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篇1
方法一: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
1 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 *0.01*(月龄 +3) 1 岁以上剂量:
成人剂量 *0.05*(年龄 +2) 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 100 毫克 (即 1 片),8 岁儿童 1 次该服多少?
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05*(8+2)=50(毫克),即 8 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 50 毫克 (即半片)。
方法二: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每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 (千克) 计算用药量。公式如下:
小儿剂量 = 每公斤每天 (或每次) 用药量 * 体重(千克)
方法三:按公斤折算剂量
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 * 儿童体重 /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婴儿 6 月前体重 (千克)= 月龄 *0.6+3 7 个月~12 个月体重 (千克)= 月龄 *0.5+3 一周岁以上体重 (千克)= 年龄 *2+7
方法四: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其计算方法如下:
1、体重在 30 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 体重 (公斤)*0.035+0.1= 体表现积 (平方米)。
2、体重在 30 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 5 公斤,体表面积增加 0.1 平方米。 比如 30 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 1.15 平方米,35 公斤体重者为 1.25 平方米,40 公斤体重者为 1.35 平方米。
方法五: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
出生~1 月 1/18~1/14
1 月~6 月 1/14~1/7
6 月~1 岁 1/7~1/5
1 岁~2 岁 1/5~1/4
2 岁~4 岁 1/4~1/3
4 岁~6 岁 1/3~2/5
6 岁~9 岁 2/5~1/2
9 岁~14 岁 1/2~2/3
14 岁~18 岁 2/3~3/4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篇2
一、小儿的生理状况:
小孩子体积小,体内水份含量多,当发烧或腹泻时对于成人而言微不足道的水份的流失对小孩子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分与电解质的失衡,严重的会危及生命,绝不能等闲视之。另外,小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展完全,使多数药物的代谢降低,药效延长,须小心过量。
二、药物的储存:
大人服药时不要被小孩子看到,以免小孩模仿。注意药物摆放的位置,勿与食物放在一起以免小孩误食。选用让小孩不容易打开的容器来装药物。一般的营养补充品如铁剂、钙片、维他命、鱼肝油、健康食品请存放于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因「营养品」同样可以造成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致命!注意药物的保存期限,是否得避光。
三、药物的给予:
1、口服:可尝试配合小孩的食物给药,但请注意实行此项方法时请先请教您的医生药师是否会影响药效,譬如许多药物和牛奶混合会影响药效,有的会产生怪味造成更难下咽。另外最好不要手捏着小朋友的鼻子灌药,因会有造成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危险。如果小朋友吃药之后一小时内吐,请补充半量,若在二小时之后才吐,则可不必补充,若小朋友每次吃同一种药都会吐,请与您的医生药师联系,是否有其他可替代药物?是否有药物过敏的现象。
2、肛门栓剂:药物可直接由痔静脉吸收,不被肝先行代谢。这种给法受大便的影响,若一直腹泻,还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了。同时过于频繁的使用栓剂可能导致局部的过度剌激,请小心。
3、肌肉注射:小儿肌肉组织少,血流量也不及成人,故肌肉注射效果不及成人。某些药物不宜肌肉注射,会造成肌肉坏死,有些则须深层肌肉注射。请由专业人员来施行。
4、静脉注射:这也是属于专业的范围,请勿自行施打,以免造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5、外用药:包括皮肤科用药,眼科用药等。小朋友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许多外用药有经皮肤吸收的危险,如全身大量涂抹类固醇,可能造成全身的副作用,红药水可能造成汞中毒,紫药水可能造成蚕豆症的发作。眼药水也可能经眼结膜吸收,所以即便是外用药也不可掉以轻心,仍须遵照医生药师之指示用药。
四、药物的剂量:
最可靠的用药剂量应是根据研发药厂提供的资料来计算。勿自行加减药量或停药,勿重复用药,对于用药剂量有疑虑时请立刻寻求医生的咨询。
五、药物的交互作用:
患者因各种症状寻求不同医生诊治,结果可能开出重复药品,或造成药物交互作用,常常就这样铸成大错。建议小朋友固定给一位医生看,若因病情需要多科会诊时,请将各科药综合起来,请医生或检查一遍,去芜存菁,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篇3
一、给药途径的选择
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虽然注射法给药剂量准确、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响,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本身的毒性、输液中的微粒和热原等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病情不严重时,请选择口服或肌注给药,病情严重时才选择静脉给药。
二、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选择要合适
儿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
1、抗菌药物的选择: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资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儿童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3、解热止痛药的应用: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药物。
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 巴比 妥、安定、异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
5、激素类药物的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地 塞 米 松、倍他米松等。应用本类药物时,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压、水肿、血钾降低、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类药物,因其对病原微生物无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脓性病灶、结核)活动和扩散。如必须长期使用本类药物时,应给予促皮质激素,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同时给予钾盐,并限制钠盐的摄入,还应增加蛋白饮食,适当加服钙剂及维生素D。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状。 6.维生素类、微量元素、滋补品的合理使用:
(1)维生素类:应根据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类药物。不应将其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过量服用也会出现对肝、肾脏损害及中毒症状,如周身不适,胃肠道反应、头痛、骨及关节痛等。
(2)微量元素:儿童缺微量元素如铁、钙、锌等时,补充时不可长期使用。最好到医院做生化检验,测定其血中含量,以调整补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时,停止服用。
(3)补品:儿童不宜常吃补品,摄取营养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种营养物质摄入过剩,均会导致营养失衡。人参蜂王浆之类的补品,用多了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要避免滥用滋补品如人参、人参蜂王浆、冬虫夏草等。
四、联合用药须注意的问题
药物种类不易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不要联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联用。
五、儿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剂
儿童用药要选择儿童剂型的药物。不要使用成人规格的糖衣片、缓释片、控释片、胶囊等。因糖衣片、胶囊剂,一方面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胶囊”等复方制剂中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高烧的儿童服用后易诱发惊厥抽搐,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更不宜服用。
六、用药后要密切观察
如果出现寒颤、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药,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