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杜甫这首《月夜忆舍弟》诗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也是本诗的精彩所在。因为送别是在月夜,“乱烟”应该是夜间的迷雾,“笼碧砌”可以看出夜雾是挺大的,笼罩着江亭青色的台阶,这“乱”和“笼”字烘托了送别的气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开始的那一年九月,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所作。
夏夜星空诗句?篇1
夏夜星空!令人神往!如何才能描写出夜色的诗情画意呢?除了星月是主角,找到恰当的配角更能突出它的美!有风才有情!以下我写一首七绝诗来表达一下以风动情的手法来表达配角句式的力量!字里行间无风,确句句有风!还望师友们多多指教!谢谢!七绝《夜笛星空》繁星点点绕云稀,夏月弯弯瑟浪迷。千丝柳发柔河岸,万缕荷香晃夜笛。
怎样赏析王勃的唐诗《江亭夜月送别·其二》?篇2
原作: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唐朝·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赏析:作者王勃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唐代著名诗人,曾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王勃少年聪颖,才华早露,被赞为神童,其文学成就世所公认,仅一首《滕王阁序》就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教化了无数后辈学子。
江亭夜月送别是由两首五绝组成,“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是其中第二首。从诗的题目我们就不难看出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正是利用江、山、月、亭、夜、雾等景物来描写送别之情的。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因为送别是在月夜,“乱烟”应该是夜间的迷雾,“笼碧砌”可以看出夜雾还是挺大的,笼罩着江亭青色的台阶,这“乱”和“笼”字烘托了送别的气氛。
由近及远,可以看到天上高悬的月亮向南方移动,顿时一种月亮走,君也走的别情愁绪油然而生。“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离别的亭子掩着门,周围寂静无声,大江与高山在这样一个夜晚里显得那么凄凉。一个“寒”字,作者感怀此夜,凄凉寂寞的离别之情,跃然眼前,可谓画龙点睛,一直广受文人雅士的赞誉。一首五绝,区区二十个字,诗人就写出了“江、山、月、雾、亭、夜”等诸多景物,“乱、笼、掩、寂寞、寒”每一个字都让人透彻心扉,这些字的结合,把送别后的作者的孤寂怅惘之情很好地融合到了对各种景物的描写之中,不愧是一首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传世佳作。
《月夜忆舍弟》这首古诗名句是什么?怎么理解?篇3
“诗圣”杜甫的这首《月夜忆舍弟》,句句堪称经典,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名句,那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开始的那一年九月,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所作。当时,安禄山、史思明引兵南下,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的几个弟弟都分散在这一区域,由于音信不能相通,在忧虑和思念下,才写出了这首诗。译文街上传来宵禁的鼓声,也传来秋天边塞的大雁孤鸣。转眼就到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在故乡看上去更明亮。弟兄几人都分散地居住在各地,现在,已经无法打探他们的消息。更是连寄信都无法到达,战乱看来还是没有结束。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因其曾担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尊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的诗,在内容上,大多反映当时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是描述民间疾苦,抒发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情怀,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李白被后人尊为“诗仙”,杜甫被尊为“诗圣”。杜甫被保留下来的诗词,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赏析这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四句,写的是思乡,后面描写对弟弟们的牵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诗可以以景物开头,描写景物,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例如李白的《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落在井栏前面的空地上,就像一层霜,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低下头就想到了故乡。
诗给人的感觉犹如一幅画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本诗却以声音开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者独辟蹊径,用声音,把我们引入到诗中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读这四句诗时,仿佛就能听到一声声的更鼓,和远处的雁鸣,想想现在的时节,再抬头看看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幅画摆在面前,我们还需要想象,而鼓声、雁鸣却直接把我们拉到场景中。
这也是本诗的精彩所在。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后四句诗,简单的叙述,对弟弟的牵挂,朴实无华的兄弟之情也跃然纸上。通诗从思乡转到亲情,毫无拖沓,又不显突兀、阻塞,完全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也就明白为何尊杜甫为“诗圣”了。总结杜甫这首《月夜忆舍弟》诗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