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幡是干什么用的,道教通用幡是干什么用的篇1
道教法器——幡
道教“建斋之始,近斋坛空隙地,立长竿,预期扬幡,启闻穹厚,普告万灵”,使得“显幽共睹,鬼神遥瞻”。幡的种类很多,据《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有引魂明光之幡、接魂洞照之幡、威灵拔度之幡。玉皇赦罪之幡等二十四种。但据南宋道士金允中称,古幡仅二种,即迁神和回耀。迁神宝幡以“绛缯七尺或四十九尺,造幡一首,以朱砂雌黄合研,书日月斗形于幡首,书幡名于幡身,左手书三天内讳,右手书三天隐讳。亡魂睹此则得罪障解脱,神迁南宫”。回耀灵幡以“白素黄缯,造幡长二十四尺或四十九尺,幡身书青玄全号。左足书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幡。右足书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左手书茫茫酆都中云云,右手书功德金色光云云。以长竿悬于坛下,任风吹扬,十方幽魂,睹此灵幡,一念皈依,则夙生罪障,应时消灭,以至尘劳大罪,皆得原除,上生南宫,地狱开泰,死魂更生”。但是明代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认为“世制之幡,皆以荷叶为顶,莲花为坠,鄙亦甚矣”,因此,朱权“更其古制,幡顶用桐梓之木为之,上用日月星辰云霞,内画天尊于二,以表天也。幡腹书天帝之名,脚俱用龙凤。两边带取象于手,皆以云龙飞凤为副之,取象于人也。坠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五岳四渎,取象于地也”。不过,此幡的制作并未流传于后。
例如召魂幡是引路召摄鬼神用的,一般在上面会写着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的圣号。还有仪仗打名号用的。
引魂幡做法,所说的灵头幡篇2
「魂幡」又称「引魂幡」、「招魂幡」,简称「幡仔」,它其实是代表亡者的衣服,主要的功用是引导亡者的灵魂回到躯体或其灵魂应去之地方,在丧葬过程中多用来招请亡魂。
人过世后招魂是有其由来的。先秦时期,就有所谓的「复礼」,也就是招魂仪式。当时的招魂方式,就是在人断气后,拿死者的衣服,登屋向北方呼喊死者的名字,希望招回其灵魂,若招魂后,人仍未能回魂复生,才确定已死亡,并开始著手办理丧事。
现今我们使用的「魂幡」,其实就是代替亡者的衣服。一般多用长约4尺、宽约7吋,白色或黄色的布制成,上面书写亡者的姓名及生卒日期,以及祝祷文。
现在一般丧事用的「魂幡」,大多改用印有祝祷文的半成品,丧礼服务人员或宗教师只须按照传统「两生合一老」的书写方式,填上死者姓名及生、殁日期即可。
在撰写体例上,魂幡上亡者的姓名,通常按照民间传统「两生合一老」的书写方式,以求择吉。姓名栏位的总字数应为7或12字,按照「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排列,最后一字应落在「老」字上;生、殁日期总字数应为6或11字,最后一字应落在「生」字上。生殁日期应以大写书写,且按实际数字计算,例如:殁於「2019年七月十八日」总计11个字,落在「生、老、病、死、苦」的「生」字上。
办丧事时,魂幡一般置於灵位旁。早期魂幡会等到除灵时,与灵桌及灵讳一起焚化,现代则大多在出殡当天,与棺木一起进炉火化,只请牌位返主。
农村白事灵位写法篇3
书写牌位注意事项:1,要用恭敬心来写。2,字体要用正楷,不能用行草,要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灵位又名牌位,是书写逝者姓名、称谓或书写神仙、佛道、祖师、帝王的名号、封号、庙号等内容,以供人们祭奠的木牌。书写的规则较繁琐。
1、儿子给亡父立牌位。如果儿子的母亲或岳父母等同辈人或爷爷等辈还在世,应该称呼“先考”。并且不能直呼父亲的名字,在姓之后加一个“公”字,在名字前加一个“讳”字。比如亡父叫张三,牌位可以这样写:“先考张公讳三府君之灵(牌)位”,其中“府君”也是父亲的意思。
如果父亲这一辈的人都没了,也没有比父亲辈分再高的人在世了,应该把“先”字改成“显”字,以表明父亲是家族中最高辈分了,可以这样写:“显考张公讳三府君之灵(牌)位”。写在中间,字稍微大点。后面再写上“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这两行字要小一点,写在两边,如果写不下,这两行字也可以写在背面。最后写“阳上人某某恭立”。
2、儿子给亡母立牌位。同理,如果父亲或同辈人及爷爷奶奶这辈人还在世,应该称呼“先妣”,比如亡母父亲叫张三,母亲叫王秀芝,牌位可以这样写:“先妣张母孺人闺名秀芝之牌位”,其中“孺人”的意思是指小孩,是指母亲当闺女的时候。
如果亡母的同辈及上辈人都不在世了,应该称呼“显妣”。并且“孺人”前加一个“太”字,可以这样写:“显妣张母太孺人闺名秀芝之牌位”。
3、孙子给爷爷立牌位。应该把“先考”改成“先祖考”,“显考”改成“显祖考”。余理类推。但孙子给爷爷这一辈立牌位,一定是父母亲这一辈都不在了才可以,否则轮不到孙子来立。
4、妻子给丈夫立牌位。还假设丈夫叫张三,妻子叫王秀芝。如果夫妻俩没有儿女,可以这样写:“先夫张君之牌位”。如果有子女,可以这样写:“先夫张公讳三君之牌位”。
5、丈夫给妻子立牌位。如果夫妻俩没有儿女,可以这样写:“先室王氏闺名秀芝之牌位”。如果有子女,可以这样写:“先室张母王氏闺名秀芝之牌位”。其中“张母”是指妻子给生了孩子了,所以说张母。
6、兄弟之间立牌位。弟弟应该称呼“先兄某某”,哥哥可以写“亡弟某某”。
7、父母给子女立牌位。可以写“故儿张三之牌位”、“故女王秀芝之牌位”。
扩展资料
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使用牌位祭奠的越来越少,一般都摆放或悬挂逝者的照片、画像、作为祭奠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殡葬服务单位,为发扬优秀的传统殡葬文化,不断改革创新,设计研制了大理石、玉石、塑料等材质的小型牌位,与骨灰盒配套,供人们祭奠使用。此举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又安全省力,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
我国民间传统,对逝者是“安”字当头,如说“安息”、“安魂”、“安灵”、“安放”、“安葬、“入土为安”等等,无不求“安”。而目前人们到殡仪馆祭奠时,多数都是将故人骨灰盒搬进搬出,怎能体现一个“安”字呢?不少人家要从楼上楼下、同时搬动父母、祖父母的几个骨灰盒,不仅费力,也很容易摔倒磕碰,损坏骨灰盒。
古人对灵柩(棺材)移动是很严肃慎重的,一旦落葬、轻易不动。除了非动不可的原因才行移灵。现代的骨灰盒就是棺材的替代品,按传统习俗,一旦安放,除了迁移或下葬,也不应轻易搬动。
为了尊重民间传统习俗,方便人们祭奠故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借鉴外地经验,研发了多种材质的小型灵位牌,与已寄存的骨灰盒配套,人们祭奠时,只请出灵位牌,不再搬动骨灰盒,这样既符合传统习俗,又避免寄存场所的拥挤现象,利人利已,皆大方便。
参考资料:牌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