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4、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5、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如游记散文往往以“行踪”为线索,本文就有这个特点。
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源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4、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适当点拨翻译技巧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试译课文。不懂的地方,教师可**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点拨。
1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6、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1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18、咸来问讯咸,都5、黄发(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6、并怡然自乐并:都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8、俨然:整齐的样子。
19、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生*简介,更好地把握主题。
20、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23、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2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和儿女。
25、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2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7、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28、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29、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3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1、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32、反复诵读,读出感情,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35、土地*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6、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7、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38、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定、丰衣足食的生活,***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9、欲穷其林穷:穷尽2、具答之具:详尽3、悉如外人悉:全部、完全。
40、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4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43、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桃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44、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4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6、结合以前所学的有关陶渊明的诗歌或本册第三十课的《归园田居》(其三),进行比较阅读。
47、扫除下列字词障碍(用幻灯放映出来)
48、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5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1、寻:随即,不久。18、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5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53、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54、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5、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56、拓展延伸法。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5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出了了哪几件事?
58、 土地*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