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80%以上的诗词都能从这两本《常用古诗》里的找到。如果在创作当中,引用了某些名人的某句话或者引用了古诗词等,稍加注释,是可以的,方便读者快速去理解。你作为作者怎么去解释?怎么去注释?所以,诗歌是不能解释的一种文体,其诗意的美妙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话又说回来,所有的文学体裁都是相通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去注释,哪怕是最轻微的注释都会破坏原有的意境。
如何评价写诗词借用或者引用别人的句子的行为?篇1
个人看法哈…………第一,天下文章一大抄,借用前人耀眼之句,之文,并非拉“大旗作虎皮”,而是觉得此处如何描述如何来写,都难以逾越,不及前人之作了…………第二,前人留下那么多的璀璨光辉的华章美句,令我辈后人不生倾慕不胜向往,时时读来如醇酒美食,甘美异常…………每每借用,虽然拾人牙慧,但也不失为对前辈文豪,诗仙,词圣诸位泰斗的尊崇,些许模仿,何错之有呢?第三,中国文化,智慧结晶,人类文化文明瑰宝,世人瞩目,后人当努力传承,使之源远流长,代代不忘。
有些人写诗总习惯注释(生怕别人不懂)你怎么看?篇2
如果在创作当中,引用了某些名人的某句话或者引用了古诗词等,稍加注释,是可以的,方便读者快速去理解。但如果是自己写的,就不必去做更多的解释。读者不傻,尤其是专业人士一眼就会看穿的。倘若非要去注释,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而那些总担心别人看不懂的作者,大都是初出茅庐之辈。一则底气不足,二则自以为是。初学作者往往不懂文理,在创作中总觉自己的作品平庸无奇,没有内涵,于是就会无端故意地添加阅读障碍,致使文字陡峭生硬,不合乎逻辑。
而自己却不以为然倒觉聪明。于是加个注释,意在彰显自己的学问渊博。实际上呢,止增笑耳!而真正懂文学的,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该注释的必须注释,不该解释的一字不提。就拿诗歌而言,它是有延伸含义的。一首好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中解释。你作为作者怎么去解释?怎么去注释?所以,诗歌是不能解释的一种文体,其诗意的美妙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话又说回来,所有的文学体裁都是相通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去注释,哪怕是最轻微的注释都会破坏原有的意境。
文学论文引用诗句后查重过不去怎么解决?篇3
论文查重是反学术不端有力的利器。不管是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还是晋升职称评定发表论文,论文查重必不可少。一般论文的查重率为百分之二十以下 ,当然各个高校,不同的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查重要求。理科的查重的重复率经过修好,容易降下来,大多数理科论文有图表,图表一般难以查重,相比之下,文科的查重率很难修改降下来,文科论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多用文字表述,要引用大量的别人研究成果以及文献资料,特别是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用到大量别人研究的前期成果。
寻引经据典好书。想引用一些诗词和古代名句,但需要知道怎么引用,引用在什么场合?篇4
我上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常用古诗》,是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主编是姜葆夫、韦良成。这本小册子收录了从《诗经》到近代名人如秋瑾、谭嗣同等人的名诗,每首诗里都有一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小册子在正常注释的同时,重点解释诗中的名句的含义,并举例如何运用,收益匪浅。当时,我是一天背一首,背完之后,自己还用诗中的名句造句,练习多了,就熟能生巧。
写作的时候信手拈来,能增加不少文采。如果写议论文或评论、杂文什么的,非常增加论证说明力。后来,姜葆夫、韦良成又编了个“续辑”,续辑好像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小本《常用古诗》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常用名句。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80%以上的诗词都能从这两本《常用古诗》里的找到。我在电视机前跟着答题,不比百人团的人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