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正式官职,而宰相是口头用语;丞相与宰相,大家往往误认为二者是相同的概念。其实不然,在我国历史上,丞相是一个明确的官位职称,而宰相则是对那些辅佐皇帝处理事物者的口头称呼,并非官方定下的用语。“丞相”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置相国的职位,用以辅佐国政,然而相国和丞相不是一个职位。 丞相是相国的副手,后来随着历史发展,丞相渐渐侵蚀相国的权利,在战国后期,丞相正式取代相国成为辅政大臣。当然丞相也不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比如西汉哀帝就将丞相改叫“司徒”,除曹操和蜀汉短暂设置过丞相以外,直到当代设置左右丞相,丞相这一职位才再次出现在历史中。 而宰相与丞相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早在春秋战国的《庄子》一书中,就已经有了宰相的记录。“宰”意为管理,“相”意为辅佐,宰相一词,就用于指代那些辅佐天子的大臣,包括但不限于宰相,还有其他,尚书,中书之类均在此列。
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历史学家祝总斌曾经对宰相的定义有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只要一个官职集以下两种权利于一身,就可以称为“宰相”:一是有能与皇帝讨论政务的“议政权”;二是能监察百官执行政务的“执行权”。两者缺一不可。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丞相作为三公之首,商量国事,检查百官,能够称为宰相理所当然。但是,中国历史上除了丞相拥有这两项权利,还有其他官职也可被称为宰相。他们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尚书令;唐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宋代的同平章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