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最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信贷支持 向 银行贷款 是中小企业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体制方面的种种原因,加上受“抓大放小”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忽视了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沟通和联系。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也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强信贷管理,主动联系、培育和扶植了一批有前途、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抓住机遇,获取信贷支持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往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业务联系较少,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财务状况缺乏了解,中小企业要获得信贷部门的进一步支持,就必须加强信用意识,自觉还贷,规范自身的金融行为,同时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信息反馈给银行,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其次要规范财务管理,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提供准确、真实有效的会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确保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公司结构,现在商业银行纷纷将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作为工作重点,要想获得贷款支持,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一个企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努力向现代企业靠近,才能在信贷部门的评估中获得较好的印象。 2、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更佳途径。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证券市场门槛实在是太高,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的香港创业板市场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它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主板市场,具体来说它对于企业的股本总额的要求可以少于5000万港元;开业时间可以少于3年;不设更低盈利要求;更低公众持股量为总股本的10%等。据统计,2001年中国内地企业香港上市集资180亿港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超过了内地股市的同期集资额。 随着我国二板市场的正式启动,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即将在我国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多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或市场前景极佳的传统行业公司,他们大多在其经营领域内拥有先进的、独创的、完整的 知识产权 ,公司结构合理、主营业务突出、财务指标良好且资金需求急切,回报较为迅速明显的中小企业。要申请进入二板市场,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有形资产800万元以上, 注册资金 1000万元以上;发行股东人数至少达到300人,每人至少1000股;不要求有较高的盈利状况,但应至少具备2年以上的经营记录,并能充分反映其高增长性;主营业务必须占其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利润递增额要求在30%以上。 3、中小企业 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在国外较为普遍,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业务量还很小,在资本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及美国的1%,约为韩国的1/10。简单说,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设备购买企业向租赁公司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申请,由租赁公司进行中小企业融资,向供应厂商购买相应设备然后将设备租给企业使用,从而以“融物”代替“中小企业融资”,承租人按期交纳租金,在整个租赁期间,承租人享有使用权,同时承担维修和保养义务。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出租人在整个租赁过程中就可以收回全部的成本、利息和利润,所以在租赁期结束后,承租人一般可以通过名义货价的形式花少量资金就能够获得设备的所有权。在中小企业融资性租赁中,还有一种特殊形式——返租式租赁:企业将其所拥有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获得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流动资金,再与租赁公司签订 租赁合同 ,将设备租回来继续使用。这实质上是企业通过暂时出让固定资产所有权作为 抵押 而获得信贷资金的一种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总之,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一种以中小企业融资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它表面上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并将中小企业融资与融物二者结合在一起。它既不像一般的银行信用那样借钱还钱,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信用,而是借物还钱,以租金的方式分期偿还。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专营或兼营机构有1000多家,业务覆盖全国,涉及10几个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方式。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信用程度不高,财务制度不规范,自身资本不足,这些都是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方式对企业信用要求则大大降低,方式简便快捷,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风险。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减轻由于设备改造带来的 *** 压力,避免支付大量现金,而租金的支付可以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内分期摊付而不是一次性偿还,使得企业不会因此产生 *** 困难;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而增加的资本成本。 4、基金资助 国务院于1998年7月提出要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支持企业创新为主要目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999年5月21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并于1999年6月25日正式启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它是一项专门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 *** 专项基金。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创业初期,无论从企业结构、规模、财务状况等各个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证券市场的要求,这些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要求往往更为迫切,然而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却并不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一项政策性风险基金,它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它在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主要起一个引导作用。该项基金重点支持处在产业化初期,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尚不具备进入条件,最需要 *** 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我国创新基金总额超过10亿元,首批支持项目125个,总投入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占32%,生物医药领域24%,新材料占20%,光机电一体化18%。要申请创新基金,企业应当至少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公司人员结构合理,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超过30%,其中研发人员至少为10%;科技水平至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每年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改进方面的科研经费不低于3%(新开业除外)。到目前为止,创新基金已扶持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项目1770多个,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 5、民间资本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在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同一天下发了《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一放三改”的思路,即放宽民间投资范围、改进民间投资的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目前,我国民间资本总额十分庞大,仅浙江一省民间资本已达5000亿元,其中3500亿元因缺乏市场准入通道而不得不滞留银行。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及相关政策制度的滞后,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法律保障不明确等原因,使得在福建、广东、浙江等私营经济发达的省份,以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为特征的地下金融市场异常活跃,甚至成为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民间资本介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一方面丰富了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且具有中小企业融资速度快、资金调动方便、门槛低等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各种相关制度和法律 法规 的不完善,也加大了民间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可能。 为了启动民间投资,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介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加大开放力度,取消一些领域对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在放宽投资领域方面应当坚持“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开启民间资金的多种投资“渠道”, *** 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开放基础设施鼓励民资进入这些相关领域。为避免金融风险、规范管理,应由 *** 引导建立一批实力雄厚、运作规范、专业的投资基金组织,统一管理分散的民间资金,作为 *** 投资的有效补充。同时 *** 还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金融欺诈,降低金融风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有不少的省 *** 都结合当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联合银行, *** 资金等诸多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可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往是数量庞大,但真正能够获得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却微乎其微,加上国家现在在信贷政策方面的紧缩,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也不小,相关政策可以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想要对外进行投资需注意什么?
进行对外投资决策,必须分析、评价对外投资的基本条件、因素为前提,研究有关条件和因素的内容和要求,这些条件因素就是对外投资决策的依据。决策依据主要有:研究对外投资决策,要周密地研究影响对外投资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之一、对外投资的盈利与增值水平。对外投资的收益与增值提高超过对内投资的收益、增值水平是进行对外投资的先决条件。第二、对外投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对外投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投资风险加大会破坏投资收益的安全性,因此,投资的风险又可称为投资的安全性。诱发对外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自然的和企业自身的各种因素往往结合在一起共同对投资收益发生影响。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五种:(1)利率风险。指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或其他的投资收益率变化,使得某项对外投资的收益有相对减少的风险。利率风险的发生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对外投资期限未满之时,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有时可能超过企业购买的债券利率或预期投资收益率;二是新近发行的证券利率高于先前发行的证券利率,旧证券的投资者的证券价格就会下跌,如不能及时将所持证券售出变现或转换成新的证券,在经济上肯定要蒙受损失,不能以同等数额的资金取得更大盈利。(2)物价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这是由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3)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政治性因素、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和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投资者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4)外汇风险。(5)决策风险。这种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发生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致使受资企业经营亏损甚至破产,使企业应获取的投资本利均受到影响。第三、对外投资成本。对外投资成本是从分析、决策对外投资开始到收回全部投资整个过程的全部开支。包括:(l)前期费用,指从提出投资项目开始进行的可行性分析费用,到作出抉择期间发生的调查费用、评估费用、准备费用等;(2)实际投资额,即用于投资的资金,如联营投资额股票债券的购买价格;(3)资金成本,筹措对外投资所需资金而开支的筹资成本,如筹资手续费、利息、股利等;(4)投资回收费用。对外投资的盈利和回收额必须大于投资成本。第五、筹资能力。对外投资决策要求企业能够及时、足额、低成本地筹集到所需资金。第六、对外投资的流动性。其要求对外投资的资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较快的速度转换为货币资金。一般来说,短期投资的流动性高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证券投资的流动性高于非证券投资的流动性。第七、对外投资环境。对外投资不能脱离一定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企业内外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条件总和。有的属于内部条件,是能被企业控制的;有的属于外部条件,是企业不可控的。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当今的发展方向跟 *** ?
市场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浩瀚商海,无限商机,决不可能由哪个企业垄断包揽,也决不会使哪个企业找不到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广阔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简言之,就是找准市场定位。所谓找准,一是去找,善于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苦苦寻觅,精心筛选,象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那样去发现;二是要准,必须把市场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自身优势有机、科学地结合起来,从中找出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明确产品概念、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在市场定位中切忌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上下;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在确定市场定位上有以下十大发展方向可供选择。
1、走专精新特之路。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占稳脚跟,必须坚持有所舍、有所取,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新、小而特”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精、人精我新,靠专、精、新、特占领市场。比如,生产一个纽扣、一条领带、一个打火机,甚至一个零部件,只要我们把它做到极致,使其成本更低、质量更高、规格最全、规模更大,真正成为“小巨人”,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古人云,一招鲜吃遍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走与大企业配套之路。中小企业大都生存在大企业的夹缝之中,面对大型企业的强势,中小企业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在生产同一产品上与大企业竞争,获胜的可能性极小。明智的办法是,甘当龙头企业的龙尾、龙爪,甚至龙鳞,为其协作配套,生产其所需的某一零部件。这既是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做法,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广大中小企业要甘做绿叶,甘当配角,勇于与巨人同行,敢于与狼共舞,善于与大企业攀亲,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借势发展。老百姓常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3、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民以食为天。国际经验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市场对农产品消费开始由直接消费向加工消费转变;农业竞争逐步从种养殖业竞争向农业产业化竞争演变。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我国是人口大国,人人要吃饭,顿顿要吃饭,食品产业市场巨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不仅当前有着巨大市场空间,而且也是一个永不衰落的常青产业,中小企业投身其中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4、走劳动密集型发展之路。我省现在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成本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缓解了就业难,又增加了百姓收入,而且从企业本身讲,也有市场竞争优势。发达国家企业雇一个工人的费用,足够我们雇用十几个人。就中小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够雄厚,人才比较匮乏,尚不具备发展高技术产业所要求的资金支撑和研发能力。因此,中小企业要与大企业、与国外企业一起挤市场,就应充分利用劳动力价格低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5、走科技进步之路。高新技术决定着经济发展命运和企业竞争能力。拥有一项专利,就拥有一片发展的天空;拥有一项核心技术,就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占领市场高地,就必须占领技术高地和人才高地。宁晋晶龙集团开始是一个几十个人的小作坊,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更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靠得就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要舍得花钱买一流设备,舍得花钱引进一流人才,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坚持科技强企,走出一条从制造到智造、创造之路,努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强势。
6、走外向型发展之路。现代经济已经市场化、国际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市场很广阔。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是眼界不能窄;虽然实力小,但是志气不可短,要千方百计走出省门、国门,更大限度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与省外国外企业的联姻嫁接,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大力运用国外智力成果,多渠道引进域外资金,主动开展跨区域合资合作,有条件的企业要树立雄心壮志,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建厂,组建跨国公司,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去赚钱。
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对外投资的基本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维护我国家经济安全 ,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 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 规避国外贸易壁垒 , 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近二十多年来 , 由于 *** 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据商务部统计 , 截止 2003 年底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 7470 家 , 投资金额 114 亿美元 (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 中国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近 350 亿美元 , 约相当于韩国的对外投资规模 ), 目的地多达 167 个国家和地区。尽管如此 , 我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却比较有限。本文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竞争优势、突出特点、 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
1、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 , 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 , 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 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石化、海尔集团和首都钢铁总公司等 , 在境外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约翰?H ?邓宁教授 , 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已成为研究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主流理论学派 , 被世界公认为是指导跨国公司实践的权威理论。该理论认为 , 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 , 就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有学者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 中国企业与西方雄厚实力的大企业相比不具备所有权优势 , 在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也相形见拙 , 所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适合于解释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但本人认为以上观点值得分析和探讨。
首先 , 邓宁所提出的境外投资企业的 3 种竞争优势 , 并非绝对地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的综合优势 , 而是一种相对优势。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 , 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某个行业永远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 并且其相对优势地位在激烈竞争中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其次 , 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自主开发 , 生产规模、技术、产品日益成熟, 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 , 如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 , 是具备相当的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的 , 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绩即为明证。邓宁教授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小型企业亦拥有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欢迎外国资本的流入 , 但其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 , 市场范围小 , 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小型企业尚处于小规模阶段 , 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 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另外 , 中国跨国公司派出人员的费用 和出口零部件相对便宜 , 使中国境外加工的产品能以低价占领国外市场。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指出 ,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低生产成本 ;英国经济学家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也证明了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 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仍可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 , 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 从理论上说是具有可行性的。应当指出的是 , 上述两个理论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优势 , 指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 , 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企业境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两理论有一共同点 , 即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 , 而是相对优势。这个“相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 , 因此 , 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 , 相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当地企业 ,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 因而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正是具备了这种相对优势。
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我国长期自主开发形成了某些传统专有技术和高精尖技术 , 如中药、气功、园林、烹调、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等 , 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 可以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显身手。
4、中国的特殊产品和特有渠道
中国特殊产品 , 如中式菜肴和中医等具有鲜明的特色 , 为特定消费者一一华人所钟爱。这些华人虽然居住他乡 , 但有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 , 互相之间容易沟通。依靠这种特有的华人渠道 , 在侨民集中的地区直接进行投资设厂 , 生产特殊产品 , 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有优势。福建省是著名的侨乡 , 绝大多数福建海外企业是通过华侨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
5、政策环境良好
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签有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 这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6、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外汇储备的增加
目前 , 中国 GDP 总值位居世界第四 , 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 , 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甚至超过 5000 美元。截止 2003 年底 , 我国外汇储备达 4033 亿美元。这些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强大保障 , 提高了外商与中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竞争优势。
二、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突出特点
1、境外投资企业规模小 , 产业集中 , 生产性企业以合资为主 , 国有企业盈利少
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企业中平均投资规模约 153 万美元 , 产业大多集中在贸易领域 ( 约占总投资的 60%), 生产性企业的 70% 以合资为主 , 亏损或持平企业约占 2/3, 盈利企业仅有 1/3 。
2、每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 , 但增长迅猛 , 投资目的地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2003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 21 亿美元 , 增长 110%, 其中53% 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占 33%, 港澳地区占 14%)。
3、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化
我国的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 , 从在境外设立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和贸易机构为主向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专业市场等形式转变。特别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境外直接投资的“黑马”。由于产权清晰 , 机制灵活 ,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很高 , 如青岛金王集团和浙江万象集团等。
4、在国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可以有助于利用国外的技术创新来改进和提高国内产品的技术含量 , 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运行模式 , 促使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 如山东的海尔集团和浙江省的华立集团分别在美国和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 , 通过境外产 品开发来推动国内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5、并购国外企业以获得技术或生产许可证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方式
例如 , 三九制药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公司和上海电器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厂都是成功的例子。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 ,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 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归纳起来主要有 :
1、企业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
在我国 ,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 , 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 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 , 责权不对称 ,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 , 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 ,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 , 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 ***
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 , 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 , 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 , 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 , 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 , 存在“惜贷”现象。
3、人才匮乏
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企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因素影响 , 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 , 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
4、信息缺乏
由于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 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 , 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即使实施了 , 也会因为信息缺乏而失败。
5、管理环节过多
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环节过多和审批时间太长 ( 有企业反映 , 有些项目审批时间需花 2?3 年 ) 的问题 , 不利于企业抓住商机。
6、缺乏核心技术
从总体上看 ,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 , 创新不够。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 , 许多产品 , 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7、监管体制不畅
目前存在着“重审批 , 轻监管”的现象。对国有企业境外机构来说 , 加强监管是提高经营效率 ,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目前 , 境外企业监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四、对 *** 决策的相关建议
目前 , 我国既不属“资金饱和型”投资国 , 也不是技术创新国 ;对外直接投资尚处发展初期 , 企业对国外环境不很熟悉 , 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资的经验积累 , 因此 , 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 帮助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 我国 *** 有必要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定战略规划和提供必要的促进、支持和服务。具体建议如下 :
1、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 , 制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 , 明确对外投资的重点区位和产业 , 对已确定的重点区位和产业 , 应进行深入研究 ,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 ,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 分阶段实施 , 以求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稳定的拉动作用。在区位选择上 , 应优先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有优惠政策和双边关系友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在行业选择上 , 应优先考虑资源导向性项目、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及被欧美等国家征收反倾销税而使我丧失市场的产品领域。
2、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 仅有一些内部规定或实施办法 , 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法》应尽早出台 , 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3、要大力培育核心技术 , 强化所有权优势 , 提高对外投资的技术含量。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 , 国家应进一步推动实施高精尖技术产业化。
4、坚持“帮大扶小”的原则。 选择有实力、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重点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业务 , 给予必要优惠政策 , 以充分体现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导向政策。同时也应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 取消歧视 , 使其在优惠贷款、信息交流、境外投资保险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5、建立并完善促进体系。
一是 *** 促进 : 重大项目要纳入双边经贸合作框架 , 利用双边经贸混委会 , 及时予以推动和促进。若东道国 *** 对经济干预较深 , 我国 *** 也应做好企业后盾 , 特别是对资源开发型项目更应如此。
二是制度促进 : 建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促进体系。一方面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 , 逐步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另一方面对企业返回的资源产品应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参照法国外贸保险公司的做法 , 设立境外投资保险机构 , 对境外投资进行政策性保险。
三是人力资源开发促进 : 进一步加大 *** 或中介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仅要使企业了解国内外的相关信息 , 而且应大力推广对外投资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先有贸易或工程承包后开展投资是其中一种成功模式。
6、建立支持体系。
一是体制支持 : 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进行股份制改造 , 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 完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内部治理机构。同时 , 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 简化审批手续 , 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要做到规范、透明 , 妥善解决目前在审批过程中国务院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 , 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审批和备案制相结合 , 对以自有资金或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 , 原则上实行备案制。
二是资金支持 : 一方面要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 努力解决制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瓶颈 , 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另一方面降低外贸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门槛。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援外资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 , 建立“双边 互利合作基金”, 即从我对外无偿援款中拿出部分资金设立合作基金 , 供双方的“合资合作项目”有偿使用。当双方的合作项目遇到资金困难时 , 经过办理一定的批准手续后 , 可从基金帐户中得到优惠贷款 ( 基金帐户实行优惠利率 , 可以是低息甚至无息 ) 。
三是理论和人才支持 : 一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 为对外投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二要加强人才培训 ,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国内专业培训以及出国培训等 *** , 尽快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对外投资人才队伍。
7、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信息服务 : 参照发达国家做法成立境外投资促进机构 , 如日本的贸易振兴机构 , 进一步发挥信息 *** 的优势 , 为企业提供国外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产品和行业等方面的信息 , 减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生产经营时所遭遇的风险。
二是完善社会中介服务 : 充分发挥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 加强与国外中介组织的合作 , 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法律、财务、认证等服务 , 积极稳妥地通过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三是各地商务部门和国外的使领馆应强化服务 , 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
8、完善监管体系。实践证明 , 依靠审批制来实施监管是缺乏效率的。应针对不同的投资 主体 , 制定不同的监管办法。控制境外投资风险应更多依赖投资主体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国有境外企业 , 应通过监管国内投资主体来监管境外投资企业 ;对自筹资金的民营企业 , 应从宏观角度进行监管 , *** 只应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战略
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简称中小企,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接下来请欣赏我给大家 *** 收集整理的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战略。
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战略选择
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所具有的一大显著不足。而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可见,通过企业集群化,既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
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既有利于改进专业化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美国的福特、通用两家汽车公司各有4万和6.2万家中小企业分别与之建立了各种协作关系,日本的松下、日立、东芝等公司的产品中有 70%的零部件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当前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中小企业应当摒弃“小而全”和“小而散”的经营模式, 跳出外延式扩张的窠臼,避免规模不经济,力争成为与大企业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外围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来进行拾遗补缺
中小企业投入少,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容易达到大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以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但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贴近顾客和市场,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
通过突出特色经营和个性营销, 着力满足小批量的特殊用户需求,以与众不同的服务或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占有那些批量小、个性强、营销微利的市场领域,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外消费品贸易中,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四、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中小型企业的经营优势
一、“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 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小而专”和“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四、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以开发新型小产品为起点,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常常集管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劣势
一、相关法律系统不完善
虽然我国 *** 在完善中小企业法律环境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仍然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法律体系。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许多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此外,产权保护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一项调查表明,对于私有财产可能被侵害的原因,5O% 的企业主认为在于法律保障不完备。某些 *** 部门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倾向,混淆了 *** 行政职能和商业利益之间的界限。产权不清晰,法律地位不明确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融资相对困难
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融资困难以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之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少能够采用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能够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为数不多。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O 以上,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资信水平不高,加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的交易成本与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困难;② 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
三、人力资源相对匮乏
企业的发展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西奥多?舒尔茨曾说过:“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 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规模小、缺乏稳定性等,导致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再者,许多中小企业或因不重视人才,或因对人才认识错误,而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导致人才流失、人才浪费,不能人尽其才的发挥出更优的经济效果。企业由于缺少人才,就很难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也就很难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成所怎么中小型企业对外投资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成事务所怎么样、大成所怎么中小型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小企业的投资特点有哪些
生存期的融资特点:
生存期的企业需要大力开拓市场,融资难度也较大一些,产品造成挤压,现金流出经常大于现金的流入。为此。
4、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这个阶段,资金困难是中小企业在这一阶段面临的更大难题。产品刚投入市场,销路尚未打开,企业必须非常仔细地安排每天的现金收支计划,稍有不慎就会陷入 *** 困难的境地中、高回报是以高投入为前提的。因此,资金需求逐步由私人投资转向依赖风险资本、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二、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1、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经营上的不确定性大、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一般不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任何一个企业从提出构想到企业创立、发展。
3,从第二期末到第四期,风险也相对较大、中小企业融资的一般特点,比大企业更多的依赖内源融资;同时还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以弥补现金的短缺,此时融资组合显得非常重要。
三。
4,这一点从长远来说对企业是很有好处的、高成长、测试。在这个时期,如果这个创意或科研项目十分吸引人。由于国内主板过高的门槛和向国有企业,即研究开发期、创业期、早期成长期、加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期。其中在之一期和第二期,企业的技术,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
3、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高风险的特征,而高成长、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此时,企业可以选择的投资者相对比较多。需要提醒的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机构风险投资者投资的项目太多。
2,但是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它中小企业较小,因此是一般中小型商业银行比较愿意给予贷款的对象。
4、社区型中小企业:
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厂房、后续的研发和初期的销售,这一阶段的融资重点是创业者需要向新的投资者或机构进行权益融资,这里吸引机构风险投资者是非常关键的融资内容。因为此时面临的风险仍然十分巨大,是一般投资者所不能容忍的,企业的创业者可能只有一个创意或一项尚停留在实验室还未完成的科研项目。
1、创建期的融资特点:
创建期的企业需要着手筹建公司,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比较适宜在二板市场上市,这也和二板市场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是相符合的。目前来看。因此,种子期所需的资金并不多,投资主要用于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因而特别强调未来的企业能够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因此,从融资的角度上看上市成功是企业成熟的表现,把研制的产品投入试生产,等等,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是巨大的: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估计你文的问题是这吧。此外,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也可以向 *** 寻求一些资助、成熟,存在一个成长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不同要求,不同阶段所需资金有不同特点。
1、种子期的融资特点,在产权上也要求非常明晰,或者对自己的创意进行测试或验证。
一般来讲,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六个阶段。种子期的主要成果是样品研制成功,企业已有自己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对外部资金需求不像前面的阶段那么迫切。
5,从银行申请贷款的可能性也甚小。因此:
服务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
其特点是数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