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9分以上的电影 9分

时间:2023-04-21

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放在2022年,如果上海人因为吃不饱饭,就放弃房子和户口奔赴内蒙古,过上游牧生活,你们觉得可能吗?

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即便封控在家两个月没有食物储备,民间和官方也不会想着把孩子转移到内蒙古去。但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是真实发生的事。1960年前后,灾祸、饥饿席卷全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聚集了大量孤儿,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于是这些孩子坐上了绿皮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了草原上生活。

由尔冬升执导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故事,就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主线剧情是一个被转移到内蒙的女孩曾经被母亲遗弃在孤儿院,多年之后女孩的哥哥在母亲临终前希望找到她,于是踏上了一场寻亲之旅。

这部电影之所以会拍出来,大概是因为去年某大会上,某位领导提到了这一历史事件。彼时上海还没有爆发疫情,所以今年看这部电影,会有更多触动我的地方。影片以陈宝国饰演的老年杜思瀚内蒙寻亲为主线,勾连起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区的故事。和尔冬升导演过往作品有很大不同,这部题材更加内地化,但我个人非常喜欢。

影片的叙事节奏缓缓展开,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去化解时代留下的创伤。整部电影没有高喊口号,没有向上谄媚,人民在时代大潮之下遭受的苦难都有所体现,放在当下,实属难得。

影片最后的反转,让我在影院直接失控,抽泣声都直接影响到了身边的观众。联想到这三年自己的经历,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口,时代的流沙会吞没我们每一个人,最终恢复平静,像一切不曾发生过。

尽管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在很多细节上,我们看到了导演用心的安排。主线的杜思珩一家,母亲带着哥哥和妹妹无依无靠,而父亲则被安排在了机要岗位工作,如果以父亲的视角去叙事,则要展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奉献生命。

上海的另一边,接收杜思珩的额吉一家,似乎也有这样的问题。额吉带着青春期的儿子在草原放牧,自己的丈夫作为一名士兵常年不在家中。影片以这两个家庭的女性角色,展现出那些“为国奉献”家庭的另一面:坚强的女性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同时也遭受了时代带给他们的伤害。

在官方的声音里,歌功颂德似乎是每次灾难之后都会有的终止符。就像这三年的经历,最终会在大会上,在官媒的头版欢呼中取得伟大胜利。但过程中的每一个普通人,生命的轨迹却会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时代的创伤,或许会带给他们永远都抹不掉的印记。

苦难都流向了能吃苦的人。我们可爱的人民,遭遇了如此多的灾难,依然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明天的期待。他们不懂什么口号,不了解什么主义,让他们一步步走下去的动力,是亲情,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发自本性的爱。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影片正面展现了大时代下,每个普通个体的爱。爱是能超越时间的东西,即便是当代,观众隔着厚重且混沌的历史,也能被他们打动。杜思瀚听闻杜思珩去世的消息,以及最后再度看到杜思珩时候的状态,都非常平静,但我却在这两个地方泪崩。这让我想起《1942》里徐帆多年之后再次看到女儿的场景。

60年的时光一闪而过,我们的时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长三角与大西北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房子、车子、票子、户口区隔开,一方有难,八方点赞,在大是大非面前,普通人更愿意用最后一代表达自己无声的抗争。就像电影《隐入尘烟》的结局,老三最后过上的幸福的生活,只存在于最终盖棺定论的字幕里,而不是观众都能看到的画面里。

满分十分的话,我会给《海的尽头是草原》9分,这是一部很值得在大银幕看的电影。电影里很多台词也都特别值得回味,内蒙的风光也让我燃起了对大草原的向往。

这部电影的阵容,很像《演员请就位》的课题成果转化,但影片没有丝毫迹象。演员的表演都非常棒,89年的阿云嘎,演出了他作为蒙古人的坚毅,一直到映后马苏出来,我才知道电影里的额吉是她扮演的。其他年轻演员的表现也都恰到好处,在这样一个文本框架下,尔冬升导演扭转了我对他的一些固有印象。

2022年,我需要很多这样的电影,来治愈这一年来的惨痛经历。如果你和我一样,那我把这部《海的尽头是草原》郑重推荐给你,希望你喜欢。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