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会开场白怎样讲篇1
佛七开示
2011/5/28:37:00热度:3083
佛七开示
首先须要知道:为什么要打七?打七的起源从那里来?这里念佛,下午的那支香也有诵《阿弥陀经》,我们平常晚课也诵《阿弥陀经》。七日专修念佛的来源,就是从阿弥陀经来的。《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一日至七日专念佛号,能够得到一心不乱,这就叫做结期修证,定期专修。并不是没打七就没有念佛,平时大家是专修念佛的人,也照常在念佛。只是平时可能是早晚二课,或者是日常行住坐卧,随分随力,随缘念佛。不能专心,要修一心,比较困难,所以定一个专修的时间。经中说一日至七日,能够得到一心不乱。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一心不乱,将来才能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定期专修,七日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原因就是由阿弥陀经中所说的,形成七日专修的课程。但是并不一定一个七日,就能得一心。当然利根、上根上智的人,七日可能就会得到一心不乱。若中、下根器,可能一个七日就不够。二个、三个七日,甚至七个七日。若是继续一直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以一心不乱来念,念到得了一心不乱,这样一定能够成就,绝对不会错。不管你是不是会得到一心,在七日中共同专修念佛,受用就很大。最少在念佛的时间内,身口意三业清净,得到无量功德,种下将来往生的殊胜因缘。
我们应当要明白,念佛的目标在那里?念佛的目的,就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亲近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修行,跟着佛修行,比较容易断烦恼、了生死、成佛果。追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要去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学佛的通途,也是为了要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度众生。凡是学佛,不管是修什么法门,总不离这根本目标,我们要学大乘佛法。念佛的目标也是一样,假定烦恼还没完全断尽,仗佛的大愿力,接引我们往生西方,在极乐世界听佛说法,努力进修,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摘自会性法师主讲《佛七讲话》
今天我想讲三点,第一点、关于“打七”的问题,“打”是一个语助词,“七”是一个期限,从真正的意义上讲,打七就是克期求证的意思,就是我们自己限定的一个时间内,好好的放下外缘,清清净净的念佛。在这七天之中,希求能见佛、闻法,或者能得到其他种种殊胜功德的现象,要有所收获,得到功德。
《念佛七起香开示》正果法师
大家来打佛七,首先你要知道,打佛七的目的,是要到什么程度?
经上说,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所以大家打佛七,七天用功,所求的不过是持名念佛,一心不乱。
大家要记住,念佛心始终不懈,求往生的心始终不懈,求见阿弥陀佛的心始终不懈,那才是精进。如果心不精进,只有身精进,那是假的,唯有心精进,才是真精进。
《佛七讲话》释智谕讲述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份,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做,但不管请出家人,还是请在家人,一定要以经验为标准,因为七中有许多事务,都要如法,不注意就会出现过失。真正打佛七是否要请一位已得一心不乱的大德来主持。能请到当然很好,但要讲到真正的大德却是非常困难的,不得已只好请其次的,只要专修净土,深解仪规的人就行了。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李炳南
开光周年的佛讯怎么写的如法篇2
开光仪规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1: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2: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大悲咒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竭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驶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但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一卷)
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3: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南无佛法僧常住三宝。(三称)
4:道场成就心自妄,未来尘世妙难思。
朱笔点开正法眼,乾坤处处尽蒙春。
5:诸善男信女,共植福田,同沾法益。齐证善果,虽然如是,即今开光之语,又将如何举扬呢?听吾开光偈曰:此中展示遍法界,能抹无始一粒尘。今抚菩萨金容像,涌现本源法性身。
6:开光:
开顶光,顶具无畏百宝相。
开眉光,眉间相好无等伦。
开眼光,眼垂普视众生界。
开鼻光,鼻嗅众香垂教化。
开耳光,耳闻拔苦与乐声。
开舌光,舌阐妙音度群生。
开身光,身现妙相三十二。
开意光,意地慈悲如大云。
7:大圆镜中光明照,菩萨真容影现中。
光光相照起妙用,护佑世界永和平。
8:开~!~开~~!~开~~~!
9:开光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逆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10:三归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6.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生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灭心亡两俱空,是为大乘真忏悔!
7.发愿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诸佛菩萨为伴侣!
8.回向(一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
2015年佛七法讯通知篇3
兴隆寺法讯
佛殿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通启
法不孤起,仗缘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今逢盛世,佛法兴隆。
深州市兴隆寺隆重举行观世音菩萨圣像开光和水陆普度大斋法会,届时本会恭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证盟功德。祈愿国家昌盛,人民安乐!敬请十方檀越、护法善信,随喜参加,共沾法喜。
一、法会内容: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圣像开光
二、活动时间:2015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日十八日)
三、首届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四、法会时间:2015年9月22日—9月30日(农历八月初十--八月十八日)
五、活动地点: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兴隆寺。
深州市兴隆寺
2015年9月4日
佛教,念佛如何回向篇4
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
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
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佛说甚深大回向经僧佑录中失译人名今附宋录“明天菩萨即白佛言。
云何菩萨少修善本而获大果。或多作功德福报无量佛告明天菩萨摩诃萨。”
“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
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十种,三世诸佛咸共演说。何等为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三者、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者、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者、入法界无量回向。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回向,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十种回向的详细解释,请阅八十华严;或六十华严之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摩诃萨。
以一切善根如是回向一切种智。普游十方教化众生。
回向者何义。永度世间生死彼岸故说回向。
度诸阴彼岸故说回向。度语言道彼岸故说回向。
度众生相彼岸故说回向。度身见彼岸故说回向。
度不坚固彼岸故说回向。度诸行彼岸故说回向。
度诸有彼岸故说回向。度诸取彼岸故说回向。
度诸世间法彼岸故说回向。菩萨摩诃萨。
若能以此善根回向。则皆随顺一切诸佛。
随顺法。随顺智。
随顺菩提。随顺义。
随顺回向。随顺行。
随顺真实。随顺清净。
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已。
令一切众生。得如来法。
诸佛欢喜。无佛不值。
无法不了。于一切法无违无失。
悉能分别一切佛法。不舍正法。
不违因缘。内外诸法。
法力具足。无有休息。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
无量诸佛皆悉守护。得坚固法修一切智。
解随顺义。解一切法。
随顺真性。得一切法。
随顺坚固善根。随顺满足诸愿。
得随顺坚固法。一切金刚所不能坏。
得随顺坚固愿。于一切法中而得自在。
【节录自六十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
所有功德。皆悉回向。
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
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
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
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
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
虚空界尽。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
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佛说甚深大回向经佛告明天。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
修慈身行。修慈口行。
修慈意行。及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一切众生所。
修慈身行。修慈口行。
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报。
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天。
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
多作功德福报无量。佛告明天。
是菩萨成就无量功德时。持是功德回向无量智慧。
又共一切众生。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功德三种。有三种回向。
何等为三。谓过去空。
当来空。现在空。
无有回向者。亦无回向法。
亦无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回向。
作是回向时三处皆清净。以此清净功德。
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是回向者。无有凡夫及凡夫法。
亦无信行亦无法行。亦无八人。
亦无须陀洹向须陀洹。亦无斯陀含向斯陀含。
亦无阿那含向阿那含。亦无阿罗汉向阿罗汉。
亦无辟支佛向辟支佛。亦无有佛及向佛者。
何以故。法性无缘不生不灭。
无所住故。是故菩萨摩诃萨应以是三种回向三种清净功德。
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菩萨作是回向已。又复愿言。
若我生处常遇诸佛逮甚深三昧。见无量佛成就多闻清净智慧。
弘誓不舍一切众生。--------------------------------------------------------------------------------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深密解脱经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
世尊。以何义故说诸波罗蜜名波罗蜜。
佛言。观世自在。
有五种义说名波罗蜜。所谓不着。
不悕望。无过。
不分别。回向。
观世自在。不著者。
所谓不着诸波罗蜜相违事。不悕望者。
于诸波罗蜜受用果报。
念佛号怎样回向篇5
菩萨发心,一切所行,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因此,诵经后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
如有需要,再回向较明确的个体。
一、回向内容,略举三说:
1.
慧远於《大乘义章》说明:“回己善法有所趋向,是名回向”。《华严经》十回向义为:1)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
不坏回向;
3)
等一切佛回向;4)
至一切处回向;5)
无尽功德藏回向;6)
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7)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8)
如相回向;9)
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
法界无量回向。
2.
依般若空之说,若了无回向者、回向法、回向处之心相,方可谓真回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回向品:“无有法能回向法,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
依净土宗之说,回向有二:1)
往相回向,回施自己过去及今生之功德於众生,而愿共生净土;2)
还相回向,已生净土后,生大悲心,再回入此土教化众生,以期共向佛道。
因此,以究竟义而言,回向为修行者阶段性的的功课。
俾使行者发心、行愿,至无心可发,是真正的回向。
二、回向文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诸梵天王於佛前偈颂:“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观经玄义分》序偈(唐朝善导):“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由此可知,念诵佛号后,发心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本为一体,同证菩提。
回向个体菩提,是修行者惕励自己:须得时刻惕励精进,直至究竟,得成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