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咬定:咬紧。2,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3,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4,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翻译为: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白话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