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这里前提是学校中一个班级。结合我女儿班上的班级口号,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团队合作精神。所谓的班级文化,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这个班级所有同学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注重的是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我们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都包括哪些方面?篇1
1、学习氛围;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如何学习,可以有:①名人名言栏,每日积累。②优秀作业墙,周周评比。③低年级趣味阅读,高年级摘抄、笔记。2、学习互助;文化建设要求学生之间沟通,让学生互相了解,互相督促学习:①分组,优秀和学困生分组,共同学习,针对性辅导;②一对一学生督促阅读、背诵、练习。
3、兴趣活动;学困生并非愚笨,合理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学困生活跃气氛,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助。①剪纸、②手抄报、③绘画、④手工、⑤女红、⑥跳绳、⑦毽子……4、德育指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合理指导做好人好事,以身作则,不是按照我说的做,而是按照我做的做。①各种小事,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抽烟,不说脏话……②校园捡垃圾,帮助环卫老师清理楼道。
③学优生辅导学困生完成作业。④街头帮助指挥交通,扶老人过马路(不能过于频繁)⑤适当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基本法律教育,交通、消防、地震、家庭突发事件、校园暴力等处理方式方法……5、体、美、劳不可或缺;让学生在校园里不能一味地提高智育,还要有:①体育之星,每周进行体能训练,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②音乐美术等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合理的安排美术音乐,拓宽学生视野,可以安排板报绘制小组,放学歌唱小组。
什么是“班级文化”?篇2
谢谢诚邀。班级文化,这里前提是学校中一个班级。所谓的班级文化,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这个班级所有同学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这个氛围是建立在班级同学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等的基础上。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注重的是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我们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要塑造班级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发奋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群众荣誉感。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用心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构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职责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职责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6、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奋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用心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为什么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是什么?篇3
结合我女儿班上的班级口号,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团队合作精神。我女儿初二,班级口号是“与美相伴,向美而行”。班主任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当孩子们进初一的时候,她就提出了这个班级口号,还提了个要求,就是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她们班也是年级中,参加各种活动、各种比赛最积极的一个集体,在我参加家长座谈会以及和小孩交谈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种班级建设的作用和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在现行的初高中教育中,结果只以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这两者都带有个人主义色彩,也正是因此在学生中才有了所谓学神、学霸、学渣的划分,个人勤奋有余,而团队合作不足。本来教书是为了育人,考试只是手段,但现在手段和目的被现实无情的颠倒了,因此,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应该去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成年人的世界,都明白这个道理,无论什么样的事业,最终都是靠一群人去完成的。老师的手段是有限的,方法和时间也受到教学任务的挤压,只能通过营造一个班级文化,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说共同的价值追求,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努力只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分子,任何人的破坏行为都会让集体,也就是所有人的付出受到损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团队责任感,和破坏团队行为的羞耻感,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搞失信名单等等,其实就是以国外的社会耻辱感为理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