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诗意是什么篇1
《春晚》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抒情诗深沉婉曲,寓愤世之情于暮春之景。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作品名称春晚创作年代淳熙六年春(1179年)作品出处《范石湖集》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范成大春晚荒园萧瑟懒追随①,舞燕啼莺各自私②。窗下日长多得睡,樽③前花老不供诗④。
吾衰久矣⑤双蓬鬓⑥,归去来兮⑦一钓丝。想见篱东⑧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1]注释译文编辑诗句注释①追随:追寻赶趁。②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③樽(zūn):这里指酒樽。④不供诗:不能提供诗的题材,不能激发诗情。
⑤吾衰久矣:《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里说“吾衰久矣”,委婉地表示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⑥蓬鬓(péngbìn):鬓发蓬乱,是失志、失宠之态。
鲍照《拟行路难》:“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⑦归去来兮:陶潜有《归去来兮辞》表达弃官归田的心态。
⑧篱东:隐指隐居之地。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2]白话译文荒芜的园子冷落凄清,我懒得去寻游观赏;燕子翻飞黄莺欢叫,全不管别人心情怎样。白天愈来愈长,正好在窗下多睡一会儿;酒樽前花儿已经凋谢,激不起诗的联想。
我久已老(梦不见周公),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
[2]创作背景编辑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回到故乡吴县,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诗。
[2]作品鉴赏编辑文学鉴赏诗以“春晚”为题,借暮春之景,抒忧愤之情。诗起笔描写暮春园景:园中已不再是百花争艳,而是又“荒”又“萧瑟”,可见其春老花残,落英狼藉。
“懒追随”,透露出诗人已无游赏之兴。然而这“荒园”毕竟不乏“追随”者。
那些燕与莺,又“舞”又“啼”,多么得意;但他们贪恋荒园,不过是因为腐枝败叶问小虫多,便于捕食罢了,故日“各自私”。这里,“各自私”的燕与莺,“萧瑟”的“荒园”,显然别有喻意,隐射时事,他联想到即将崩溃的南宋小朝廷,联想到朝廷中那班争权夺利的小人。
颔联紧承首句。“日长”、“花老”,既点出暮春时令,也暗示诗人心绪。
常言道:“欢愉恨夜短,愁闷觉日长。”昏昏醉眠,日长难遣,尊前花老,诗情难觅,于是止不住把满怀愁绪,直接抒写出来。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这是全诗的转折,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诗人由“花老”而联想到人老。这里“吾衰久矣”,既是字面义,也是暗用典。
诗人巧借其意,以“吾衰久矣”慨叹当时南宋小朝廷不能振作,他所向往的大宋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恢复无望。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只好“归去来兮一钓丝”——退归故里,隐居垂钓。
“归去来兮”也是用典。陶渊明身处东晋行将灭亡之际,因不甘心向小人折腰,毅然抛弃官职,赋《归去来兮辞》,归隐故乡。
诗人以陶渊明自况,表明了他的高洁情操。诗到此,意旨已明,似无可说,但诗人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好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春水漫漫,疏篱如屏,柳丝垂挂,小舟荡漾,该诗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意境。“小舟无伴”,那小舟似乎急切地等待诗人归来作伴哩。
这里还需弄清“篱东”一词源于陶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这一联,不仅进一步渲染思归之情,而且这幅美好的暮春图,与开头那“萧条”的“荒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见诗人的爱憎和归意。
“春涨动”、“柳丝垂”,还点明《春晚》诗题。[2-3]这首诗颈联所谓“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反映的就是既然难遇明主,退隐才是正路的思想。
其余各联首颔两联说荒园萧瑟、花鸟不通人情,自己也毫无情绪,典型地表现了刚刚从政治核心隐退时难免出现的苦闷消极情绪。转念一想,退隐方是上策(颈联),于是尾联提出:料想春水已涨,小船正停在岸边等待我驾舟泛游呢!全诗写心理活动,写思想情绪的变化,真实而深入;且全用形象的语言,显得含蓄而能尽意,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艺术功力。
[2]名家点评清代诗文家潘德舆说:“声情婉转,微嫌近于词耳。”[4]。
三年级关于春节的古诗大全篇2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晚》诗句,是什么诗人:雷震篇3
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释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描写春节的诗或诗句篇4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风声。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谚语: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春雨贵如油3.春打六九头4.七九河开”5.未吃端午粽,棉被不要送6.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7.春无三日晴8.春寒多雨9.春天多雨气10.一场春雨一场暖11.台湾有句谚语「春天后母面」,还满能形容春天多变天气的特性,可见自古以来,先人即对春天天气有所体认而留下这句立春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
描写春节习俗的古诗篇5
一、描写春节习俗的古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1.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爆竹行》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二、有关其他节日的古诗:
《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
年代:宋作者: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句,春晚传来巨龙声,青龙出海水沸腾篇6
1、你写的这首诗基本还不错,有一点功底………
2、第三句的最后的雷字是平声(这个位置必须用仄声字),所以我改成:声声爆竹春雷响
3、第四句全是平声字(国字古声韵是仄声),所以我改成:阵阵欢歌赞国威
4、七言绝句最好不要重字,在你的这首诗里就有龙、雷、声重复出现这不太好,希望你以后多加注意。
在你的基础上斗胆试改如下:春晚传来金凤飞,娇龙出海水沸腾。声声爆竹春雷响,阵阵欢歌赞国威。
描写春节放炮的诗句篇7
1.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4.《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5.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6.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7.谢文翘《教门新年词》: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除夕夜家家点燃烟火放鞭炮,此时我们会吟诵到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