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不走寻常路的“温良中国人”的乡土叙事,
放在当下,显得尤为苍白。
故事残酷的可谓“令人发指”,引人深思。
总体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但是可以更好。
从画面到配音都到位,海清的表演和导演姨夫的表演融合得很好。
最动人的雨中护砖的一幕,让人想起《比海更深》中一家人在雨水中找彩票的画面。
此外,燕子筑巢,驴子拉车,也让人感叹中国农民的两种命运,
依靠着土地,也被困于土地。
这是一部写给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的长诗,既悲情又浪漫。
黑暗里的两个人相互救赎,相互扶持。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贵英却走了。
有铁还完了10个鸡蛋,还完了两袋土豆,还完了1570块钱,
放走了跟了自己一生的驴,自己喝了农药,也随着贵英走了。
是绝望,是贫穷,是剥削,是琐碎不堪的一地鸡毛;
是陪伴,是依靠,是救赎,是漫天尘士和麦秸秆;
是原则,是拒绝,是一码归一码,是坚守的每分每秒;
是日复一日,是沉默不语,是极致清醒到近似麻木的无奈,
是“生活给我什么我都接着"的不得不。
任人驱使的漠驴,命数已定的麦芒,
转瞬即逝的星光以及一辈子囿于黄土地、最终还是孤身一人的他。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原来真的还可以十足十的代表遗憾和痛惜。
好像大梦一场,醒来万物纷纷落下,支离破碎,梦里的你我,
逃无可逃,避无可避,遍体鳞伤,到头来不过是空空而来又空空去,了无痕迹,隐入尘烟。
绝望,真的很绝望的生存。有钱人为富不仁,穷苦人麻木不仁,
天地之间一片苍茫,只有两个被轻视与嘲笑的弱者报团取暖,
似乎整个世界都与他们无关,无助无力的绝望。
感谢李睿君导演,这样的故事如果他不写,也真没谁写出来,
这样的电影如果他不怕,也真没谁可以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拍一个小村四季的日常生活。
这是中国电影所稀缺的,但又不能或缺的一种电影,
能让我们这些住着楼房吹着空调的都市人,真真切切地了解到,
这个世界,这片热土,还有这样一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凭借着自己的一双手,春种秋收、用蛋孵鸡、打坯盖房……
有铁在贵英手上,用麦粒压出的小花,大概是整部影片最浪漫的场景,
但却又是那般超现实的虚幻,或许正是在寓意,
再贫瘠的土地上,再困苦的生活中,都能开出灿烂的小花吧。
似乎自幼年的印象中,在中国的农村,无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好像哪个村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被看不起被欺负的老实又憨厚的“大冤种”,
国人的欺软怕硬势利眼,在拿老实人“开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被嫌弃的人,也很难找到另一半。
所以,当片中的有铁和贵英能够相遇相知,也是一种莫大的缘分,
尽管成亲时,没有任何嫁妆任何仪式,住的还是别人废弃的房子,
完全看不到这个时代,赋予了他们什么温暖与关怀,
更勿论借“献血”的名义一次次把有铁给拖走抽血的那一家禽兽。
有铁是熊猫血,看似幸运,更是一场灾难。
而影片结尾,导演更是留下了巨大的悬念,毕竟贵英溺水之后,
有铁变卖处置了自己所有的粮食家当,那是一种决绝。
而在最后拆除他辛辛苦苦双手修建的房屋的时候,他却没有出现。
这一刻的有铁,是否依然在世?我表示强烈的怀疑。
而那个拆除房屋给一万五的政策,究竟意义目的何在?同样表示质疑。
毕竟,之前当有铁和贵英,去看那栋要给到他们的楼房的时候,
两个人肢体僵硬表情木讷,似乎这一切都和他们无关,
或者,也真的和他们无关吧,有铁哥哥一家给人的感觉,
更像是在借有铁的福利,给自己家挣房。
所以,即便有铁还活着,变卖了一切跟着侄子去住了,去楼房“享福”了,
却也是坐实了这个猜测。最后,要赞一句,海清真的是让人敬佩的敬业好演员。
播种种子,收割粮食,用泥土盖房,主角与社会发展脱节,却与土地紧紧相连。
电影关注底层农民,描写他们的淳朴善良,道出他们如驴一样的命运,
被抽血的本质,隐喻符号和一些台词虽然比较直白,
但没有诉苦的姿态,偶有的浪漫色彩,算是苦中作乐,充满力量。
麦子一季一季被收割,驴一代一代被使唤,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两位同命相连的苦难人,一起劳作,一起吃饭,
不需要太多的情感交流,便让这部苍凉的电影有了温度。
海清饰演的角色与此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反差很大,
看得出来有大量的生活体验,虚弱身体下那沉重的步伐,
弯腰撑地这些细节,可以说她成为了角色,融入了那片土地。
还是那句话,豆瓣过8分的院线片一年没有几部,不要错过好电影。
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黄土地的故事,
两个人生于这片黄土地,最后又归于这片黄土地。
即使生活在灰暗之中,只要心存光明与希望,爱着这片黄土地,
坚定地活下去,也会有自己生活的色彩。
贵英和有铁这两个被抛弃的人,紧紧互相抓住对方。
那种相濡以沫的感觉,那种虽然没有繁华似锦,
但是那种朴实纯净无华的感觉确是人间珍品,在这个繁华的都市,
有多少人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引起人的深思。
总体来看,这部写实的电影代入感比较强,
最后又给人那种,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的感觉,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