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m2的增速是多少?
2007年底,中国M2为4034.42亿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M2为167.68万亿元。显然,从这个比较可以看出,M2在十多年里增长了四倍。
2.2007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3864元。到2017年底,全国平均房价将达到每平方米7950元左右。从过去十年的增长来看,中国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
当然,关于中国房价的十年上涨,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多数城市普遍上涨了2-3倍,一些地级市上涨了1-2倍,一些特大城市上涨了4倍(平均城市价格)。
例如,2007年南京的房价为每平方米5304元,但2017年为每平方米23154元,十年间上涨了4.37倍。在一些三线和四线城市,10年的房价涨幅非常小。
总的来说,除了最近两年三线和四线的房价疯狂上涨外,中国房价主要在一线和二线上涨,而其他地区平均上涨。
发展历程
中国央行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825亿元,预期为5700亿元,前值为6246亿元;中国12月货币供应M2年率增长13.6%,预期增长13.9%,前值增长14.2%。
中国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中国12月货币供应M1年率增长9.3%,预期增长9.0%,前值增长9.4%;12月货币供应M0年率增长7.1%,预期增长8.0%,前值增长7.7%。
中国四季度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前值从3.66万亿美元修正为3.6627万亿美元;中国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17.29万亿元,比上年多1.53万亿元。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变动有哪些特点?
社会融资增速下滑与加强监管、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步发挥有关,从结构看,社会融资规模变动有以下特点: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同比多增。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
二是债券市场融资明显回升。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8万亿元。三是股票融资有所下降。上半年,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为251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799亿元。四是表外融资明显多减。
关于广泛关注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阮健弘表示,这主要与各方面加强监管、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步发挥有关,比较突出的体现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上。6月末,委托贷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做好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预计未来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来源:人民日报
「宏观经济」区域社融变迁与经济分布
作者: 胡晓莉, 郭于玮, 鲁政委
不过,在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社融的集中度却在提高,表明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优势地区聚集。
在由市场主导的信贷和直接融资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背景下, *** 债券客观上在区域间起到了一定的再平衡作用,对西部、东北部地区的融资形成补充。
本文基于目前的政策背景,从区域社融与经济分布、融资结构的区域变化两个角度入手,对当前区域社融不均衡及结构现状做相关梳理和分析。
一、社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1、省级社 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从静态数据来看,对单个省份来说,通常GDP规模与融资需求有一定的一致性,GDP规模占全国比重较高的省份其社融占比也较高。 具体来看,无论是2013年还是2020年,各省份GDP占比与社融占比关联性都较高。2020年GDP占比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占比分别为10.9%、10.2%、7.2%,社融占比前三名的地区为广东、江苏、浙江,占比分别为13.5%、11.1%、10.7%。
不过,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集中度没有明显变化,而金融资源集中的程度却有所上升。
从GDP规模的集中度来看,没有明显变化。 本文分别以GDP规模前五名、前十名、后五名、后十名作为GDP规模集中度指标。尽管2021年之一季度在疫后特殊情况下集中度有一定的变化,但观察2020年及以前,2013年至2020年排名前五名、前十名的省份其集中度分别由40.5%、62.4%下降至40.1%、62.0%,未有显著变化。而排名后五名、后十名省份的GDP集中度分别下降了0.1个、1.9个百分点。排名靠前的省份多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而排名靠后的省份多集中于 *** 、青海、宁夏、海南、甘肃等以西部为主的地区。
从社融规模的集中度来看 ,“马太效应”较为明显。 本文分别用、来表示前五名、前十名省份新增社融规模占全国社融规模的比值来表示社融集中度。2021年之一季度由2014年之一季度的40%上升至51%,由2014年之一季度的61%上升至71%,分别上升了11个、10个百分点,而排名后五名、后十名省份的社融集中度分别下降了3个、6个百分点。前十名对应社融规模由3.2万亿元上升至7.2万亿元,而后十名由0.6万亿下降至0.5万亿元。排名靠前的省份多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排名靠后的省份多集中于青海、海南、 *** 、宁夏、内蒙古等地区。2021年之一季度前三名省份社融规模均在1万亿元以上,而后三名省份均为200亿元以下。
可以看出,金融资源的集中与 GDP规模的集中总趋势一致,但其变化有一定差异,社融的分化程度更为明显,特别是前五名、前十名省份社融与GDP集中度变化差异较大,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多表现为社融与GDP集中度均下降,但社融的变化幅度仍较大。
那么,社融与GDP集中度变化的不一致是否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之间呢?接下来从东、中、西、东北不同区域来看社融与GDP变化的差异。
2、区域社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如果我们将全国各省按地理区域及经济状况划分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1] ,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
从区域GDP占比情况变化来看, 2013 年以来不同区域GDP的占比变化不大。 具体来看, 2013年至2020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GDP规模占比分别上升了1个、2个、1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占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
从社融占比来看, 2013年以来金融资源向东部省份集中,中部地区表现较为稳定,西部地区及东北部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下降。 从总量规模来看,整体社融区域呈现东部领先,中西部近年基本持平,东北部地区整体较少。但从各区域省均社融来看,自2017年起社融规模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而 2017年之前 [2] 东北部社融情况还是好于西部地区的 。从社融占比的年度变化来看,在2013至2020年间,东部地区社融规模占全国总规模比重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2019年中部地区社融占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由于2020年中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其比重又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而西部及东北部该比例分别下降了3个、5个百分点。可见,金融资源在2013年至今发生了区域结构上的变迁调整;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工业基础好、出口优势突出的东部地区集中。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资源与GDP的分布大体匹配。不过,2013年以来GDP的地区分布变化不大,金融资源却呈现出向优势地区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二、融资结构的地区变化
哪些融资正在向优势地区集中呢?我们将社融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定义为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定义为非标融资。 数据显示,2013至2020年间,贷款、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向东部地区集中,同时,由于东部非标压降较快,由此导致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非标融资在全国占比有所上升。
从贷款来看,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在全国的占比显著提升, 中部地区、缓慢上升后整体较为稳定,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但疫情后会逐步恢复稳定,加之而西部及东北部经济发展状况较弱的地区信贷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
从非标来看,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非标融资在全国的占比有所下降,东北部地区非标融资占比则出现上升 。 中部地区非标融资占比虽然在2018年和2019年有所回落,但疫情期间出现反弹。这或许反映出东北地区的企业获取信贷和直接融资的难度较大,导致其不得不加大非标融资规模来维持流动性。考虑到非标融资规模总体收缩且融资成本较高,这可能加重东北地区的再融资压力和付息压力。
从债券融资来看,东部地区优势突出,其债券融资占全国的比例多数年份在50%以上。中部地区债券融资能力逐步增强,西部地区债券融资比重相对稳定,而东北部地区债券融资环境较为严峻,比重呈下降趋势,甚至有个别年份出现了负增长。
从股票融资来看,东部地区股票融资比重上升明显,且2020年比重达全国的79%。中、西部地区股票融资比重自2014年起有轻微波动性,分别围绕12%、14%上下轻微波动。而东北地区股票融资比重下降较多,对权益市场利用偏低。
从 *** 债券融资来看,在由市场主导的信贷和直接融资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背景下, *** 债券会起到一定的再平衡作用,对西部、东北部地区的融资环境有一定支撑作用。 由于东部经济及金融资源吸引力有显著优势,中部地区表现稳定,为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金融资源, *** 债券对金融资源吸引力较弱地区会提供一定的支撑。西部及东北部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为小,且横向来看,比起其他社融分项,地方债给予西部及东北部的比重较高,东部地区占比则不足50%。
注:
[1] 区域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6月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 》,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部(10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6个)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个)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3个)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2011-06)【2021-06-15】,
[2] 从事件观察的角度,2016年10月,东北特钢进入破产程序;2017年4月,大连机床宣布破产。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2021年7月份的社融远不及预期,如何看待?
如今2021年已经过了一半了,但是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10,600亿元,预估是1,700亿元,现在的社会融资规模远远没有达到预估的。对于2021年7月份的社融远不及如期,该如何看待呢?
什么是社融?
社融就是社会融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市场中获得的资金。我们要知道很多企业它发展中的资金是不足的,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社会融资来获取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让企业发展的更好。所以很多企业都会通过社会融资来进行吸金,从而来增加生产,让企业发展的更好,之后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将这部分资金归还给国家。
社融远不及逾期,该如何看待呢?
从资金存量方面看,7月末社会融资的规模存量为302.4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7%,但是较上个月下滑了0.3个百分点。但是 *** 的债券余额占比是16.1%,同比高了0.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高了0.1个百分点。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是10,800亿元,同比多增了905亿元,其中中长期占比82.5%,较上月上升了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其实有关专家指出,总体上来看,社会融资还是处于比较好的趋势的。社会融资之所以会低于预期,主要是地方债和承兑汇票少了,这就意味着后期地方债要进行多发。
总结
社会融资少的原因,已经让利率前期下行了,相反后面地方债发行会提速,又会改善社会融资,从而导致利率反弹。小编也相信,随着后期的调整,社会融资的比例会上升。
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如何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社融增量的含义: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简称社融增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实际上比去年同期减少5571亿元,很大原因是地方 *** 发行债券融资方面是减少的。结合2022年1-8月累计社融增量规模为24.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整体来看是增加的,这意味着融资环境相对改善。
据统计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约占整个增量的54.7%,这对于实体经济恢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疫情反复,也会增加贷款人的压力。
不过,2022年8月末我国社融存量约为3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从结构上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融存量的61.3%。这个数据比54.7%高出6.6个点,这能间接反映出我国8月份的经济增速并不太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其次,企业当前更倾向于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增加755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以降低短期的风险,这表明多数企业对短期的发展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对中长期仍然抱有较大的乐观态度。那么,企业基于对中长期的信息,则必然更注重自身生产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更好地度过当前时机,所以会出现成本削减、人员控制等情况的出现。
另一方面,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亿元。居民存款增加8286亿元,贷款增加4580亿元,存款接近贷款的2倍。超前消费基本被压制住,这可能对大宗商品如房子、汽车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人们把更多的钱存在银行,这说明短期内他们会尽量避免大额度的消费,减少开支。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还是相对不利的。所以,考虑买房的人数会呈现阶梯式的锐减,这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前十年社会融资规模趋势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社会融资规模2020年、前十年社会融资规模趋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社会融资是什么意思
社会融资相对于新增贷款量是更广义的货币流通量统计指标,社会融资总量除了包含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外,还进一步纳入股票、债券融资等。下面是由我分享的社会融资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有用。
社会融资是什么意思
社会融资,是指贷款人通过非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筹集资金的活动。目前,除了银行贷款和 *** 直接投资的资金,都认为是社会融资渠道的资金。
社会融资是经济实体融资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弥补了单一银行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量供不应求等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全社会融投资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社会融资相对于新增贷款量是更广义的货币流通量统计指标,社会融资总量除了包含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外,还进一步纳入股票、债券融资等,使货币流量统计延伸到股市和债市等渠道的融资来源,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资金的供求状况。
社会融资的总需求发展趋势
社会融资总需求发展趋势
往长远的看,相对于窄口径的M2平稳增长,2013年社会融资总需求将维持在高位。
融资支持
一方面,合理的投资增速需要融资支持。目前市场对2013年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期分别为7.8%和20%左右,对应社会融资需求大致需要增长20%左右。而投资增速与资金增速基本一致:2009-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速为26.7%,而资金来源复合增速为28.5%。
本付息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2013年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截至2012年10月,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2万亿元,假设最后两月共新增1万亿元左右,那么2012年末贷款余额将达到63万亿元。最新披露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假设2013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6.5%的水平,那么2013年人民币贷款利息支出将达到4.1万亿元。再加上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券和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刚性利息支出将达6-7万亿元。
社会融资的主要数据
初步统计,201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3340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793亿元,同比多增19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061亿元,同比多增41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054亿元,同比多增180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812亿元,同比多增602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01亿元,同比多175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4亿元,同比多1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