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概念股有哪些
半导体产业概念股一览
太极实业(7.43 +1.23%,诊股):通过收购十一科技进军半导体晶圆厂洁净工程领域。
通富微电(9.88 -0.80%,诊股):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 (IC)的封装测试业务,在中高端封装技术方面占有领先优势,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高端封装测试技术MCM、MEMS量化生产的封装测试厂家。2006年产能达到35亿只,在内地本土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厂中排名之一。公司是Micronas、FreesCAle、ToshiBA等境外知名半导体企业的合格分包方,(作者:红色集结号)其中全球前10大跨国半导体企业已有5家是公司长期稳定的客户。同时公司注重开发国内市场。
华天科技(12.56 -0.32%,诊股):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业务,近年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原来以中低端封装形式为主的收入结构得到改善,中端产品在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公司开发生产LQFP、TSSOP、QFN、BGA、MCM等高端封装形式产品,(作者:红色集结号)以适应电子产品多功能、小型化、便携性的发展趋势要求,紧抓集成电路封装业面临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高端封装产业化项目逐步实施将提升公司发展后劲。
大恒科技(10.01 -0.20%,诊股):大恒图像的两个主要产品工业在线视觉检测设备和智能交通 用摄像头有望持续高成长 。中科大洋为数字电视 编播系统行业龙头。中科大洋依托中科院 ,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过50%左右。
上海贝岭(9.81 +0.00%,诊股):公司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龙头,公司投入巨资建成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还联手大股东华虹集团成立了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华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公司参股华虹NEC后更加突出了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实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红色集结号)华大半导体在2015年5月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并表示公司将作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的统一运营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整合,实现资源的集中和业务的系统发展。
估值150亿IPO这家公司为何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
【被誉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基因测序界的腾讯”的华大基因,今日正式过会,并有望在在一个月内登录A股。】
备受投资界热捧的华大基因要叩开二级市场的大门了。《21CBR》记者获得证实, *** 将在今晚发布创业板发审委会议公告,华大基因已于今日下午正式过会。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低于4000万股,筹资17.32亿元,所募资金将用于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等5个项目建设。按照目前的发审节奏来看,华大基因有望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
华大基因的上市历程颇有些一波三折。15-16年间,华大基因首次递交IPO以中止审查告终, *** 显示中止情形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今年3月,华大基因再度冲击IPO。 *** 息显示,华大基因的排队序号一度在短时间内从第65位跃升至第27位。3月14日, *** 网站披露了华大基因更新后的招股书。
然而,当晚 *** 下发的“59问”《反馈意见》引来外界议论纷纷。意见显示, *** 就公司独立性、同业竞争及多次重组等共计59个规范性和信息披露问题向华大基因作出询问,上市进程因此再度搁置。
根据招股书,公司目前总股本3.6亿股,估算其发行价在43.3元左右,简单测算下来,华大基因当前总估值约为156亿元。这家在资本界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的生物公司再度走到台前,而伴随着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日渐普及,生物科技市场也即将迎来规模式爆发。
孕妇成基因测序主流受益者
华大基因做基因测序起家,此番谋划上市的四大业务版块都与基因测序服务有关,而不包括测序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当于只是把测序服务业务打包上市。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占比更高,2016年收入达9.29亿元,占比54.62%,且每年都有超过50以上的增幅,是此次上市主体的核心业务。
招股书中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连年增长反映了C端用户对基因测序的猛增需求,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目前该领域最早产业化的大众基因产品。华大基因于2010年更先推出这项技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即可利用测序 *** 分析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风险率。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疾病系高发项目;而基因检测可以为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提 *** 前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诊断。孕妇和生育家庭无疑成了此项技术的主要受益者。
技术日益成熟、成本逐年下降也推动了用户市场的爆发。根据BBCRreseach的数据,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2%,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华大基因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
即将爆发的市场与黎明前的黑暗
华大基因IPO预披露也引发了概念股的不小震动。3月21日,ST天仪创上市新高,安科生物连日涨停,基因测序产业上下游多达26支股票因此受益。同一时间,华大在生育服务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贝瑞和康也在谋求借壳上市公司ST天仪,与华大基因争抢国内“基因测序之一股”。
有意思的是,贝瑞和康、诺禾致源等多家对标企业均由前华大基因员工参与创办,这些公司在业内被戏称为“华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已有600余家。在华大基因最主要的三个业务板块(生育健康服务、基础科研服务和复杂疾病服务),每一块都面临着众多“华小”们的围追堵截。
同花顺行情中心今日显示
纵观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上游仪器制造被illumina、lifetech等少数几个欧美公司垄断,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的“战火”主要烧在壁垒不高的中下游服务端。在技术突破、成本降低、政策放宽等多个利好因素影响下,市场爆发的同时竞争也必将加剧。
为此,华大基因于2013年花费1.176亿美元收购了具备完整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美国公司Complete Genomics (CG),从而成为国内少数具备生产基因测序仪器资质的企业。
此外,除了主攻生育健康和药物研发类基因检测,华大在基础科研、农业、海洋和运动等领域也有多个布局,以全产业链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生态圈,试图借此在即将爆发的市场前夜迎接之一道曙光。
产业链中低端的激烈竞争也令看似高含金量的生物科技行业呈现出“富士康模式”。在知乎上,有关华大基因工资低、体制落后等问题也引发了网友讨论。
事实上,基因测序行业确实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但随着多个领域的应用落地,巨大的人力和生产成本也随之而来。面对竞争加剧和行业问题的双重夹击,被资本追捧的基因测序公司仍需避免自身头脑“过热”。
任重道远的华大和“华小”
现今的红火态势也非一蹴而就。出于技术安全考虑,国家药监局和计生委于2014年曾两次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行业一度面临危机。此后,卫计委逐步启动该领域的试点工作,精准医疗也被正式纳入“十三五”规划,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今年1月,《“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将基因检测纳入生物产业惠民工程,也直接推进了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基因测序公司的上市进程。
基因测序行业属于 *** 强监管领域,政策转向很大程度决定其发展轨迹。然而,即便跨过了政策这道坎,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生物科技公司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华大基因的科研能力在业内处于领先,是国内基因研究领域及承担对外技术输出的重要企业之一:多次入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的前5位中国科研机构,仅次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和北大;发起并参与多个国际大型基因组学研究项目。2016年9月,国家基因库在深圳建成,由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运营,也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
深圳国家基因库
然而,前沿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并真正落地惠及民生,是基因产业在起跑阶段的一大难题。以应用最为普及的产前基因检测为例,目前国内单次检测费用普遍仍在3000-5000元之间,且大多不在地方医保体系内,价格仍是众多中国普通家庭被拒之门外的现实理由。
前沿技术的快速奔跑需要极高的计算力支持,对后端的技术支撑也提出了要求。2015年10月,华大基因与阿里云、英特尔联合成立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旨在加快基因测序的诊断和治疗时间。高性能的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加快了精准医疗的行业发展,但现阶段长达数周的检测和诊断时间并不能满足行业以及后市场的需求。
对华大及其衍生出的众多“华小”而言,未来能跑的多快并非单由自身决定,仍要依赖政策倾斜、相关行业协同推进以及受众的广泛接纳。此番上市成功或将加大中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的话语权,但华大与“华小”们的前路依旧任重道远。
基因编辑概念股有哪些
劲嘉股份(002191)与国内基因编辑领域领先研究机构中山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切入CRISPR/CAs9编辑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
东富龙(300171)子公司伯豪生物可提供基因组编辑技术定制服务。
荣之联(002642)依托华大基因布局“生物云”,华大基因是我国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企业。
其他关注:达安基因(002030)、澳洋科技(002172)。
岂止芯片,关键卡脖子技术来了!龙头股在此(名单)
吾辈当自强。 科技 日报曾整理出中国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数据宝将大致按照上述分类进行一一解读,首先推出信息技术篇,以飨读者。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为了锁死地球 科技 的发展,并实时监控地球人类,防止地球有可能在三体舰队到达前实现 科技 飞跃并用新技术打败三体舰队,向地球发送了很多黑 科技 改造过的质子,这些质子因为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系统,被称为“智子”。
5月15日,美国再次封杀华为,意图进一步限制华为芯片设计和制造。根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 2018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量为3120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近60%。 目前芯片产业链话语权基本被美国企业所垄断,我国半导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中美脱钩论愈演愈烈。美国或许正在通过“智子”锁死中国 科技 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 不只芯片,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还有多达34项,有些领域国产化为0。 可以想象,在这35个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有多么大的市场空间。而以芯片概念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市场的表现,相关概念股也有可能被挖掘出来。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的,不仅仅是股价的上涨,还有真正的 科技 突破。
高 科技 之路,道阻且长,吾辈当自强。
1、 光刻机、光刻胶
制造芯片的光刻机,其精度决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最新消息显示,上海微电子装备计划于2021年交付首台国产28nm的immersion光刻机,即使这一技术的交付对比荷兰A *** L公司(全球更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光刻机制造领域全球领先)有着近20年不足,但对于国内光刻机制造来讲,已经要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对于上海微电子来说,其28nm光刻机的顺利推出,将打破国外厂商的对于IC前端光刻机市场的垄断。
目前高端光刻机市场依然被荷兰A *** L公司垄断,用于高端面板的光刻胶,也同样如此。目前,LCD用光刻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至今被TOK、 *** R、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等日本企业所垄断。
A股市场上,光刻胶和光刻机概念归类在一起。从市值角度看, 张江高科和雅克 科技 最新市值均超过200亿元, 上海新阳、安集 科技 、万润股份 等个股市值均超百亿元。
市场表现方面,南大光电、容大感光、安集 科技 、上海新阳、雅克 科技 、华特气体等个股年内涨幅翻倍。机构关注度方面,万润股份、飞凯材料、宝通 科技 、雅克 科技 、捷捷微电等个股均有10家只以上机构评级。综合市场表现、概念的关联度等条件,证券时报·数据宝筛选出光刻机/光刻胶概念股名单,如下。
2、 芯片
低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已实现国产,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赖进口。 国外更先进芯片量产精度为10纳米,我国只有28纳米,差距两代。 据报道,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电子系统、通信设备、内存设备和显示及视频系统中的多个领域中,我国国产芯片占有率为0。
A股市场上,目前涉及到的芯片类概念非常丰富,包括更大类的芯片概念,小类别的如存储芯片、AI芯片、芯片材料、芯片封装、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
从大类角度分析也基本上可以得到各小类别的龙头。从市值角度看, 韦尔股份、闻泰 科技 、澜起 科技 等个股市值超过千亿元, 汇顶 科技 、三安光电、兆易创新 等个股市值超过800亿元。市场表现方面,晶方 科技 、上海新阳、雅克 科技 等个股涨幅翻倍。机构关注度方面,北方华创、深南电路、兆易创新等个股均有20家以上机构关注。综合市场表现、概念的关联度等条件,数据宝筛选出芯片概念股名单,如下。
3、 操作系统
数据显示,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这0.1%,基本也是美国的微软的Windows和黑莓。没有谷歌铺路,智能手机不会如此普及,而中国手机厂商免费利用安卓的代价,就是随时可能被“断粮”。
最新消息显示,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华为自主操作系统鸿蒙将在2020年取得2%的市场份额(全球范围),超越Linux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 并预计2020年底,鸿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会达到5%,明年底达到10%,而鸿蒙OS设备在华为今年所有出货设备中的比例是1%。
期待着华为自主操作系统带来更多的惊喜。
A股市场上,国产操作系统概念股,市值更大的是 中兴通讯和三六零 ,均超过千亿元;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个股市值均超过300亿元。股价表现更好的是诚迈 科技 ,年内涨幅超过90%。机构关注度更高的股票分别是中兴通讯、浪潮信息、中新赛克、紫光股份等个股。数据宝筛选出国产操作系统概念股名单,如下。
4、 手机射频器件
2018年,射频芯片市场150亿美元;高端市场基本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垄断,高通也占一席之地。射频器件的另一个关键元件——滤波器,国内外差距更大。手机使用的高端滤波器,几十亿美元的市场,完全归属Qorvo等国外射频器件巨头。中国是世界更大的手机生产国,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这需要材料、工艺和设计经验的踏实积累。
A股市场上,移动射频概念包括 顺络电子、三环集团、电连技术、麦捷 科技 等;移动天线概念包括信维通信、硕贝德、盛路通信;5G射频芯片概念有和而泰等;滤波器概念主要有武汉凡谷、东山精密、世嘉 科技 等。
5、 高端电容电阻
电容和电阻是电子工业的黄金配角。中国是更大的基础电子元件市场,一年消耗的电阻和电容,数以万亿计。但更好的消费级电容和电阻,来自日本。 电容市场一年200多亿美元,电阻也有百亿美元量级。 所谓高端的电容电阻,最重要的是同一个批次应该尽量一致。日本这方面做得更好,国内企业差距大。国内企业的产品多属于中低端,在工艺、材料、质量管控上,相对薄弱。
A股市场上, 三环集团、风华高科、顺络电子、洁美 科技 等个股从事电阻行业。
6、 核心工业软件
中国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基本还是“无人区”。工业软件缺位,为智能制造带来了麻烦。工业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以计算机辅助的工业软件来替代人脑计算。譬如,芯片设计生产“必备神器”EDA工业软件, 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相较,设计原理上并无差异,但软件性能却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和国外先进EDA工具之间存在“代差”。 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占据了全球该行业每年总收入的70%。发展自主工业操作系统+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刻不容缓。
EDA概念股方面,目前A股市场无相关标的,北京 芯愿景 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 华大九天 是龙头企业,A股市场有相关影子股。 申通地铁、隧道股份 通过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参股华大九天,上海建元持有华大九天17.42%股份,爱建集团则通过爱建资产间接参股。另外大众公用,则通过深创投间接参股,后者持有华大九天3.59%股权。另外, 深圳能源、粤电力A、广深铁路、中兴通讯等上市公司,也均通过深创投间接持股。
7、 ITO靶材
ITO靶材不仅用于 *** 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还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等,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市场。ITO膜的厚度因功能需求而有不同,一般在30纳米至200纳米。在尺寸的问题上,国内ITO靶材企业一直鲜有突破,而后端的平板显示制造企业也要仰人鼻息。烧结大尺寸ITO靶材,需要有大型的烧结炉。 国外可以做宽1200毫米、长近3000毫米的单块靶材,国内只能制造不超过800毫米宽的。 产出效率方面,日式装备月产量可达30吨至50吨,我们年产量只有30吨——而进口一台设备价格要一千万元,这对国内小企业来说无异于天价。
每年我国ITO靶材消耗量超过1千吨,一半左右靠进口,用于生产高端产品。A股市场上靶材概念股主要有 江丰电子、有研新材、隆华 科技 等。
8、 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全世界更流行的两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Oracle和MySQL ,都是甲骨文公司旗下的产品。竞争者还有IBM公司以及微软公司的产品等。甲骨文、IBM、微软和Teradata几家美国公司,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数据库管理系统国货也有市场份额,但只是个零头,其稳定性、性能都无法让市场信服,银行、电信、电力等要求极端稳妥的企业,不会考虑国货。
9、航空设计软件
自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航空业就迈入数字化设计的新阶段,现在已经达到离开软件就无法设计的高度依赖程度。 设计一架飞机至少需要十几种专业软件,全是欧美国家产品。 国内设计单位不仅要投入巨资购买软件,而且头戴钢圈,一旦被念“紧箍咒”,整个航空产业将陷入瘫痪。据媒体报道,设计歼-10飞机时,主起落架主承力结构的整个金属部件是委托国外制造。但造完之后,起落架的收放出现问题,有5毫米的误差,只好重新订货制造。仅仅是这一点点的误差,影响了歼-10首飞推迟了八九个月。没有全数字化的软件支撑,任何一点细微的误差,都可能成为制造业的梦魇。
在这35项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中,信息技术行业基本上能找到对标的概念股,但与全球龙头相比,差距非常大。比如芯片概念的市值龙头韦尔股份,市值1500多亿元,而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市值均超过1.5万亿元,高通市值超过6000亿元。再比如计算机行业,我们的企业顶多也就是千亿市值,而美国的微软市值接近10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 科技 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此次华为被封杀,暴露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必须由自己掌握。
未来,我们要成为信息 科技 大国、强国。愿国运恒昌。
基因测序概念股票一览 基因测序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基因测序概念一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7家基因测序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31家基因测序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大数据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基因测序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 新开源、 北陆药业、 安科生物。
基因测序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华大基因(300676):2013年3月,华大基因成功完成对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的收购,实现了基因测序上下游产业链的闭环。并于2015年 相继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通量测序系统“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及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公司所处 的细分行业是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组成,通过新型的基因测序仪分析生物样本(组织、细胞、血液样本等)的基因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临床医学 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生命调控机制研究等领域。
贝瑞基因(000710):去年12月初,停牌6个月的*ST天 仪推出重组草案,欲斥资43亿元购买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瑞和康")100%股权,此举构成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ST天仪变身 为基因测序服务商,而贝瑞和康董事长高扬则将晋升为上市公司新任"掌门"。
达安基因(002030):主要业务为分子诊断技术及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2014年公司测序仪和无创产前产品就获得了CFDA批准。近期其子公司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