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是怎么生长的篇1
茭白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田里,它的生长环境与水稻所需环境比较相似,而野生的茭白生长在沼泽、浅水池塘中,通常南方水源充沛,所以茭白主要也产自南方地区,茭白的根生长在水中,叶子高出水面很多,叶子最下方与根部相连的茎部位置,会生出白色像嫩藕又像笋子的茎,这就是茭白。
1、生长环境
茭白生长在水中,与水稻和藕一样,在种茭白的时候,需要在低田里适量的水,覆盖田地,茭白曾经被当成是粮食作物来栽培,它的种子是能够食用的五谷之一,后来人们发现它染病不抽穗,茎部膨大,变成纺锤形的可以吃的肉质茎,也就是现在的茭白,它主要分布于长江湖水较多的地区,适合在淡水湖泊中生长。
2、模样分析
茭白的叶片很高,最高时能达两米,根部是须状,主要食用的是它靠近根部的白色肉茎,茭白真正可食用部分比起它整体的大小来说简直少的可怜,但它其他部分也不是没有用处,占茭白百分之八十以上体积的茭白叶子可以被用作编制很多东西,篮子、挂件、扇子、席子等等,可以做成很多东西。
3、附带养殖
茭白的植株看上去很大,但真正可食用的部分却很少,只有茎最下方的一小支,剥掉叶片之后会留下纺锤形的茭白,这个特征很像竹笋,所以也有地方将它称为茭笋、高笋,也因此农民在种植茭白的时候,会在田里顺便养些鳖、泥鳅、鳝鱼、龙虾之类的水产品用来增加收入。
茭白是怎么生长的
生长发育过程茭白栽培一般以分蘖和分株进行无性繁殖,不进行开花结实。因此,其生育过程可分为萌芽期、 分蘖期、孕茭期和休眠期四个时期。
一、茭白萌芽期
每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5摄氏度以上时,茭白越冬母株的地上茎基部的茎节及地下茎先端的休眠芽开始萌芽生长。地下茎萌芽较短缩茎早,地下茎分株芽的长势强于地上茎的分蘖芽。这一时期大约需要20~30天。分株芽和分蘖芽的养分来源于母株贮存于地下部分的养分,因此,秋茭采收后应加强茭田管理,增加地下部分的养分对春季萌芽有促进作用。分株芽一般以地表面向下,位于残留的地上茎中部的芽萌动最早,质量最佳。分蘖芽以地下茎先端节上的顶芽最先萌动,长势最强。
二、茭白分蘖期
从茭白新苗出现定型叶开始,到大部分新苗分别成长为株高已稳定、具有单株,并在各株基部抽生1~2次分蘖为止。新植株开始生长较慢,以后逐步加快。该期经历的时间因茭白种类和栽培年度有差异。一熟茭经历的时间为130~150 天,两熟茭栽植的当年(秋茭采收年)经历时间为150~170 天,第二年(夏茭采收年)经历时间为60~80天。
1、分蘖:一般情况下,具有4叶龄以上的茎蘖,条件适宜时就能在其叶腋间(短缩茎基部10 后,又能在它的叶腋间产生新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秋茭生长后期还会出现三次或四次分蘖。两熟茭类新栽的单株,于定植后,7~10天返青。第一年全年可产生分蘖16~25次分蘖为有效分蘖,能形成茭白;后期形成的分蘖多数因生长量过小,不能形成商品茭白而成为无效分蘖。气温降至25摄氏度以下时,分蘖停止。
生产上要通过调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来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促进早分蘖,早孕茭。每千平方米基本分蘖要控制不超过5万~6万株。
长江流域在6月中、下旬茭白处于二次分蘖阶段,采用停水“搁田”或灌15~20厘米深水的方法抑制后期小分蘖的萌生。搁田既可抑制小分蘖的萌生,又可使株丛根系深扎,增强吸水能力。
由基本苗及其分蘖密集丛生组成的株丛通称“茭墩”。老茭墩于翌年自老茎抽生分蘖。全墩可产生分蘖60~100个,十分拥挤,倘不疏拔,就会发生自然稀疏现象,即外围的粗大分蘖,营养条件良好,得以成长;中心部分的.分蘖,因生长密集使营养日益恶化,导致大多数分蘖自行枯死。到孕茭期,每茭墩仅有20~30个分蘖,其中有效分蘖约占孕茭期留存的20~40%,占春季总分蘖数6~10%。因此春栽的老茭墩,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到分蘖抽生期间,适当疏拔是夏茭早熟丰产的重要措施。
2、分株:地下茎横走土中,离开母株丛后,大部分于次年春季萌发生长,其先端节位的芽转向地上抽生分株苗。分株苗长到 叶龄大小,条件适宜时也能在其短缩茎的叶腋间产生分蘖,逐步形成新的茭墩。每一根分株可以萌生大小分株10~30 个。有效分株率达10~50%。夏茭生长期较短,分株本身抽生较早,大多能孕茭,而其上的分蘖由于温度升高,生长期很短,因而来不及孕茭。
3、发根:春季植株萌芽后,具有叶龄以上的植株自各分蘖及分株的基部节上发生须根。分蘖苗和地下茎上的每一个节位,都具有发根的能力。
4、出叶:植株萌芽后开始抽生叶片。气温达 15摄氏度以上时,抽叶逐渐加快,到孕茭前20~30天到高峰。孕茭期后停止抽生新叶。秋茭基本苗的总叶龄一般为24~26片叶,夏茭为9~12片叶,随着新叶的出生,老叶不断死亡,每株只能保持绿叶5~8 片,每片叶的寿命不到1个月。肥水条件好坏、气温高低、植株密度及病虫害情况都会影响叶片的寿命。因此,应注意通过栽培措施,尽量延长功能叶片寿命。
三、茭白孕茭期
茭白从植株停止增高,新生叶片比前一叶减短开始,到采收结束为止。孕茭是由寄主植株与寄生在其体内的黑粉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植株具有6~7片大叶时,黑粉菌由地下茎进入花茎生长点,受黑粉菌分泌的吲哚乙酸类生长激素的刺激而使花茎先端数节膨大。是直接形成经济产量的时期。
茭白主茎一般由17~21节形成肥大的肉质茎。开始孕茭时,假茎发扁,通称“扁秆”;3~5 天后,茭白假茎下部开始膨大,最后把抱茎叶鞘挤开,露出宽的茭肉,称“露白”,此时为采收的适期。过期不采就会发青变老,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秋茭发青老化较慢;而夏茭则因高温气候易发青变老。秋茭从开始孕茭到采收,约经14~18天。秋茭一旦开始孕茭,即使气温略低于适温,仍能正常孕茭;夏茭开始孕茭后,若气温升高超过30摄氏度,植株即停止孕茭。夏茭栽培过程中,如过早将其母株丛挖除, 原本可孕茭的分株因失去母株中大量贮藏养分的补充,也常不会孕茭。高温型双季茭孕茭适温在25摄氏度左右,低温型双季茭孕茭适温在20摄氏度左右。
夏季高温,需适当加深水位至20~25厘米,使肉质茎在水中膨大,保持茭肉白嫩。
茭白植株被黑粉菌寄生后,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数量、生长速度以及各分蘖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可产生如下不同的产品:
1、正常茭:肥水管理较好,植株受黑粉菌菌丝体侵入后,能形成肥嫩洁白的肉质茎,到老也不变灰。
其生长特点是:长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叶片宽阔,上部自然下垂,最后一片心叶显着缩短, 叶色较淡。茭肉长,膨大时,在叶鞘一侧裂开。
2、雄茭:植株体内无黑粉菌寄生,茭白花茎不会膨大,甚至到夏秋可抽苔开花。
其生长特点是: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片宽阔直立,先端下垂,叶脉数多于正常茭,在早期就能表现出来。假茎圆形,不膨大,中空,苔管较高。
3、灰茭:植株受黑粉菌侵入后,在膨大的肉质茎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厚垣孢子堆,一种是在茭肉 横切片出现多个小黑点,但尚能食用,称为“弱灰茭”,这种情况在单季茭中较常见;另一种情况是整个茭肉充满黑色厚垣孢子,形成一包黑灰,不堪食用,称为“全灰茭”。一般在秋季孕茭期气温下降时形成,夏茭中不出现,秋季的灰茭植株到夏茭时也能结茭白。其生长特点是:植株较高大,长势较正常茭略强,叶片较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黄,到老也不会裂开。茭肉较短,切开可见黑色孢子。
“灰茭”和“雄茭”都是茭白生产中的废品,其后代不结茭白,一经发现应立即挖除整个株丛。 栽培上必须年年季季不断选种,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
四、茭白休眠期
从茭白植株叶片全部枯死,地下茎上的休眠芽越冬开始,到翌年春季休眠芽开始萌发为止。秋茭孕茭结束后,天气转冷,地上部迅速枯黄,地下部即进入休眠期。此期需80~150天。
茭白是怎么生长的篇2
茭白是水生蔬菜,它的形成方式很独特,它是在被黑粉菌菌丝侵袭后所产生的。黑粉菌以菌丝体形式大量繁殖,刺激茭白薄壁细胞,然后进行无限制分裂,然后将形成肥大的营养体,让茭白可以快速的成长,最终膨大形成了茭白。茭白形似竹笋般,熟食肉质细腻适口。
茭白里也有灰茭,所谓灰茭,就是切开后肉质有许多小黑点,看着吓人,让人不敢吃。当黑粉菌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时,肉质茎膨大初期就产生厚垣孢子堆的植株,所以就会形成这种灰茭。一般茭肉呈褐色,还有一种更为严重,整个茭肉都呈现为黑色,没有食用价值。
茭白的功效与作用
茭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药效。而且它可利尿解毒,茭白拥有超高的钾元素,而钾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它能调节脑神经作用,强化记忆力,特别适合钾减人群,常食可以补充钾元素,还能帮助提高记忆力。
茭白性质属于凉性,它可以清热,特别是暑热效果极好,所以常吃对身体是极好的,夏秋之季上市,刚好遇到最易体热的季节,所以这两个季节吃是非常好的。它的利尿作用很强大,可以帮助人们清除体内的毒素,拥有健康的体魄。
结语:茭白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了,它其实就是一种水生的营养蔬菜,茭白的功效与作用较高,最显著的为清热解毒,还能清心明目,最适合钾减人群,在补充钾元素的同时,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平衡,属于非常好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