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指的是篇1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指的是篇2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扩展资料
矫正措施:
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严加管教。
2、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3、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因不满14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4、因未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5、有轻微犯罪行为,不需要刑事处罚,或者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人采取劳动教养,属于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
不良行为指的是篇3
不良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与人们公认并且遵守的社会规范相对立,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并试图打破这种约束,具有扰乱行为准则、扰乱是非观念、破坏社会秩序、破坏公共安全的潜在危害性和现实危害性,成为犯罪的先兆和基础。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表现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响制品等;进行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注: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差别主要在:次数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上
不良特点
一、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
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对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四、由青少年实施 青少年不良行为与犯罪有根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