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肇州县第3中学的历史沿革怎么写,广东肇庆中学历史

时间:2023-05-01 21:25:31

请教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的历史沿革篇1

距今3000年前的白金堡文化遗址表明肇州的先民已进入了青铜时代。自商周到清朝先后有肃慎、濊貊、扶余、契丹、女真、蒙古、满族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生活。金元明清的肇州疆域大体相当,民族略有变化,治所终为一地。

1644年,清军满蒙八旗大举入关,虽然旗人离开了东北但不许汉人进入东北生活,遂开始长达200多年的“北大荒”历史。直到清末光绪年间,为屯田充实边疆,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移民,山东等地的汉人纷纷闯关东,来到东北乃到肇州。自此肇州的民族以山东移民的汉族为主体,其经济由牧业向农耕转变,开始了开放蒙荒时期。内地的汉族文化更多地被带到肇州。

光绪三十二年设肇州直隶厅同知,沈崇绶出任第一任知县。民国二年改厅为县。

1903年,穿越肇州境内的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肇州东部地区的地位日益重要。

1914年,民国政府划出铁路两侧的肇州辖地约1700平方公里设肇东县。至此,肇州一县分为两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入侵东北。1932年,肇州沦陷。

1934年,因水患,肇州公署迁至老街基。

1935年,伪滨江省又划出沿嫩江、松花江两岸各站及老县城归郭尔罗斯后旗所属。

1946年,肇州县人民政府成立。1992年,划归大庆市。[1]

枣庄市第三中学的历史沿革篇2

1956年10月10日,该校创建。

1959年,该校开始设高中班。

1962年,被山东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1979年,被定为全省首批十九所重点高中之一。

1993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

1996年,枣庄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枣庄市第三中学东校为依托,创建西校区。

1999年9月,三中西校一期工程完成并招收高一新生。

2000年,该校确立了创建国家级千所示范学校的目标。

2002年,该校被评为度工会财务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该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

2009年,该校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枣庄新城区开始建立三中新城校区。

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2012年,荣获“全国平安和谐校园”。

2013年,该校被评为山东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单。同年9月,枣庄新城实验学校引进小班化教学,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一学生。

谁知道肇州二中的历史篇3

肇州县第二中学是黑龙江省示范高中。学校成立于1944年,1946年被我党接收,是我党在东北地区接收最早的学校之一,是大庆市建校历史最长的一所中学。1959年分为一、二中,二中在原校址,1961年二中迁入现校址,1978年确定为县重点高中,2009年确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肇州二中现有教职工228人,近三年引进了高校优秀毕业生40人,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生4150人。肇州二中已于8月20日迁入新校,教育教学活动步入正常。这是肇州二中历史上第二次成功搬迁。新校区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总投资9200万,其中,教学楼三栋,学生公寓楼两栋,实验楼阶梯教室一栋,图书馆一栋,食堂一栋,附属用房一栋。新校区更新了教育教学设施1000余台件,极大的优化了教育教学结构,改善了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建有96个教学班,可容纳5000名在校生,两栋学生公寓楼,可满足2500名学生住宿;一栋食堂,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1100多人就餐。艺体馆总占地面积为1258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9113.38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将是县里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二中文体活动的场所,可容纳2000人左右。目前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已经使用。校园景观、绿化正在进一步完善,围栏、铺装工程、校门已完成。

肇州二中移址新建工程,是县委县府的重大举措,实现了县委县政府大手笔、大气魄的宏伟蓝图,实现了建设规模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的规划目标,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按照国家建设程序运作,按照规划目标较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多年来,肇州二中始终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在肇州二中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肇州二中已经于2009年12月被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实现了肇州教育的新跨越。

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精诚团结,挖掘资源,提高品位,打造品牌,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龙江西部强校。2010年高考实现了我校高考质和量双丰收。从质方面看,高分段学生出现梯队分布。理科考生李涌嘉以677分最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第二名崔红梅考入北京大学。理科660分以上3人,640分以上6人,630分以上14人,620分以上23人,600分以上45人,这些同学均报考了“985”或“211”工程院校。而文科出现新跨越,文科第一名潘雨被北京大学录取。据大庆晚报报道:大庆全市文理科一表进段总数达到3150人,同比多252人。而我校文理一表进段人数294人,比上年(230人)增加了64人,占全市增长比例的25.4%。从量方面看,二表进段人数实现再次跨越。我校继2007年二表本科以上进段数越过500人大关跃进600大关后,连年突破。2008年688人,2009年796人。而今年高考又出现一次飞越,二表进段数越过800人大关,进段人数为912人,进段率为72.04%。省教育厅领导来我校调研新一轮课改实施情况,对我校各方面工作十分满意,尤其对我校二表以上进段率给予极高的评价。截止到2010年,我校二表以上累计升学超万人,其中考入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北大的有28人。考入人大、科大、复旦、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的近3000人,进京的有500多人。

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加大,生源当前也比较乐观。办学规模扩大了,师资仍然不足,个别学科个别老师工作量太大,学生食宿方面存在着潜在压力。我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基础教育参差不齐,德育和校园安全问题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水涨船高,社会对二中的期望值越来越大,二中人倍感肩上的重任,我们将以迁入新学校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规范行为,优化环境,发挥省级示范高中的引领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永乐镇的历史沿革篇4

永乐镇驻地,原称三道岗子屯,始建于清末,属肇州厅管辖;

1931年称永丰镇,隶属肇州县管辖;

东北沦陷后,1936年10月为联合第五保;

1939年设永乐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2月,设置第三区;

1955年5月,改为永乐区;

1956年4月,设置永乐乡;

1958年9月,成立永乐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将西北部地区划出,增设新福公社;

1984年初,改为永乐乡;

1985年3月,改设永乐镇。永乐镇幅员面积185.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有住户6515户,总人口25189人。

想知道大庆肇州的历史篇5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松嫩平原腹地,是长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黄金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县份,属大庆市。

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活动积温2800℃,无霜期143天。幅员面积2455平方公里,全境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历史上从未受到过洪水侵袭。

肇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劳动之所。

古之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多聚于此,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肇州、肇源、肇东通称“三肇”,过去它们同是肇州管辖地,是黑龙江省建制最早的地方之一。

“肇州”一名的由来与一次著名的古战役有关。辽代天庆四年,即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部在反辽起义中连战连胜,其中的出河店之战是在现在的肇源茂兴镇进行的。

在这次战役中,3700名女真士兵一举击溃了10万辽军,奠定了金国建国的基础。为了纪念这一胜利,金统治者于金天会8年,即公元1130年在此地建州,命名为“肇州”,这里的“肇”是开始的意思。

当时的肇州管辖着南至松花江、北至今嫩江县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此后,元、明、清历代都在这里设立管辖机构,清末设肇州直隶厅。

1913年建立肇州县。建国后,肇州县曾先后隶属于松花江地区和绥化地区,1992年划归大庆市管辖。

全县有14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732个自然屯。全县总人口43万,有汉、回、满、壮、彝、蒙古、朝鲜、锡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

少数民族共有11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2058人。肇州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劳作之所,古之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多集聚于此,早在八面多年前金代就在此始建为州,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肇州县的蒙古、回族、满族、朝鲜族、彝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兄弟与广大汉族同胞一道,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我县民族事务在1996年前由统战部管理,1996年机构改革后,划归政府办管理,成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组,为股级单位。

我县历来重视民族事务管理,近些年来,每年都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中考、高考考生的民族成份审核认定工作,积极为组织培养推荐少数民族干部,为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创造宽松条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兄弟权益,保证了我县民族事业健康稳定发展。2000年9月,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的清真食品生产单位(主要是餐饭业)进行认真、严格检查,对清真饭店的名称、企业牌匾、营业执照、清真标识和旗幌及法人、操作人员的民族身份等项工作进行了认真核实,对不合格单位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单位,取消其营业资格,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不合法的清真网点依法取缔。

2003年7月,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成国为团长的肇州县代表团赴大庆参加全市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肇州县地方工业阵容较大,基础雄厚,以资源型企业为主体的县办工业蓬勃发展。

现已形成食品、纺织、轻工、化工、机械、建材6大行业,拥有亚麻纱、焰花、啤酒、食糖、乳粉、味精等主要产品500多个品种,其中国优、部优、省优品种有21个;雪鸟牌亚麻纱已成为国内外市场公认的知名品牌,远销法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宏誉亚麻原料公司、华鑫亚麻纺织有限公司、龙州啤酒有限公司、富海制糖有限公司、肇州焰花有限公司、摇篮集团肇州乳品厂、龙鹤畜产品公司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肇州县种植业十分发达,盛产玉米、高粱、大豆、甜菜、亚麻、烤烟、葵花、谷糜、瓜菜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突破10亿斤,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种植技术先进,是全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抗旱打井项目区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县。

绿色食品发展潜力巨大,龙海鹤天牌酱仔鹅、黑玉金香牌玉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托古禾鑫牌小米获得有机食品标识。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元化思维抓畜牧”思想指引下,“农转牧”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全县生猪、奶牛、黄牛、大鹅四大养殖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畜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3年,全县畜禽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奶牛、黄牛、生猪、大鹅和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6万头、8.8万头、65.3万头、150万只和33.7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69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4%,基本实现了“半壁江山”的目标。交通、电力、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连接省市,遍布城乡,全县有公路总里程750公里,包括国道明沈路59.3公里,省道绥肇路27.6公里,县道大肇路36.5公里。

电力总容量达到52万千伏安,形成了完整的输电网络。通讯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信息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县城乡全面实现了电话通讯传播光缆化、交换数字程控化。

肇州县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形成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和普及推广相互衔接的科技体系,科技对工业和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7%和52%。全县各级各。

8.肇东的历史沿革篇6

商、周时期为濊貊居地。

秦、汉、三国及魏、晋时期,夫余族人民在境内居住。

南北朝时期,本县境域为豆莫娄国。

隋时期,境内民族为靺鞨族。

唐时期,境内民族为靺鞨族安东骨部。

辽时期,属东京道所辖,治所设在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

金时期,属上京路肇州辖境。

元时期,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之分封地,为开元路所辖,治所设在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元贞元年(1295年),设立肇州屯田万户府,治所设在八里城(今四站人民公社境内),肇东境域为肇州屯田万户府所辖。

明时期,属奴儿干都司塔山卫。洪熙元年(1425年),属郭尔罗斯部。

清代,系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清光绪年间出放蒙荒,垦民渐稠。

1906年2月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黑龙江将军奏准,设置肇州厅的同时,于昌五城(今昌五镇)设肇东分防经历。翌年委任官员,至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肇东分防经历正式到任。

1910年,肇东分防创设巡警分所。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5日,裁撤肇东分防经历,改设肇东设治局。设治员贺良楫奉命于11月30日前往“昌五”;12月4日开办,启用关防。

1914年7月1日,奉令将设治局改设肇东县,县公署驻昌五城。隶属龙江道。

1929年2月,裁撤道制,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二等县。

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

1935年9月,将县境西南部的第三区大部(今四站、西八里、涝洲、德昌、五里明乡镇一带)划归郭尔罗斯后旗管辖。

1937年12月3日,伪县公署由昌五城迁至满沟站(原名甜草岗,今肇东站),满沟成为县城,后称“满沟街”。

为与县名统一,1940年5月1日,将满沟街改称肇东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年12月,划归哈西专区管辖。专员公署驻肇东县城。

1946年3月,划归吉江行政区。同年4月,将郭尔罗斯后旗的八里、四兴(今四站镇)、向阳、三星、同仁村和呼兰县的乐安、安居、长发、万宝村划归新设置的乐安县管辖;

1946年5月,撤销吉江行政区,划归嫩江省;7月,撤销乐安县,并入肇东县。

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四专区管辖。黑嫩联合省分设后,肇东县隶属嫩江省。

1949年5月,嫩、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隶属黑龙江省管辖。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

1958年8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1960年1月,将万宝公社划归哈尔滨市。同年5月,将肇东县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

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肇东县隶属绥化专区。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肇东县,设立肇东市(县级),以原肇东县的行政区域为肇东市的行政区域,隶属绥化地区管辖。

1999年,国务院批准改绥化地区为地级绥化市,肇东市由绥化市代管。

肇源的历史沿革篇7

肇源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

幅员面积4198平方公里,总人口47.58万。这是一个多民族县份,21个民族在此辛勤劳作,共同创造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早在6500年前肇源大地就有人类活动,至今被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105处,其中有国家文物保护重点单位的“白金宝遗址”和在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哈拉文化。历史上,这里曾为辽金腹地,元清王公世袭之所,既是辽国齐天皇后的故乡,也是完颜阿骨打肇基王业之地。

境内出土的大型猛犸象、水牛化石、披毛犀等珍贵文物国内外罕见。集蒙、藏、汉民族风格于一体的衍福寺双塔雕塑形象生动,造型完美逼真,蕴蓄着丰富的文化特质。

据“白金宝文化”等遗址发掘考证,商周时代县境属肃慎部。秦汉时为秽貊地。

后汉三国时属扶余国,《后汉书》载“夫(音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濊地也”。北魏时属勿吉(音莫吉)国,“乃旧肃慎国也”。”

北齐河清二年(563年)勿吉始称林朝。“税路分为七部,有票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白山部、黑水部”。

黑水部以嫩江下游“大黑水”而得名。通古斯语为“郭尔罗斯”即今肇源县之旧称。

唐·圣历三年(698年)三月三十日,唐帝武则天下诏,将妹弱、契丹、突厥、室韦划为四春、我县境属之。唐·开元七年(719年)六月,唐玄宗令黑水诸路为“黑水都督府,其下各部置刺使。

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黑水军。贞元年间(785——805年),役属于渤海国,“不复与(唐)王会矣”。

903年契丹夷离堇耶律阿保机北伐来境。由此,成为契丹人的“戌境内,居境外”之地。

北府宰相萧思温在今民意乡他什海古城建立头下军州(皇后店),隶属上京道。金·收国元年(1115年),县境划属西北路。

延设郭尔罗斯、兀速、结石烈三个猛安。金·天会八年(1130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在出河店址建立“肇州”(今茂兴镇勒勒营子古城址),同时在其西北五里的莽海古城建始兴县。

初隶属上京路会宁府。海陵时(1149—1161年)“尝为济州支郡”。

承安三年(1198年)肇州以“太祖神武隆兴之地,升为节镇,军名武兴。”贞佑二年(1214年)肇州置招讨司。

同年,成吉思汗在“裂士分封”中,我县境为哈布图哈萨尔的世袭封地的一部分。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建立肇州(今肇东市四站镇八里城古城)隶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境内沿置兀速(雾松)、憨哈纳思(郭尔罗斯)、乞里吉思(给石烈)三个部落。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罢肇州宣慰司,并入辽东道。

元·元贞元年(1295年),“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丞阿散领之”。元·延右三年,“置肇州女真千户所”。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蒙古武力东移,哈布图哈萨尔的十六世孙布巴什惕那颜驻牧嫩江下游两岸,号所部为“郭尔罗斯”。清·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二日,郭尔罗斯部酋长布木巴被册封为镇国公爵,掌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此为旗治之始。

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肇州厅,治所设在今肇源城。实行蒙汉分治。

民国初,省以下设置沿袭清制,分为道、府、厅、州、县。民国二年(1913)l月23日,奉大总统令废府、厅、州,存道、县由厅改县后隶属龙江道,肇州县城设今肇源城,名称肇州,3月20日执行。

7月肇东分防厅晋升为县,旗境东部为肇东县,西部为肇州县,蒙汉三个政权并存,继续实行蒙汉分治。伪满洲国属黑龙江省。

1932年伪县公署因洪水迁到薄荷窝堡,1934年又因洪水迁到“老城基”(今肇州址)。1934年12月1日结束蒙汉分治,1935年郭尔罗斯后旗公署由四站老爷屯迁至肇源城,实行旗制。

仍用郭尔罗斯后旗名称,隶属滨江省。1945年12月20日,民主政府成立。

郭尔罗斯后旗隶属嫩江省,省会在齐齐哈尔。隶属哈西专员公署。

1947年2月7日,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合并,称黑嫩省,本旗属第四专区,专署驻肇州县。是年9月17日,撤销黑嫩省,恢复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建制,本旗仍属嫩江省。

1949年5月5日,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本旗隶属之。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与松花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原署各县旗皆属之。

1956年4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郭尔罗斯后旗政府奉令改称肇源县。此为“肇源县”之始。

1958年8月27日,肇源县隶属松花江专署。1965年6月14日,松花江专署改为绥化专署,肇源县随属。

1992年划大庆市管辖。

和平乡的历史沿革篇8

和平乡隶属肇源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北与肇州县相邻。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乡政府驻地“何家窝棚”,形成于清代末年。原属郭尔罗斯后旗第二区管辖。

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和平乡。同年4月,改隶肇源县。1958年9月,与老虎背乡合并改称和平人民公社。

1961年划出部分生产大队,成立城郊公社。1984年3月,将和平公社改为和平乡。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