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因为受到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听到“鬼”这个字都会避而不谈,但是到了鬼节时,大家都会有一些这那的习俗,以此来表达对失去的人的思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三个鬼节都有哪些习俗吧。
中国三大鬼节指的是清明、中元、寒衣。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
清明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习俗:
清明禁火冷食
清明节这天,民间有禁止生明火的习俗,就是说这一天不能生活做饭。这个主要是沿袭寒食节的节日习俗。在远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所以一直把火视作非常重要的资源,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禁火”之后,重新钻木取新火,这也叫“改火”或“请新火”,这段没有火的时间里人们就只能以冷食度日;后来到春秋时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士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所以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所以后来禁火冷食的习俗也沿袭到了清明这一天。
扫墓祭祖
古代人们重祭祀,扫墓祭祖既有祈福的寓意,也是表示对祖先的一种追思,在我们的文化中向来重亲缘血统,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所以为了表示对故去之人的怀念和感恩,饮水思源,寒食节祭祖一直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习俗,后来这一习俗也沿袭到了清明节这个节日中。
按照旧习,人们会在清明前后携带带酒食果品、香火纸钱等物品到祖先墓地,将祭品供奉先人墓前,上香祭拜,焚烧纸钱,之后还会为坟墓培上新土,现在人们的祭祀方式环保了很多,不过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故去的亲人的传统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踏青
清明踏青的习俗则是沿袭自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日),也叫探春、踏春,因为清明节的时间正好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光明媚,正好借由扫墓出行的机会,感受新一年的新气象,一扫冬季的沉闷。除了出行看春景,还有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的习俗,也是有除旧迎新的寓意。
插柳、戴柳
清明节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因为清明节也被称为“鬼节”,在佛教文化中,慈航济世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柳枝普度众生,所以民间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也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前后正是新柳初长的时节,所以插柳戴柳以辟邪的习俗也流行甚广。
中元节传说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七月十五这天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时鲜食物作为祭祀物品,前往祖先墓地祭扫,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
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会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除害。有的县区会在中元节这天放风筝,在门前画一灰,然后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江苏省——江苏吴县在中元节这天会以锡箔折成元宝形状,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宜兴在中元节这天会在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也有普度亡魂的寓意。
湖南省——在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供老客“,在农历七月十五晚将写有先人名讳,里面包有纸钱的纸包焚化,烧香拜祖,此为”送老客“,焚烧的封包越多,火势越旺,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福建省——与女子不参与祭祀的习俗不同,在福建永福的话,已嫁女子在中元节也须回家祭祖,福建方言中中元节也称为”烧纸衣节“,已经出嫁的女子要准备父母的衣冠袍笏放置在箱中,外面以纱笼之,女子要将这”纱箱“送回父母家。在闽中也有普度之俗,城乡皆盛此俗,经费沿门募集,有谚语讲到”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所以不管是富贵之家,还是贫苦百姓都会出钱出力。莆仙一带还有”家祭“、”公妈热“、”送纸“、”金粿“等习俗。
中元节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其中既有庆贺丰收之意,也寄托了人们感念先人之恩,祭以哀思的情感,所以虽然各地风俗大同小异,但中元节也还是保留了很多习俗,对人们的生活吸光、风俗文化、礼仪教化等起到不少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寒衣节传说有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谁想到他们新婚燕尔,丈夫被抓去修筑长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去却知道了丈夫死于长城之上,故事之悲惨,场面之壮观。
寒衣节习俗:
”送寒衣“
寒衣节一个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送寒衣,因为寒衣节的时间正是在冬至前后,此时北方已经逐渐进入一年最冷的时候,气温一天比一天冷,所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要度过寒冷的冬季自然是少不了保暖的衣物,所以在进入寒冬之前,要为亡人祭祀供奉,”送寒衣“过冬也就成了寒衣节最重要的习俗。
在寒衣节这天,人们会将用五色纸扎成衣服、鞋子、帽子等物品,然后在路口或在先人的墓前焚烧,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对此也有详细的描写:”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除了送寒衣,有的地方还会一并焚烧纸扎的各种工艺品,比如房屋、家居器物等等,应有尽有。
其他民俗
在农历的十月一日这天,除了祭祀祖先,为亡人送寒衣,民间也会进行一些象征迎接冬日来临的传统活动。像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男人们会在这一天会整理好家里的火炉、烟筒,以保证天寒时能顺利取暖。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穿新衣图吉利,就是妇女们会将做好的新棉衣给家人换上,穿了新衣,就意味着今年能抵御寒冷,顺利过冬,即使是天气暖和的日子,也会穿戴一下以图个吉利。现在网上总有类似”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你妈喊你穿秋裤“的调侃,其实这不就是母亲对孩子、家人的健康平安最朴实的关怀么。
小结:中国因为又是那个鬼节,所以每个鬼节的习俗都不相同,正是这些不一样的习俗,创造了我们多样化传统文化。
你可能还喜欢:
中国的鬼节是哪一天 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鬼节是怎么来的 什么时候有的
中国的鬼节有哪些禁忌千万不能犯
金牛座今日运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