,同时有着明显区别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将文学名著改编成为电影艺术形式已经比较常见,对于名著的传播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文学传播和电影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探讨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8-0266电影自从其被发明以来就开始了对一些文学作品的改变。
电影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实践性很强的美术课题,其实践性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当中。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加以重视,以便于能为文学作品和电影的传播提供更好的帮助。
下面将对文学名著与电影改编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讨论。一、文学名著与电影之间的相似之处文学名著是作家对于生活和社会现象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艺术加工,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从而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电影则是通过各种画面和声音等来吸引观众,将故事内容通过荧幕表演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达到感动观众,传达情感的目的。两者之间从这方面看都是对艺术上的一种创作,让人们能对其作品产生兴趣,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文学名著和电影,两者都是对于人生、生活或社会的表现与思考,电影通过直观的方式。
我的毕业论文想写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篇3
拿张艺谋改编的电影来说,他拍过《红高粱》《蚕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举这几个例子,是因为他们属于一个体系(这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当然作为导演,其自己定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什么作品)——与性有关。
是从强悍自然到萎缩压抑再到神秘和与其相关的地位之争。这是张的电影中对性的认识,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的话题入手。
除了话题,再有就是就某一部作品说事。比如就《菊豆》而言,张是从电影本身的要求出发(据说张善于从摄影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塑造人物),对原作进行改动。
首先是淡化背景,作为作品,背景当然很重要,可再电影里,背景可能会太占用观众的视觉,而且背景不合适,在电影的审查上也过不去(在我们这个国家就是这样),淡化背景可以突出故事。再就是压缩人物的生存空间,由原作的农村改到城里的染坊,除了便于集中拍摄,还依托背景利用背景为主人公找到归宿。
第三为了突出主题,主人公的归宿到最后都变了,该死的都死了,因为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嘛。要写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首先这两方面都要了解,要不然,下笔时总会磕磕绊绊不顺溜。
除了一般性的之间的关系,就是具体的作品讨论,都需要具体了解,比较到底哪些地方不同,通过比较,总能发现,再挖掘一下,就有论文。
以一部文学名著及由此部电影改编的电影为例,谈谈你对文学阅读和篇4
好久没有写什么东西了,哪怕只是灌水的呢,所以今天写一篇好了,先起个名字吧,叫做《论文本的改编性与影视的再创造》(这个名字好长啊)我想到哪儿说哪儿吧其实看了这么多书,发现只要是稍微有点儿情节,稍微好看点儿的名作,基本上难逃被翻拍的“厄运”。
说是厄运太过夸张了,其实很多观众对原著并不了解,都是在看过翻拍的电影之后才去看原著的,从这方面来说,倒是电影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生活节奏那么忙碌,看小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小说比较费脑子,电影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当然了,本人的基本观点还是在时间和精力的允许下,多看原著。
因为……首先吧,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通常来说,小说的长度都比较长,《飘》的长度想必大家都已了解(恐怕有八九十万字),《傲慢与偏见》算是短的了,也有三十多万字。总体来说,一般都在三十到四十万字之间。
这样的长度,除非改编成迷你剧集,否则小说中的剧情是不可能在电影当中完全展现出来的。毕竟时间有限,两个小时的长度,只能把大概的情节说一说,还是比较粗线条的。
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还是《法女》吧(sorry,大家一定听烦了,只可惜我只看过这个而已,惭愧惭愧),电影拍得已经很好了,唯一在我心里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小说里我觉得最精彩的那段教堂独白(一段让人心里很五味杂陈的哭戏)电影里没有,还有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神秘人也没出现。我当然理解这样做的原因,因为除非拍成电视剧,否则必须把那些“不太重要”的情节删掉,不然就成连续剧了,呵呵,呵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翻拍的四大名著,反正个人就不予置评了,虽然长度足够,但是违背了原著的主题,唉……其结果当然是骂声一片了说到主题,改编作品时一定要对原著做一些变动的,这我理解,当时无论如何原著的中心思想不可以改动,否则的话,大致有三种结局:第一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唾沫淹死第二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板砖拍死第三种,编剧先被唾沫淹死,再被板砖拍死(或者顺序颠倒一下)哦,忘了,除了编剧之外还有导演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原著的主题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之前我忘了在哪儿说过,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其主题的多重解读性,那么既然如此,即便是作者自己,可能也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只能够希望相关的导演和编剧能够负责一点儿了,好歹多研究研究,这样才对得起观众啊再来说说什么样的小说适合拍出来,有许多作品的文学价值很高,但是拍出来相当无聊。
有的小说本身并不是很有名,但是拍出来得很经典。其关键就是……还是时间的问题就说电影吧,二个小时的时间必须把一个故事说清楚。
所以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平铺直叙,可以埋设许多伏笔,甚至很多都是从主人公的童年开始讲起的(《法女》里我看了七八万字男女主角都还没说上句话呢),你要是照着小说那么拍,估计观众早就退场了。所以,一开始你不来个一见钟情,英雄救美之类的怎么对得起观众啊适合拍摄的作品个人认为只要有两个特点就足够了:第一:人物性格要有特点(基本上都不是普通人)。
第二:故事要曲折动人,至少也要有创意。大多数的作品只符合一个,一般是第二个。
要是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话……好像只有《飘》吧在这里着重说一下人物特点: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让人爱的,基本上男的是风流倜傥啦,神通广大啦,女的是仙女下凡,楚楚可怜型。另外呢,我还发现,一般来说如果男主角是个富家大少爷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反过来,如果女主角是个豪门千金,好像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第二种:让人恨的,这样的一般就是反面角色,为了或者情感或者价值观或者生存的利益而干坏事的人,事实上,很多时候如果坏人演得好的话会比主角出彩。
第三种:让人又爱又恨型的,这一种是稀有品种,通常会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就是人物很优秀,但是性格有缺点,也有一些出身很悲惨的反面角色会被划到这一类当中。
这一类是最难演的。总体来说呢,文本和影响的区别就在于你到底是在看什么文本看的就是:一流的作品看主题,二流的作品看描写,三流的作品才看情节。
影响基本上看的就是视觉刺激,还有俊男靓女,(呵呵,我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被翻拍的次数最多了,原因何在?除了作品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之外,不可否认,莎翁的作品本身就是剧本,本来就是为了拍出来被人观看的,只不过是舞台和银幕的区别而已。有的小说的剧本痕迹很浓,后来我一看相关资料,发现作者本身就是剧作家,这个小说写出来就是为了拍摄的……呃其实改编还是不费什么脑子的,毕竟有原著的大批粉丝做基础,应该不愁关注度什么的。
而且,事实上,大多数翻拍的作品中的台词基本上都是照搬小说中的,省得费事了,呵呵说到底,改编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就是影视与原著的契合度,如果你觉得在观看的时候和阅读的时候感觉一样,那么无疑是成功的。很多时候,不管是文本还是影像,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可意会不。
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有哪些篇5
1《安娜*卡列妮娜》
2.《霍华德庄园》
3.《肖申克的救赎》
4.《荆棘鸟》
5.《包法利夫人》
6.《80天环游地球》
7.《蝴蝶梦》
8.《红字》
9.《理智与情感》《爱玛》(简奥斯丁的书)
10.《战争与和平》
1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12.《日瓦戈医生》
13.《乞立马扎罗山上的雪》
14.《雾都孤儿》
15.《老人与海》
16.《魂断蓝桥》
17.《红与黑》
18.《乱世佳人》(改编自《飘》)
19.《悲惨世界》
20.《牛虻》
21.《茜茜公主》
22.《叶塞尼娅》
23.《汤姆叔叔的小屋》
24.《小妇人》(凯瑟琳*赫本)
25.《海底两万里》
26.《教父》
27.《王子复仇记》
28.《杀死一只知更鸟》
29.《卡门》
30.《追忆逝水年华》
31.《坎特伯雷故事集》
32.《乱》(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33.《鲁宾逊漂流记》(美国作家GEORGEMILLER根据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说改编)
34.《小人国历险记》英国导演CHARLESSTURRIDGE根据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流记》改编)
35.《曼斯菲尔庄园》(英国导演PatriciaRozema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36.《双城记》(英国导演JackConway,RobertZ.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37.《名利场》(印度导演奈尔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38.《小王子》(美国导演StanleyDonen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39.《布卢姆》(英国导演SEANWALSH根据爱尔兰作家乔依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改编)
40.《唐吉诃德》(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41.《罪与罚》(美国导演JosephSargent根据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
9.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篇6
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已然是影视行业的一种趋势。这原本对观众、原著作者和影视制作投资方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由于有一些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对原著改动较大,有的编剧甚至只是借助了一个故事架构,整个电影与原著其实已经没什么关系。还有的改编电影选角不当,演员的气质跟原著的描述无法吻合,引发了原著迷的强烈抵触,在社交平台上,口水满天飞,意见一大堆,认为是毁了他们心目中的经典,毁了他们的青春记忆。对于一些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由于影视剧制作操之过急,对影视作品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对原著也更加不感兴趣。所以,一些作家和读者认为,粗糙而盲目的影视改编,往往让文学作品的后期收益和口碑都严重下降,对原著其实是一种损害。
据资料统计,自电影问世以来,70%以上的电影都是改编自文学原著,其中主要是改编自小说。欧美每年平均拍摄1000部电影,电影的故事来源主要是经典小说、通俗小说甚至是游戏。今天的作家所享受的版权合同待遇之高,如果让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等这些上个世纪的作家知道的话,会羡慕不已的。可以说,比较有成就的现当代作家中,没有向影视界卖过作品版权的已经不多了。但是小说与电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他们对观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说可以注重思想性,写很抽象的东西,也可以只拥有小圈子的读者。即使一本畅销小说的读者可达数百万,但一部电影如果只有数百万观众,则认为是不成功之作。电影和电视剧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赢得大众的喜爱,赢取巨量的观众。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必然要删减小说的各种细节,在复杂性、模糊性、语言质感上电影肯定比不过小说。
我的毕业论文想写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篇7
拿张艺谋改编的电影来说,他拍过《红高粱》《蚕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举这几个例子,是因为他们属于一个体系(这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当然作为导演,其自己定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什么作品)——与性有关。是从强悍自然到萎缩压抑再到神秘和与其相关的地位之争。这是张的电影中对性的认识,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的话题入手。
除了话题,再有就是就某一部作品说事。比如就《菊豆》而言,张是从电影本身的要求出发(据说张善于从摄影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塑造人物),对原作进行改动。首先是淡化背景,作为作品,背景当然很重要,可再电影里,背景可能会太占用观众的视觉,而且背景不合适,在电影的审查上也过不去(在我们这个国家就是这样),淡化背景可以突出故事。再就是压缩人物的生存空间,由原作的农村改到城里的染坊,除了便于集中拍摄,还依托背景利用背景为主人公找到归宿。第三为了突出主题,主人公的归宿到最后都变了,该死的都死了,因为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嘛。
要写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首先这两方面都要了解,要不然,下笔时总会磕磕绊绊不顺溜。除了一般性的之间的关系,就是具体的作品讨论,都需要具体了解,比较到底哪些地方不同,通过比较,总能发现,再挖掘一下,就有论文。
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的区别篇8
1.文学:具有创作时所处的时代特点
电影:具有拍摄时所处的时代特点
2.文学:文字赋予无限想像空间
电影:影像将想像具体化
3.文学:版权由著者所有
电影:版权由编剧所有
4.文学:通过阅读
电影:通过观看
5.文学:载体为纸张
电影:载体为胶片、光盘等
6.文学:唯一性
电影:多样性,即同一作品可以有多部不同(编剧、导演、演员、年代等不同)的改编电影
7.文学:反映作者思想
电影:反映导演思想
8.文学:以作者灵感为基础
电影:以文学作品为基础
9.文学:质量取决于作者的写作水平
电影:质量取决于导演、演员的拍摄水平
10.文学:衍生创作有漫画、电影、歌舞剧等
电影:没有衍生创作
谁有文学名著与影视改编的论文啊篇9
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关系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但文学与影视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
文学的语词形象需要读者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其次,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读者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
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
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
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
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
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
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狄更斯早在电影艺术发明之前就掌握了这一技巧。”小说这段文字的叙述充满视觉感,稍作修改就能成为一种标准的电影展示。
可见文学的叙述文字在手法上存在一种电影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中的“电影性”。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
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和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一个具体事件。影视屏幕上的场景是直观的。
小说中的叙述场景,是要通过描绘一种如影视般的视觉形象的画面,来体现出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让读者仿佛亲身所见所闻一般。这也正是文学要利用不具直接感性功能的语言符号,而要去塑造具体形象所追求的重要技巧之一。
正像塞米利安所说:“技巧成熟的作家,总是力求在作品中创造出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的客观印象,有如银幕上的情景。”银幕上的视觉情景是镜头的切分和组合,小说中的场景是对一个具体视觉对象的语言叙述。
语言符号叙述的场景虽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审美感官,但语言的所指意义,可以使符号同与之相应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让读者在阅读时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意象。正因如此,以叙述场景为单元的小说文本内在地具有一种电影中的情景要素。
当这种要素在现代小说的叙述语言中通过具体描述手段得到强化和凝聚,并与某种情绪色调相融合而构成场景的“氛围”时,小说特具的那种电影因素便得以凸现和放大。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