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前十股东出现7位投资者

时间:2024-07-07
本月以来我们为大家剖析讲解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关前十股东出现7位投资者基本介绍,可见为此困惑的不仅您一人。但在我们整理了相关知识点,通过围绕前十股东持股比例的问题为大家分享过后,想必也解开了不少人的心结。那么,我们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依旧专业和全面。也希望本篇文章能给您带去帮助。

庄家是不是就在十大流通股东里?

 庄家是就在十大流通股东里,庄家也是股东,庄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东。 庄家,指能影响金融证券市场行情的大户投资者。通常是占有50%以上的发行量,有时庄家控量不一定达到50%,看各品种而定,一般0%至30%即可控盘。因交易量和资金量巨大,所以在期货市场上很少出现庄家股票庄家一定是十大流通股东吗?十大流通股东是庄家,但是庄家不一定是十大流通股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是庄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是指在该股持有流通股数量最多、在发生变化时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前十名投资者。庄家通常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东,基本上是基金公司、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QIFF、个人等等。 因此,十大流通股股东是股票的庄家。因为十大流通股股东是股票的庄家。因此,当市场上出现十大流通股股东减持的公告时,投资者需要关注风险。通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减持会导致股价大概率下跌,但也不是绝对的坏消息。比如上市公司股价在历史趋势低位调整。降价的消息导致投资者大幅度抛售股票,但该股在市场上有大的承担,使得该股的机票价格没有持续下跌,而是在小幅调整后上涨。此时,其他庄家很可能会通过坏消息为洗盘筹集资金。 然而,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一些小庄家不包括在内,还有超级大盘股。主力太多,很多都没排进前十。咨询中有一个数据叫“主力追踪”,给出了持有资金的数量。把这个数字加到大流通股东中具有“公司”性质的股东人数上,就是这支股票的实际持有机构数。但至于“庄家”,庄家可能使用一个个人账户,也可能使用多个个人账户,所以无法具体统计。庄家和投资机构的性质也不同,不能混淆。十大流通东是什么意思上市公司一般每季度公布一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及相关信息。其中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本期指本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及其持股情况,上期指上一报告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及其持股情况。 其中,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可能与本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相同,也有可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会被挤出本期前十。投资者可以根据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变化来分析个股。例如,如果这一时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更多的基金公司,该股的波动在后期可能会相对稳定。对于一些稳定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选择购买这样的股票。 同时,如果这一时期前十大股东中有大量股东减持,投资者需要谨慎,有可能是股东在套现。股票庄家一定是十大流通股东吗?综上,其实并不是的,还有不少庄家尤其是那些大盘子股票的庄家是没有进入前十的。

如果一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里有七个都是个人,而且都是新进的,大概会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一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里有七个都是个人,而且都是新进的,大概原因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股票的前十名持有者称为十大股东,没有主力进驻的股票,等有大资金入驻股票才会上涨。股票十大流通股东都是个人的意思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股票的前十名持有者称为十在股东。

对于上市公司,根据证券专法大约总属股本的一半进入流通市场,这一部分就是我们在各营业部所能卖到的,称为流通盘,这里面的前十名持有者被称为十大流通股东,他们是这只股票的市场操纵者。

十大股东是流通的和未流通的都算在一起了。

比如说,中国XX,之一大股东是国家XX局,那么这暂时不能流通的,以前我们叫这个“法人股”,现在股改后,叫受限流通股,在没上市之前,不能算为流通股。所以十大流通股股东里看不到这个股东,但在十大股东里能看到。

如果第二大股东是XX基金,所持有的是流通股,那么这个基金就是十大流通股东之一名。增加来的个人股东也许是公司内自部人员,也许意味着有利好将出现,也可能是机构不看好。最近一个季度里,排列前十的拥有公司股票数(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最多的股东;然后是最近一个季度,排列前十名的拥有公司流通股数量最多的股东名称;十大股东就是持有公司股份前十名的股东流通股股东是指所持股份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股份与此相对的就是说还有非流通股东,股东=流通股东+非流通股东非流通股东有几种情况,有的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在股改之后承诺几年之内锁定,就是承诺几年内部抛售的,有的是定向增发的股东承诺锁定期的,还有就是新股上市的原始股东和网下申购的机构都有各自的锁定期。

关于前十股东出现7位投资者和前十股东持股比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十大流通股东是主力吗

十大流通股股东是主力。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是指股票前十持有该股流通股股数最多的投资者,出现变化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是较大的。而庄家通常指的是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东,这些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东基本是市场中的基金公司、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QIFF、个人等等。十大流通股股东算是股票的主力。

十大流通股股东也是是股票的庄家。当市场中出现十大流通股股东减持的公告时,投资者就需要注意风险。通常情况下,十大流通股股东减持会大概率造成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但并不是绝对利空的消息。例如: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处于历史走势的低位水平调整。减持的消息导致投资者大幅度抛售手上个股,但市场中该股有较大的承接盘,使该股票价格没有出现连续的大跌,反而出现小幅调整后上升。这种时候很有可能是其他庄家通过利空消息进行洗盘吸筹

拓展资料:

一、除了这些机构之外市场中还有的就是 游资,大户,散户。 其中近几年游资有点集团化和组织化趋势,有点趋近于机构。 大户也是股市中一个很特殊的类型,经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一些和该上市公司管理层看不出什么联系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非常之高。 其次我们说一下庄家,在一些投资者的印象中,庄家好像一定是机构,其实不一定。 很多出名的大庄家,例如吕梁和唐万新都是通过自己的公司或者团队来操纵股价的,并不一定就是前文提及的那些机构。

二、中国股市中的庄家分为三个阶段,

之一阶段是依赖纯粹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上逐步吸筹,直到能控制个股走势的一批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认识吕梁之前的朱焕良,靠逐步吸筹,持有了90%左右的康达尔流通股份。

第二阶段就是依赖法人股等低价筹码形成市场控制力的庄家。 因为中国股市最初并非全流通发行,构成比较复杂,除了直接流通的个人股之外,还有国有股和法人股等,其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人股不能在市场上和个人持有的流通股一样随时交易,所以一些企业大量 *** 或者 *** 自己手中不能直接在市场上按市价变现的法人股,一些大量持有法人股的团队或个人在法人股可以交易之后,利用法人股的数量压制了老一代庄家。成为那个年代的庄家。

第三阶段,也就是全年年底肖刚讲话中指出的“新庄家”,指的就是现在产业资本定向减持给某些机构和团队,之后由这个团队操作,对市场进行影响的情况。 这种情况正是题主最疑惑的地方,说是庄能控制大盘,那么为什么在十大流通股东中看不到。

三、庄家是要尽量不被市场瞩目的,也是要躲避监管的。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假设一家上市公司,有大股东甲乙丙丁四人,每人持有上市公司7%的股份,那么这四个股东基本就都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中,而且根据5%持股报告制度,他们每一笔交易都要向全体投资者公示。

大智慧曲线

问题1:那个走势曲线(白紫绿黄)中,各色曲线代表什么?

白-5日线

紫20日线

绿30日线

黄10日线

问题2:总手 现手 总笔 外盘 内盘 代表什么

总手:一共有多少手 (1手=100股)

现手:一般指现在持有几手

总笔:多少笔交易

外盘:买进

内盘:卖出

问题3:在右的筐中,外盘和内盘的颜色(红和绿)代表什么

买进代表红色

卖出代表绿色

问题4:买盘 卖盘 什么意思?

买进

卖出

问题5:上证领先 深证领先 中小 180 300指数 什么意思?

上证180 就是选出沪市180只股票计算出的指数 300 也是一个道理

问题6:曲线中的有个蓝色的线是什么?

60日线

问题7:散户线是什么?

散户线是大智慧股软的特色指标之一.

原理:

该指标给出散户线值,通过观察散户值增减变化可以了解主力的操作行为。

用法:

1、股价在相对低位震荡整理,散户值逐渐减少,表明主力在悄悄建仓,可在起涨时果断介入。

2、随着股价节节攀升,散户值继续减少,表明主力还在搜集筹码,该股将有大行情,可逢低买入,波段持股。

3、股价攀升,散户值显著增加,表明主力在拉高出货应及时获利了结。

4、股价高位盘整,散户值明显增加,表明主力出货。

注意:要结合股价走势历史的综合研判散户值,从而分析出主力操作行为。既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又要注意变化量的大小。要特别注意高控盘股不能简单机械的照搬上述用法。结合控筹线使用。

散户的特征

散户主要是指资金实力较小的投资者,其入市的资金一般也就三、五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基本由工薪阶层组成。散户的人数众多,约要占到股民总数的95%左右,在证券营业部的交易大厅内从事股票交易的一般都是散户。由于资金有限、人数众多,在股市交易中散户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和非理性,其情绪极易受市场行情和气氛的左右。由于散户基本都是业余投资者,其力量单薄,时间和精力没有保证,其专业知识和投资技能相对较差,所以散户在股市投资中往往都成为机构大户宰割的对象,其亏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大户。

散户:资金少,小量买卖股票的普通投资者。

大户:手中有较大量资金,对股市大量投资,大批买卖股票的投资者。

机构:从事股票交易的法人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类。

庄家:指有强大实力,能通过大量买卖某种股票而影响其价格的大户。

五十万以上可以称为大户,大户可以进大户室,要是有几千万的大户,证券公司会降低佣金,以吸引客户增加交易量。有机会证券公司负责人会设宴招待客户,感谢他们对公司的支持。

问题8:VOL是什么?在日线中最上面的MA5 MA10都是什么意思?

vol指成交量,其中{5 10 20}分别指5、10、20日均量线。

图中黄线--5日均线;

紫线--10日均线;

白线--30日均线;

柱子:红色代表当天的股价是上涨的,绿色代表当天的股票是下跌的

MA是5日线

MA10是10日线

问题9:BIAS CCI KDJ WR 主力进出 MACD都是什么意思?

BIAS : 乖离率,简称Y值,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势的可信度。

乖离度的测市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不管股份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趋向平均线的这一条原理上。而乖离率则表示股价偏离趋向指标斩百分比值。

1.计算公式

Y值=(当日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100%

其中,N日为设立参数,可按自己选用移动平均线日数设立,一般分定为6日,12日,24日和72日,亦可按10日,30日,75日设定。

2.运用原则

乖离率分正乖离和负乖离。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其乖离率为正,反之则为负,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一致时,乖离率为0。随着股价走势的强弱和升跌,乖离率周而复始地穿梭于0点的上方和下方,其值的高低对未来走势有一定的测市功能。一般而言,正乘离率涨至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短期间多头获利回吐可能性也越大,呈卖出讯号;负乘离率降到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空头回补的可能性也越大,呈买入讯号。对于乘离率达到何种程度方为正确之买入点或卖出点,目前并没有统一原则,使用者可赁观图经验力对行情强弱的判断得出综合结论。一般来说,在大势上升市场,如遇负乘离率,可以行为顺跌价买进,因为进场风险小;在大势下跌的走势中如遇正乖离,可以待回升高价时,出脱持股。

由于股价相对于不同日数的移动平均线有不同的乖离率,除去暴涨或暴跌会使乖离率瞬间达到高百分比外,短、中、长线的乖离率一般均有规律可循。下面是国外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达到买卖讯事号要求的参考数据:

6日平均值乖离:-3%是买进时机,+3.5是卖出时机;

12日平均值乖离:-4.5%是买进时机,+5%是卖出时机;

24日平均值乖离:-7%是买进时机,+8%是卖出时机;

72日平均值乖离:-11%是买进时机,+11%是卖出时机.

==========================================

CCI:(Commodity Channel lndex )中文名称:顺势指标

本指标是由DonaldLambert所创,专门测量股价是否已超出常态分布范围。属于超买超卖类指标中较特殊的一种,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之间。但是,又不须要以0为中轴线,这一点也和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的指标不同。然而每一种的超买超卖指标都有“天线”和“地线”。除了以50为中轴的指标,天线和地线分别为80和20以外,其他超买超卖指标的天线和地线位置,都必须视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个股特性而有所不同。独独CCI指标的天线和地线方别为+100和-100。这一点不仅是原作者相当独到的见解,在意义上也和其他超买超卖指标的天线地线有很大的区别。读者们必须相当了解他的原理,才能把CCI和下面几章要介绍的BOLLINGERBANDS、ROC指标,做一个全面完整的运用。

什么是超买超卖指标?顾名思义,“超买”就是已经超出买方的能力,买近股票的人数超过了一定比例。那么,根据“反群众心理”,这时候应该反向卖出股票。“超卖”则代表卖方卖股票卖过了头,卖股票的人数超过一定比例时,反而应该买进股票。这是在一般常态行情下,经常最被重视的反市场、反群众理论。但是,如果行情是超乎寻常的强势,则超买越卖指标会突然间失去方向,行情不停的持续前进,群众似乎失去了控制,对于股价的这种脱序行为,CCI指标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看法。

按照波浪理论的原理,股价以5波的方式前进。而发展到最后第5波阶段时,无论处于上涨波或下跌波,都是行情波动最凶、最猛的时候,群众毫无理性的疯狂,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度完成更大幅度的波动。

有些股民想在最安全的范围内买卖股票。但是对于部分冒险性、赌性较高的股民而言,他们宁可选择在高风险的环境下,介入速度快、利润大的市场。这种市场经常是一翻两瞪眼,下赌注要快,逃得也要快!可以让人赌得痛快淋漓,给赌性坚强的股民一种快刀斩乱麻的畅 *** 。

如果说以0~100为范围的超买超卖指标,专门是为常态行情设计的。那么,CCI指标就是专门对付极端行情的。也就是说,在一般常态行情下,CCI指标不会发生作用。当CCI扫描到异常股价波动时,战斗机立刻升空做战,而且立求速战速决,胜负瞬间立即分晓,赌输了也必须立刻加速逃逸!

注意!CCI的“天线”是+100,“地线”是-100,这个范围也有可能因为个股股性改变而稍有变动,这可要靠各位读者明察秋毫加以增减。但是,大体上不会差异太大。

=========================================

KDJ:中文名称是随机指数,最早起源于期货市场。

KDJ指标的应用法则KDJ指标是三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KD的取值的绝对数字;KD曲线的形态;KD指标的交叉;KD指标的背离;J指标的取值大小。

之一,从KD的取值方面考虑。KD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

根据这种划分,KD超过80就应该考虑卖出了,低于20就应该考虑买入了。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划分只是一个应用KD指标的初步过程,仅仅是信号,完全按这种 *** 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

第二,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考虑。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

第三,从KD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与D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不过这里交叉的应用是很复杂的,还附带很多其他条件。

以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例:K上穿D是金叉,为买入信号。但是出现了金叉是否应该买入,还要看别的条件。之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是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个条件是与D相交的次数。有时在低位,K、D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以2次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相对于KD线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是在D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相交,比D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从KD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第五,J指标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为超买,小0为超卖。

==========================================

WR : 威廉指数,是利用摆动点来量度股市的超买卖现象,可以预测循环期内的高点或低点,从而提出有效率的投资讯号,%R=100-(C-Ln)/(Hn-Ln)×100

其中:C为当日收市价,Ln为N日内更低价,Hn为N日内更高价,公式中N日为选设参数,一般设为14日或20日。

威廉指数计算公式与强弱指数,随机指数一样,计算出的指数值在0至100之间波动,不同的是,威廉指数的值越小,市场的买气越重,反之,其值越大,市场卖气越浓。应用威廉指数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点基本法则:

(1)当%R线达到80时,市场处于超卖状况,股价走势随时可能见底。因此,80的横线一般称为买进线,投资者在此可以伺机买入;相反,当%R线达到20时,市场处于超买状况,走势可能即将见顶,20的横线被称为卖出线。

(2)当%R从超卖区向上爬升时,表示行情趋势可能转向,一般情况下,当%R突破50中轴线时,市场由弱市转为强市,是买进的讯号;相反,当%R从超买区向下跌落,跌破50中轴线后,可确认强市转弱,是卖出的讯号。

(3)由于股市气势的变化,超买后还可再超买,超卖后亦可再超卖,因此,当%R进入超买或超卖区,行情并非一定立刻转势。只有确认%R线明显转向,跌破卖出线或突破买进线,方为正确的买卖讯号。

(4)在使用威廉指数对行情进行研制时,更好能够同时使用强弱指数配合验证。同时,当%R线突破或跌穿50中轴线时,亦可用以确认强弱指数的讯号是否正确。因此,使用者如能正确应用威廉指数,发挥其与强弱指数在研制强弱市及超买超卖现象的互补功能,可得出对大势走向较明确的判断。

======================================

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较易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之优点所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二条不同速度(一条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进的时机和讯号。

1.MACD的基本运用 ***

MACD在应用上,是以12日为快速移动平均线(12日EMA),而以26日为慢速移动平均线(26日EMA),首先计算出此两条移动平均线数值,再计算出两者数值间的差离值,即差离值(DIF)=12日EMA-26日EMA。然后根据此差离值,计算9日EMA值(即为MACD值);将DIF与MACD值分别绘出线条,然后依“交错分析法”分析,当DIF线向上突破MACD平滑线即为涨势确认之点,也就是买入讯号。反之,当DIF线向下跌破MACD平滑线时,即为跌势确认之点,也就是卖出讯号。

MACD理论除了用以确认中期涨势或跌势之外,同时也可用来判别短期反转点。在图形中,可观察DIF与MACD两条线之间长间垂直距离的直线柱状体(其直线棒的算法很简单,只要将DIF线减去MACD线即得)。当直线棒由大开始变小,即为卖出讯号,当直线棒由最小(负数的更大)开始变大,即为买进讯号。因此我们可依据直线棒研判短期的反转点。

一般而言,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愈来愈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负差离值也愈来愈大,所以当行情开始反转时,正或负差离值将会缩小。MACD理论,即利用正负差离值将会缩小。MACD理论,即利用正负差离值与其9日平滑均线的相交点,作为判断买卖讯号的依据。

2.计算 ***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更大的长处,即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一某些剧烈波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为提高资料的实用性。不过,在计算EMA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所谓的系数,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数+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数为——=0.0741

27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计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2727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值,于是有需求指数(DemandIndex)之产生,乃轻需求指数代表每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 *** 如下:

C×2+H+L

DI=————————

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更高价,L为更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之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

DEA\DIEF:

DIFF与DEA均为正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DIFF向上突破DEA,可作买。

DIFF与DEA均为负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下时,大势属空头市场,DIFF向下跌破DEA,可作卖。

当DEA线与K线趋势发生背离时为反转信号。

DEA在盘局时,失误率较高,但如果配合RSI及KD,可以适当弥补缺憾。

分析MACD柱形图,由正变负时往往指示该卖,反之往往为买入信号。

===========================================

主力进出: 股票市场中的主力是指资金量巨大的投资者。从构成上讲,他们包括了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当然也有少数的个人投资者,俗称“大户”。在市场容量较小的时期,主力的进退通常可以影响大势的起伏,而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今天,大资金顶多对个股或少数板块的涨跌会产生影响。 由于主力的投资行为通常和股价的大起大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因此,研究主力动向,对于中小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会有不少参考价值。

若干年以前,有一种叫做“龙虎榜”的成交回报系统十分流行。投资者可以动态地发现一些主力机构的动向以及他们在一些个股上的持仓情况。通过一个阶段对持仓量的增加或减少的观察,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主力的意图。后来由于股票成交回报技术的改进,这种“龙虎榜”所能监测到的机构帐号也越来越少。1996年以后又出现了投资理念的变革,那种以主力动向作为买卖股票主要参考依据的投资方式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 如今,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变得越来越隐蔽,而此时此刻,从公开的信息中去把握机构投资者动向的难度也在加大。归纳起来看,如今反映主力动向的渠道大致还剩下4种———

一、上市公告书、年报、中报当中的“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此类信息基本上每半年公布一次,时间间隔较长。另外,年报、中报的具体发布时间较每年的12月31日、6月30日都有一段距离,因此,其参考价值也要打些折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大资金的进出大都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此,结合半年或一年以来股价的波动轨迹,以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机构投资者与“大户”们的持仓变化,还是可以分析出部分股票中主力阶段性增仓或减磅的动向的。 ’99中报以来,这部分信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报摘要中公布时,有关信息得到了完善与强化,大多数的机构持股都可以被分辨出是否可流通,同时,10大股东间是否有关联关系也被要求披露。 虹桥机场’98年报中,第2—5席大股东分别为南鹏实业、北京南证、广州南景、南京公司,舆论曾因为其一没有披露机构的全称,二没有指明其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而提出疑问。到了虹桥机场’99中报,10大股东中的4席分别是名称相似的江淮投资、新淮科技、淮海投资及南京新淮,而此时已经注明“无关联关系”。

二、证券投资基金按季发布的投资组合。证券投资基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会有不同的投资理念,有的以成长股为主,有的又是以指标股为主,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在参与一个个股时,资金方面会有上限,另外还必须定期公布投资组合。这样一来,机构投资者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基金的动向就可以被把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证券投资基金按季发布的投资组合同样与实际的时间有差距,但如果将部分公司年报、中报中“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情况与证券投资基金按季发布的投资组合结合起来看,那么时间的间隔就可以由每半年缩短到每三个月,由此来判断那些基金重仓股的未来股价趋势也是十分有效的。 如果公布的投资组合中,买入某种股票的资金已经接近了规定的上限,那么至少说明这家证券投资基金日后再度大幅增持这只股份的空间不大了。一旦这只股票日后出现加速上扬,同时又缺乏有效成交量的配合,那就应当引起警觉,至少这只基金会随时兑现手中的持股,它等的也就是这一天。今年一季度不少基金手中持有的 *** 股较去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减磅,这就和年初 *** 股大涨有关———其实在3月初以后的 *** 股行情中,多数指标性的 *** 股的上涨已明显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这表明主力资金不能及时跟进,股价离短期见高点回调也就不远了。

三、交易所发布的涨跌幅度超过7%的证券的交易 *** 息。该信息主要反映主力通过哪个交易席位买卖一种股票,投资者可以通过各席位之间的关联性来判断主力手中筹码的集中程度。当然,该信息也有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它只披露成交金额,而没有具体的手数,投资者只能根据当日该股成交的均价进行大致的推算;另外,这个成交金额也没有显示买卖的方向,到底是在吸筹还是在沽售,要结合其盘口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今年6月8日郑州煤电成交30759万元,从 *** 息看,信达信托的3个席位分别成交13476万元、6863万元、2848万元,这一信息至少告诉人们主力在哪里活动,他们的资金与筹码的情况也可见一斑。

在对这类信息的运用中,五大交易席位中成交金额的分布是否均衡,成交金额的总和占该股当日成交的比重,都值得进一步分析,从中有时也能发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今年6月2日河南思达股价涨停, *** 息显示前3个席位海通南京城北成交2482万元、台州信托黄岩成交1736万元、海通遵义成交1025万元,而该股当日总成交仅4254万元,看来该股筹码的集中度较高。

四、交易所的其他统计数据。这里主要指深交所网站上发布的统计分析信息,其中的股东持股分布与股票成交分布数据中均会透露出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在“股东持股分布”一栏中,持股10万股以上的股东数以及持股率都是反映主力持仓状况的重要信息,而“股票成交分布”则可揭示在交易过程中,是否有主力频繁进出。这一组信息虽然不能告诉人们“主力”是谁,但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主力阶段性活动的轨迹。 由于大资金的进出缺少灵活性,因此其投资策略也会和资金量相对较少的投资人的投资方式不同。尤其是1996年以后,投资理念的“觉醒”引发机构投资者一改以往只凭借资金优势影响股价的做法,而开始注重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投资策略上也开始注重中长线的操作,因此,上述信息渠道虽然时效性与准确的程度都无法和当年的“龙虎榜”相提并论,但同样可以为中小投资者把握主力动向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虽然没有能力像机构投资者那样去做上市公司调研,却可以通过有些 *** 息把握机构投资者的动向。以近年大牛股之一的“阿城钢铁”(现更名为“科利华”)为例,该股’97中报的“前十名股东”中出现了“国泰公司”和“国泰证券”;’97年报中“国泰证券”持股数增加,同时出现“振泰实业”(第三大股东);’98中报出现基金金泰,另外,在上市公告书中露过面的“张云帆”、“许振清”、“王欣丰”、“王重华”等A字头帐号又在同一时刻“重出江湖”,无论是机构也好、“大户”也好,归纳起来就是“主力”活动频繁,且全无退意,再结合公司基本面上一系列资产重组的动作,一副活脱脱的“黑马”相其实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主力动向的研究,与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同属于证券投资分析的范畴,在实际运用中,和其他分析 *** 一样,首先需要了解它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问题是它不能解决的。其次是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与股市的实际运行特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用来指导人们的投资活动。

====================================

F股是我国股份公司在海外发行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票。净值指帐面价值,即股票所含的实际价值。帐面价值代表每股股票所拥有的实际资产,因此一般被视为上市股票的更低价格。市值指股票上市后在市场上的价格,有发行价和交易价格之分。

====================================

F股溢价率:是我国股份公司在海外发行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票的发行价高出每股净资产值的比率。

=========================================

散户线:是散户评测数的增减变动曲线,通过散户线的上升与下降的趋势,来反映主力资金进出活动。散户线上升,资金离场筹码分散;散户线下降,资金进场,筹码集中。

================================

全流通价格比较、 市净率比较、 市盈率比较:从目前情况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实现全流通后,股票价格会出现下降,与之相对应的市净率、 市盈率均能得到有效降低。

======================================

转后平均市净:这个名词很模糊,不知道是转增股本,还是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

=========================================

大单:是主力拉抬股票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在盘中很容易发现这种短线异动,我们 经常会看到某些股票在盘中会突然成交一笔非常大的买卖单,然后股价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盘中成交也顿时活跃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争夺,最后股价选择突破方向。

信用社改革基础是什么

这篇文章不错,可参考..........

股东选择与权利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性问题

来源:《金融研究》 2007-07-20

摘要: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增资扩股定价办法,实际上强化了内部人的控制地位,只有引入市场化的竞价机制,打破股东的逆向选择格局,才有可能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

目前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下同)花钱买机制的改革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增资扩股的定价 *** 吸引不到真正的股东;二是股权设置排除了大股东,而小股东又不愿意参与决策;三是即使股东有意愿参与决策也要受外部人控制。这三方面的问题动摇了花钱买机制改革的基础,为避免出现“种瓜得豆”的结果,必须按照市场化原则更多地引入真正有意愿、有能力、负责任的股东,使农信社逐步具备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不是象目前这样,需要高度依赖外部监管的力量才能保证改革演进的路径不偏离目标。

一、农信社改革一手硬一手软,与预定目标存在偏差

以首批八个改革试点省之一的某市为例,8家县农村信用联社31854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已全部发行。2004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4.62%,较2002年末增加了5.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1.43%,较2002年末下降了10.02个百分点;2004年1-9月份实现盈利82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8万元。从数据看,资金支持方案的实施增强了该市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经营效益,对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构建新的农村金融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农信社一年来的改革进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农信社除了千方百计增资扩股完成票据发行的硬指标外,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等其他方面的软指标改革并没有真正起步。到目前为止,农信社转变机制方面取得的成效甚微。

一是不良贷款率的降幅虽然较大,但是不良贷款绝对额减少有限,而且潜在风险较大。2004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额14.12亿元,较2002年底减少4.78亿元,剔除票据置换因素,实际不良贷款减少1.6亿元;2004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23.58亿元,较2002年末增加35.47亿元,增幅为40%,但是贷款面并没有拓宽,新增企业户数不超过1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良贷款的减少是由企业借新还旧因素造成的。综合-上述两个因素,不良贷款实际降低了1.82个百分点。从农信社贷款的投向看,相当比例投向了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的小型企业,有些甚至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五小企业”,在没有其他金融机构进入的情况下,农信社的信贷资金难以从这些企业中全身而退。据调查,D农信社贷款前十户中有三户是小型的钢铁企业,贷款余额占前十户贷款的40%以上。

二是收益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并非来自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主要源于垄断农村金融市场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调查中发现农信社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现象比较普遍,平均上浮幅度由2003年的45%提高到110%,利息收益大约增加4亿元。特别是C县农信社利率上浮50%以下的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1.5%,上浮幅度在50%-130%之间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8%,利率的大幅提高为其带来可观的收益。

三是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制衡机制尚未形成。从8个社的情况看,三会制度的建立仍然停留在书面上、悬挂在墙壁上,截至2004年9月末,没有一家社召开过真正意义的社员代表大会,只是按规定走过场,以职工大会代替。大部分的贷款投向、财务收支、费用开支等重要事项不能定期公布,更无从谈起接受社员监督。信用社普遍是理事长兼主任,名义上是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质上是理事长全权负责制,不存在二者之间制约关系。县级联社监事会由于没有常设机构,一般只设监事长,通常的做法是由内审稽核部门负责人担任,由此带来的是稽核部门履行监事会职责,实质上使监事会成了联社内部稽核审计的一个部门或者科室,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重硬指标完成、轻机制转换,是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普遍性倾向,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信社改革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二、逆向选择产生的股东不能供给良好的治理机制,需要引入合理的定价与竞价机制寻找真正的股东

农信社改革的实质是花钱买机制,人民银行是农信社良好治理机制的买方,至于人民银行为什么愿意为此买单,既有其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要求,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我们要讨论的是:谁能够供给良好的治理机制?人民银行能否把钱交给真正的供给者?

治理机制的最终供给者是股东,股东通过两个层次的委托 *** 关系,即股东大会与理事会的委托 *** 、理事会与经理层的委托 *** ,间接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约束。没有真正履行职责的股东就不会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农信社机制难买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负责的股东。如果人民银行把钱付给没有意愿履行监督职责的所谓股东,就等同于中央银行出钱,巩固农信社经理层的内部人控制地位,这与改革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找不到真正股东的原因是当前实施的资产定价 *** 不合理:不论净资产高低,均以一元作价折股。对于净资产已经超过1元的信用社,由于存在投资入股者剩余,只有服从经理层意志并愿意放弃监督权的投资者,才会获准入股,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对于净资产低于1元的信用社,投资入股就意味着损失,那为什么还有入股的呢?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贷款户被动入股,不入股就被清收贷款,入股后为保住贷款也不敢行使监督权。二是为了取得贷款优先权入股,这类所谓的股东在得到贷款前不敢行使监督权,得到数倍于股金的贷款后不愿行使监督权,因为信用社一旦倒闭他们的既得利益损失更多。三是得到保息分红承诺的存款化股金,没有了损失资本的风险压力自然就没有监督约束的动力。

即使某社每单位股权的名义净资产恰好为1元,考虑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农信社盈亏能力的变化,农信社股权的实际价值也是或者小于或者高于1元。

从该市情况看,8家农信社增资扩股后股本金由2002年末的34324万元增加到2004年9月末的50054万元,每股净资产由2002年末的0.61元增加到2004年9月末的1.08元,但是从增资扩股前后股东结构变化情况看,股东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善,而且资格股比例较高,影响股本金的稳定性。

每股净资产较高且盈利能力强的C农信社,2004年9月末,股本金总额为6546万元,其中投资股4154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63.46%,资格股2392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36.54%;自然入股4332万元,占股本总额的66.18%;法人股2214万元,占股本总额的33.82%;农村信用社员工持股(包括资格股和投资股)1397万元,占股本总额的21.34%,员工投资股1323万元,占投资股本总额的31.84%。前十位法人股东均是有求于经理层的贷款大户,没有信贷关系对经理层无所求的企业被屏蔽在大股东名单外。2004年9月末,前十户法人股东在农信社的贷款余额为2.1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7%,同比增加 5443万元,增长33.8%,贷款余额是股本金的148倍。前十位自然人股东中7位是农信社的现职高管人员,内部人的控制能力极强。

每股净资产较低且盈利能力一般的D农信社,2004年9月末,5696万元股本金中资格股、投资股分别占比为30.18%、69.82%;自然人股3201万元,法人股2495万元,占比分别为56.2%、43.8%,自然人股东中内部职工入股金额占比60.76%,职工股几乎全是投资股,而非内部职工的投资则全部集中于资格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比重较大,占比77.94%,而非内部职工股22.05%。前十户法人股占法人股总额的32.67%,其中有6户是农信社近年来的贷款大户,这些企业刚刚起步,对农信社的融资依赖明显,个别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新增贷款支持,甚至用老贷款入股。2004年9月末,前十户法人股东在农信社的贷款余额为2.25亿元,占D农信社全部贷款余额的21.7%,同比增加8610万元,增长61.9%,贷款余额是股本金的-27.6倍。前十户自然人入股占所有自然人入股金额的8.24%,其中有6位是高管人员,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力很强。

经过逆向选择而产生的投资者,并不是真正有意愿约束经理层的股东,那些真正有意愿监督约束经理层的投资者却难以成为股东,人民银行付钱给这些股东,怎么会买来良好的治理机制呢?

从规范的资产估值理论角度看,农信社统一按照每股一元的价格增资扩股显然是不合理的。农信社增资扩股价格的确定应当取决于未来收益,而股东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农信社在农村相对垄断的地位对其资产风险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垄断地位为农信社上浮利率提供了条件,使其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息收入;同时垄断地位要求农信社为许多经营前景不好、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含量低的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信社风险资产的数量,降低了农信社资产的质量。二是央行对其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地方 *** 管理对其经营的影响。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和提供专项借款的方式支持农信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信社资产质量的提高,而地方 *** 管理农信社一方面为农信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干扰农信社自主经营的风险。三是农信社的信息披露渠道少、规范性差,而投资者也存在甄别能力弱,缺乏敏感度的特征。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农信社股票价格较大幅度偏离其内在价值成为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信社所在区域内实业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是农信社股权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股权的流动性对股价的影响。农村的资本形成能力差、农民的投资偏好程度低,也就是说农村的股权市场是一个需求稀薄、相对封闭的不完善市场,发行市盈率整体上要低于沪深股市同类公司的平均水平。资格股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退股,而投资股 *** 的市场空间狭窄且没有规范,基于资格股的变现能力要强于投资股,考虑流动性对股价的影响,资格股的价格可以上浮,体现其流动性的价值。

寻找负责股东的前提是由治理机制的买方--人民银行--牵头对农信社的资产进行合理的定价,即以农信社的净资产为基础,充分考虑央行票据兑付的可能性、农信社未来的盈利能力,在对存贷款利差变动趋势、支农再贷款未来的数量与价格、差别准备金率政策取向等因素进行预测并量化折现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股票发行的基准价格与上下限区间。在具体发行环节,可采取向投资者累计招标、询价的方式,或者由投资者竞价购买。这个价格可能远远低于1元,也可能远远高于1元,但更接近不同标的物内在价值,按照市场规则进入的投资者必然是真正的股东。这些股东保本增值的途径,要么是约束经理层控制风险,要么是激励经理层增加盈利,通过每股净资产的增加或者现金分红实现投资收益,无论侧重哪个方面,都有助于良好治理机制的形成。

三、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调动股东行使监督权的意愿,要允许存在对经理层有约束力的大股东

股东监督权的行使也有成本,主要包括发现经营活动真相的甄别审计成本、说服其他股东达成共识的时间精力成本等等。一个小股东在支付这些监督成本后,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对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之后必然选择不做为。另一方面,不支付这些监督成本的股东也能得到同样多的利益,因此在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下,股东的更优策略就是搭便车,不行使监督约束权,而大家都等便车不行动的结局就是没有便车可搭乘,其结果必然是内部人控制。

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股权结构分散化,从收益看,股权分散化的要求限制了单个股东持有的股份总额,也就限制了其可能取得的红利收入,从成本看,一人一票的决策方式进一步加大了股东行使监督权的成本,不利于调动股东行使监督权的意愿。

在股权设置中应允许甚至鼓励大股东的存在,因为大股东能够取得决策预期收益的较大份额,在抵扣监督成本后仍能够获得净盈余,因而更有愿意参与决策,否则就会由于别人的错误决策承担更多的损失。县市一级的农村金融机构不关系国家金融命脉,应该放松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限制,只有当大中股东累计的表决权能够达到足以影响决策的临界值时,特别是能够影响到高级管理人员的任用与解雇时,股东的监督机制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从C、D两家农信社的股权构成看,无论哪一类股东行使监督权的成本都远远大于收益。对于法人股东以及非内部职工自然人股东,最主要的收益是取得贷款的优先性和优惠性,监督约束经营者不但要花费时间、精力研究农信社的经营状况,甚至会降低获取贷款的可能性,机会成本远高于可能增加的分红收益。对持有股权的经营者来讲,实际更高入股金额不过15万元,其获取分红的收益远远少于其在贷款决策环节可能获取的租金,也就是说,没有激励机制促使高管人员为了获得股东收益而放弃经营过程中的寻租行为。作为股东的内部职工行使监督权的成本可能就是丧失工作机会,双重身份的利益权衡,其最终的选择也会是放弃监督权。

即使排除上述情况,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会导致股东行使监督权的成本大于收益,最终产生“用脚投票”的结果。以C农信社为例对股东成本收益估算可以说明问题。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单个自然人持股更高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千分之五,单个法人持股最多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五,理论上C农信社单个自然人股东持股最多为32.73万元,单个法人股东持股最多为327.3万元;实际上C农信社自然人股东持股最多为19万元,法人股东持股最多为30万元。我们以更大股本金30万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十倍为收益率估算股东一年可能得到的投资收益,收益额为6万元左右。而股东要了解农信社的经营状况,支付审计事务所进行全面的账务审查的费用也不止6万元,更不用计算说服其他股东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了。从全市情况看,目前82%的自然人股东入股金额在一万元以下,97%的法人股东入股金额在十万元以下,绝大多数人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行使监督权的成本。

也就是说,由于不存在对经理层有约束力的大股东,即使有完善的股东大会制度,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仍然不会改变。

四、法人治理结构应由股东自主选择,而不是由外部人控制

农村信用社改革备选的组织模式有4种,即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级法人、二级法人,但具体采取什么产权模式,组织的边界延伸到什么区域,高级管理人员由谁担当,均由外部利益主体事先确定,选择权并不在股东手中,而是地方 *** 、银监局、行业管理部门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要么是各方博弈的均衡选择,要么是强势主体的更优选择,但不会是股东的更优选择。该市选择一级法人的产权模式就是地方 *** 与银监部门由上而下强势推进的结果,对于经营效益比较好的二级法人社来说,没有选择继续独立经营的权利,股东拥有的权利得不到体现。

只允许三农问题不突出地区的农村走商业银行改革模式,本身就隐含一种假设: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可以保证服务三农,而股份制不能保证服务三农。实际上,只要是以存款为主要负债的金融机构,不论组织形式如何,都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农信社是否围绕三农服务,或者取决于服务三农的风险收益比较,或者取决于其在非农领域与同业的竞争力比较,也可以制定社区再投资法进行约束,却与产权模式无关。如果硬性通过金融监管确保支农贷款比例,必然支付较高的监管成本,且未必取得真实的支农效果。

该市8家县联社全部进行了一级法人合作制改革,2004年末,统计报表显示全市农信社贷款余额为125.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73.94亿元,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显示全市农信社企业贷款余额为86.22亿元。统计口径中农业贷款包括农户贷款、农户 *** 、农户联保贷款和农业经济组织贷款,按照上述数据推算,农业经济组织贷款:73.94+86.22-125.5=34.66亿元,也就是企业贷款占到农业贷款的47%,即使全额扣除国家及省级农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信社的近10亿元贷款,真实的农业贷款也就是49.28亿元,仅占农信社贷款余额的39%。很明显,合作制与支持三农不是同一概念范畴,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未必倾力支农,而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也不是必然非农化。

农信社将其主要的资产投放于城市企业还是三农,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在不同细分目标市场的风险收益比较。对比在同一城区的A农信社与国有商业银行,A农信社2004年11月末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28.17亿元、21.55亿元,较2002年末分别增长23.7%、23.4%,分别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同期增幅3个百分点、21.5个百分点,显然,农信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对比A农信社与其他县的农信社,A农信社2004年11月末的存款、贷款余额较2002年末的增长幅度是八家农联社中增幅最小的社,分别低于全市农信社平均增幅16.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显然也是处于劣势地位。这两组数据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农信社最有效的市场定位就是农村。

既然是否支农与产权制度无关,存款人的利益保护程度也与产权制度无关,那么就可以在更多的地区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是因为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一人一票的治理机制,大股东难以实现自己的意志因而不可能引入大股东。而缺少具有威慑力的大股东,就不会有自我约束力的经理层,也就没有良好的治理机制。

更多地建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充实农信社的资本,也有利于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与此同时,鉴于资产规模、不良资产与盈利能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别,为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股份制的农信机构应取消统一的8%资本充足率下限标准,进行差别化设置。

比较理想的模式是由 *** 负责制定各组织模式的设立条件,只要农信社符合成立条件,股东就自然获得行使三项选择权的自由,一是自主选择产权模式: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还是股份制;二是自由选择组织的有效边界:市、县、乡或者是村庄;三是民主产生“三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并选择高管层,而非仅体现 *** 的意志。从根本上讲,股东的权力越完整,农村金融对资本的吸引力才会越强,花钱买机制的目标才越有可能实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杨子强)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