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念股集体起舞,哪些板块走强?
近日,“碳中和”站上风口,相关的光伏、风能、特高压、环保等板块集体走强。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未来将采取18项措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有分析指出,“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世界各国利益对立和统一。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电力系统碳减排是能源行业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很重,国网的行动方案彰显其坚定实现碳中和的决心。
碳中和,是中国融入新时期全球产业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决策,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非化石能源将首次成为能源增量的主力军,能耗“双控”、碳交易及绿色金融是重要政策抓手。投资机遇:电力方面,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和风电接力增量需求;工业品方面,限产或为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再现;化石能源方面,煤、油、气先后达峰,过程中价格承压;新兴领域方面,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机遇广阔。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发展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之一驱动力。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在于使占85%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变。预测2060年的中国将有以下变革:之一,借助光伏、风电装机增长,电力系统将实现完全脱碳;第二,氢能源将实现全面商业化,特别是在航空等领域;第三,钢铁、建材、交通等能源消费部门,将进行大规模的电动化和氢能化改造;第四,碳捕捉是实现雄伟目标的关键拼图。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将首次成为增量能源需求的主力。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既是时间的承诺也隐含了峰值的约束。预计从2020-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增长20%;非化石能源是满足这部分增量需求的关键,占一次能源比重将从16.4%上升到26.0%,其中光伏、风电潜力更大;化石能源占比将从83.6%下降至74.0%。
清洁能源比重将由现在不足10%提升到70%以上。中长期看,光伏、风能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清洁设备行业是更大受益者。现阶段,我国能耗较高、二氧化碳排放较大的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有色、化工、造纸等周期行业。短期的战术投资策略是配置这些行业内有优质产能的标的。另一方面配置环保行业中,具有降低工业企业生产能耗和排放技术的环保企业也优先受益。
碳中和概念板块成市场焦点 19只概念股集体涨停,机构看好长期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作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也已敏锐地捕捉到碳中和概念股的投资机会。3月份以来,截至3月15日,有13只碳中和概念股获得北向资金净买入,期间合计净买入9.30亿元,其中,华测检测期间净买入金额位居首位,为3.01亿元,宝丰能源紧随其后,期间净买入2.38亿元,太阳能期间净买入1.19亿元,深圳能源、四川路桥、海油发展、协鑫能科、昊华 科技 、爱康 科技 、建投能源期间北向资金净买入均超1000万元,上述10只个股期间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9.15亿元。
受益于政策方面的支持,市场分析人士看好碳中和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童第轶认为,从政策层面看,碳中和更应被视为一个战略性投资;从影响效果看,由于目前各行业产能相比2017年利用率更高,减产带来的供需缺口更加明显,所以碳中和可以视为一次更加猛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照上一轮行情,各细分领域中具有先进产能、高效产能的绝对龙头企业将尤为受益。更需要注意的是,碳中和概念中的几个细分,如钢铁、电解铝、煤炭等行业自身已经走到低库存满产能的行业拐点,碳中和政策更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上升力度将远超先前市场预期。总之,本次碳中和概念将成为中长期的投资主线之一。
持有相似观点的胡泊认为,具体产业机会方面有三点:之一,风能、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能会直接受益;第二,对于钢铁、水泥等重污染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可能会因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而间接受益;第三,碳排放中间的能源储备环节也会受益。未来清洁能源的趋势依然会持续,短期的股价涨跌可能会因为市场情绪影响而出现过热的现象,但长期发展趋势肯定是向好的,是值得长期布局的优质赛道。
表:3月16日19只涨停碳中和股一览
制表:楚丽君
(编辑 乔川川 策划 张颖)
碳排放概念股有哪些 碳排放概念上市公司一览
林业股票有:
000592中福实业和000663永安林业
低碳概念股:
低碳能源供应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与封存(CCS)等,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效的生物燃料等,工业节能技术包括工业动力系统等,建筑节能技术包括提高建筑物和电器的效能、热泵等。中国低碳技术循序突破,近期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
重点推荐的行业有: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电、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节能、工
业节能等低碳子行业。
重点推荐的公司包括:上海汽车、东方电气、金风科技、海螺型材、天威保变、中航三鑫、合肥三洋、中炬高新、中信国安、上海电气、南玻A、京能热电、湘电股份、川投能源、拓日新能、航天机电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最新一览,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有哪些
碳交易概念一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12家碳交易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9家碳交易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龙头挖掘机自动匹配,碳交易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 天科股份、 置信电气、 远达环保。
氢能板块,蹭概念和真龙头别搞错了
在上篇《终极能源来了!氢能的政策风口吹完了吗?》中,我们主要梳理了主要国家的氢能政策和战略重点发展方向。比如,德国等欧盟国家侧重于发展绿氢,沙特等中东国家同时发展蓝氢和绿氢,美国强调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重点发展氢燃料重卡。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氢能的分类和氢能产业链。
根据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强度,可将氢气分为化石能源直接制取的“灰氢”、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制取的“蓝氢”和通过可再生能源、核能电解水制取而成的“绿氢”。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其中煤制氢所产氢气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工业副产气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占1%左右。从全球来看,目前使用最多的制氢 *** 是天然气制氢,占比达到48%,其次为石油制氢,占比30%,煤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占比4%,同样占比很低。
不管是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是欧盟等国促进绿氢发展的战略,绿氢的发展才是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预计到2060年,我们国家以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将达到80%。但是,绿氢生产成本的下降需要一个过程,不仅需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也需要制氢的电解槽的成本大幅下降。因此,由灰氢到绿氢的转换过程不可能快速、直接的迭代。而蓝氢作为灰氢向绿氢的过渡阶段,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但是,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发现蓝氢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并没有比灰氢好多少,排放量大约只低于灰氢9%-12%。世界主要氢能发展国家对于蓝氢的态度差异较大,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的氢能来源占比和发展阶段,蓝氢应该会作为一个重点。
氢能产业链包含从上游制氢、中游的储氢、运氢到下游的用氢等环节。制氢环节中,电解水制氢获得的是绿氢,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如果加入了碳捕捉和封存(CCS)装置,则是蓝氢,如果未经此环节,则产出的是灰氢。
除了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是我国第三大氢气来源,也是我国本身的产业基础具备条件,适合发展的制氢方式。工业副产氢包含焦炉煤气副产氢、氯碱工业副产氢、合成氨副产氢和丙烷脱氢副产氢。
比如氢能概念股的龙头 美锦能源 就是以焦炉煤气制氢为基础,然后在产业链上打造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的全线产业链。
滨化股份具有1.6万吨氯碱工业副产氢的产能,同时还在建设PDH项目,将会有2.3万吨丙烷脱氢副产氢。此外,金能 科技 、万华化学和金发 科技 等都有一定的工业副产氢作为副产品。
从碳中和的长期要求来看,要达到零排放,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路线上布局的主要有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和宝丰能源。
和其他能源和燃料相比,氢气的储运难度较大、成本占比明显偏大,这也是制约氢气成本难以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上中下游各环节,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氢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而中游储运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
氢气的储运方式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从技术成熟度来看,高压气态储氢最为常用。与之对应的运输方式,包括长管拖车和管道两种。高压储氢的安全性高,技术相对简单,但由于氢气能量密度小,其储氢量非常低,长管拖车更适用于用氢量不大、近距离运输的时候。管道储运在长距离运输中会形成成本优势,但管道建设成本大,初始投资高。
为解决能量密度小的问题,全球都在研发低温液态储氢,其具有储氢密度高等特点,储存方式和储存石油类似,运输液氢可减少车辆运输频次、提高加氢站单站供应能量,适用于用氢量大、远距离运输的情况。但液态储运氢也有短板,比如氢气液化成本高,长时间存放会出现氢气逃逸现象。在我国,低温液态储运氢主要运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民用领域由于受到法规限制,目前无法应用。
固态储氢是以金属氢化物、化学氢化物或纳米材料等作为储氢载体, 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方式实现氢的存储。固态储氢密度更高,但是成本也更高,技术更复杂,目前还比较难商业化。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年版)》(下称《白皮书》),长管拖车、固体储运成本可观,经济距离却不超过150公里;液态储运经济距离大于200公里,成本在所有方式中更高;管道运输成本更低,经济距离超过500公里。
气态储氢方式中储氢瓶是重要的一环,国内公司 中材 科技 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更大容积320L氢气瓶,并已投入市场。除了320L瓶,其他氢气瓶产品规格种类齐全,从1.5L到385L全覆盖。此外,目前中材 科技 的70MPa Ⅳ型瓶产线正在建设,年产能1万只,预计2021年底完成,2022年上半年取得证书,主要针对海外市场销售。
氢气液化方面,国内发展比较滞后,根据氢气液化的概念股中泰股份上周在投资者提问时的回答:目前公司已具备氢液化核心设备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整套氢液化工艺流程仍在积极研发中。另一深冷概念股深冷股份早几日也公开提示公司还没有氢能方面的营收。
加氢站是氢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而且加氢站的投资巨大,目前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在产业发展初期,建独立加氢站不具有经济性,从投资者的角度,可以回避这种重资产、高投资并将长期亏损的产业链环节。
燃料电池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以电堆系统最为重要。除了电池电堆以外,还有供氢系统、供气系统、水热管理系统。从价值量来看,电堆系统占比更大,达45-50%,其次是空压机,占比25%左右。而在电堆中又以催化剂、双极板和质子交换膜的价值量占比大,这些核心材料和技术仍然与欧美存在一定差距。
催化剂在整个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中占到大约18%,而且这个核心材料仍然依靠进口,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催化剂的国产化。 贵研铂业 属于前瞻性布局燃料电池铂极催化剂的企业,而且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即便是作为铂极催化剂的领头企业,贵研铂业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氢燃料电池铂极催化剂尚在实验室阶段,目前没有商品化产品。
和催化剂的情况类似,在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国内的材料与技术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产化的进程刚刚开始,从技术突破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整体系统方面,亿华通、潍柴动力、新源动力和美锦能源持股的国鸿氢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前我们专门写过燃料电池系统,此处不多说。
欢迎回顾亿华通的个股报告:【被外资买爆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同样有雷?】
欢迎回顾潍柴动力的个股报告:【勇敢外卷,中国高端制造之光】
碳中和有哪些股票
碳中和股票有:首航高科(002665)、华银电力(600744)、中钢国际(000928)、福建金森(002679)、航天工程(603698)、南网能源(003035)、太阳能(000591)、清新环境(002573)、远达环保(600292)、南大环境(300864)、冠中生态(300948)、凯美特气等(002549)。
1、 深圳能源,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12.5%股权。
2、华银电力,是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第六大股东,持股7.5%。
3、长源电力,持有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9%的股权。
4、闽东电力,持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福建)4.76%。
5、金融街,持有北京环境交易所16%的股权。
6、国检集团,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9%股权。
7、中泰化学,持有新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10%股权。
8、中钢国际,持有中成碳资产38%股权。
9、海油发展,持有绿色交易所4%股权,国内首批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10、开尔新材,持有开源新能20%股权,主要从事碳金融、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交易等业务,致力于从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逐渐延伸至碳交易跟碳金融,打造碳资产完整产业链。
11、中材节能,余热发电行业龙头。
12、雪迪龙,环境监测行业龙头。
13、紫鑫药业,控股子公司北方环境能源交易所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相关交易。
14、国网英大,子公司置信碳资产管理是国网系统内部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公司。
15、凯美特气,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工程技术研究与二氧化碳资源化相关技术研发。
16、首航高科,余热电厂有碳排放指标,以碳交易作为重点。
17、大唐发电,拥有众多CDM项目资源,为企业带来碳交易收益。
18、昊华科技,在碳捕捉方面的技术储备初具规模。
19、晋控电力,孙公司北京中茗碳资产是专注碳市场的创新型企业。
20、协鑫能科,子公司协鑫碳资产服务开展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21、维尔利,子公司是国内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行业领先者,总承包建设国内碳交易成功的大型农业沼气项目。
22、巨化股份,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氟化工企业。
23、太阳能,积极参与碳资产交易。
24、华光环能,高效锅炉行业龙头企业。
25、爱康科技,子公司一直致力于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业务布局。
26、先河环保,子公司经营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服务。
27、岳阳林纸,拥有较大额度的碳交易余量。
28、远达环保,有碳捕捉技术,国内首台套万吨级碳捕捉装置。
拓展资料:日前,浙江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大部分,系统分析了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等指标。方案提出具体技术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浙江将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