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道教的经典句子(43句)

时间:2024-03-10

经典道教感悟语录1

1、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4、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5、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6、修行过程中,发愿是必要,是标明修行的决心,所发的愿也是对自己的警醒。然而,不能光发愿而不付诸行动,那就沦为嘴上功夫,反而招来祸端,百害而无一利。发愿容易,而践行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刚开始修行尚有热度,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容易放弃,所以,我曾见过信誓旦旦一心向道的人,过不了多久就沦为俗人,照样与人争名夺利、计较得失,看不到一丝一毫修行过的痕迹。这是很可悲的。

7、人生在世,无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情想通,把必须要迈的坎迈过,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放下。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所谓智慧,就是把不该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把不该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心情不好时,给自己放个“情绪假”。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趁繁花正开,光阴正好。

8、其实这个《常清静经》也说了,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这么多话说的就是排遣欲望,表明真心,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想要什么?说出来,写下来,一定要做到真实记录,说你真实的想法才有效。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12、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3、也就是说,儒家的道,就是儒家的最高的价值理念,儒家的价值准则,而道家的道也同样如此,代表了道家的最高价值理念,最高价值准则。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5、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6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7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16、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17、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0、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2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2、学会了生活中的悟道,虽然有计划,有执行措施,但是,也不能够保证我们达到目标。比如,我们五十年代的人,计划存钱买房。我们有计划,也执行了,也存钱了。如今也老了,还是有人没有买房子。

23、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快快乐乐的生活。

经典道教感悟语录

2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知⽌可以不殆。

27、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28、天长地久。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2、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3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4、12)是以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文子《文子》

35、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36、吾者我也,此明太上⾃⾔,吾不知其名,强名⽈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我为,缘道法⾃然,不能名号,⼀则从有⼊⽆或从⽆⼊有,隐显⽆⽅,存亡⾃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道。

3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8、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39、所以,所谓的悟性就是一个积累与运用,循序渐进的积累知识,经验,并且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

40、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4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42、出自《淮南子·览冥训》。(译文)想得到火,不如自己去寻找可以打火的燧石;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比喻做事情应该从根本处着手,抓住要害。

43、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