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过热的应急处理办法篇1
误区一:长时间热车促燃烧
停放在室外的车辆为数
不少,而北方的气温普遍较低,花几分钟热车也就成为车主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课,坚持将车子热到正常水温才上路的车主也大有人在。这样是否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
怠速时间长,发动机达到正常温度的.时间也就变长,汽油被喷到气门背面后蒸发的速度就慢,积碳也由此而生。同时在怠速状况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小,这样对积碳的冲刷作用也会变得很弱,会促进积碳的沉积。
正确做法
对于现在的车型,经过约半分钟的原地热车,就可以低速行驶了,只要不大脚油门,不马上跑高速,已经完全能胜任市区行车的需要了,车辆会在行驶的前1km之内逐渐升高水温,从而实现热车过程。过长的热车除了耗油和增加积碳,没有任何好处。
误区二:低转速行车防积碳
现在油价越来越高,为了省油,也为了避免多余燃油形成积碳,很多车主成为了“低速高挡派”,也就是在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时换入下一挡,而换挡速度恨不能快过DSG变速器,以此实现少费油、减少积碳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做表面看貌似省油了,实际上加速了积碳的形成。在这种高挡低速的工况下,发动机不但容易产生爆震,同时进气速度也较慢,此时无法“尽兴”燃烧的燃油
便蒸发从而导致进气歧管、气门等部位产生积碳。
正确做法
根据车辆的不同,适当提高换挡和行车转速。尤其是小排量的手动挡车型和高转速发动机,完全可以在2500-3000转换挡,不但不容易积碳和爆震,而且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车辆动力表现也得以提升,同时由于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油耗甚至会更为理想。
误区三:拉高速“烧尽”积碳
很多车主都听说过,有积碳的车子跑跑高速“拉练”一下就能把积碳清除掉了。然而就好比很多疫苗可以防病,但是不能治病一样,拉高速可以预防积碳,但对于附着力强、极其顽固的积碳并没有太好的清理作用,相反只是耗费汽油罢了。
正确做法
车主可以防治结合,一方面通过不定期的高速行驶或者高转速行车,来延缓积碳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发动机已经有了积碳,则需要通过清洗来彻底解决。
对付积碳的最有效招数就是清洗了,所以一些车主认为,积碳不可怕,无论什么积碳症状都能“一洗了之”。答案其实并非那么简单,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清洗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
燃油添加剂
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只需要将适量的添加剂和汽油一起加入油箱即可。
合格的燃油添加剂可以防止在金属表面形成积碳结层,并能逐渐活化原有的积碳颗粒从而慢慢去除。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燃油添加剂品种繁多,品质良莠不齐,质量差的燃油添加剂由于热值不同,容易对进排气门、活塞、缸壁产生损害,对橡胶供油管路有一定腐蚀作用。使用该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周期与间隔时间,不然会加快燃油橡胶供油管路的老化和腐蚀。
“打点滴”
最常用的免拆解清洗方式,也就是俗称的“打点滴”,其优点在于方便快捷,而且对于喷油嘴的清洗效果明显。对于新车而言,用“打点滴”的方式一般可去除80%左右的积碳,而旧车的效果稍差,但清洗后对动力和油耗的改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打点滴”的缺点是进气道的前一段清洗不到,而且喷油嘴的清洗效果也不好判断。
拆解清洗
对于积碳严重的发动机,就不得不采用拆解发动机的方法来解决了。气门积碳的清洗较为简单,在拆下进气歧管后,用手工或采用清洁药物浸泡即可清除。至于发动机缸内积碳的清洁,则必须“大动干戈”,拆下汽缸盖、正时皮带等才可以清洗。拆解清洗的最大缺点是很难达到原厂的装配精度,即便是更换所有螺栓、垫片等承力紧固部件,也会对发动机性能有一定影响。
发动机过热的应急处理办法篇2
1、发动机过热十分危险
运气不好可能使发动机被破坏掉。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或在汽车爬坡时,如果水温表的指针进入了红区,居高不下,或反覆地在红区震动,这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2、行使过程中发动机过热
如果在普通公路上发动机出现了过热,应该尽快地降低车速,把汽车驶到树荫下,或驶到相对比较凉快的地方,把汽车停下来。打开发动机罩盖,让发动机怠速运转,等待发动机温度逐渐恢复正常。在发动机水温恢复正常之后,将发动机熄火。然后再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发动机的水温充分地下降了之后,再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水量。这时发动机的冷却水量大都严重不足。按著规定量把冷却水补足之后,再检查一下冷却系统,确认没有其他故障之后,可以起动发动机,继续行驶。
3、过热的发动机怎么办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发动机过热,必须立刻把暖风全部打开并打开车窗,这时车厢内将热得像地狱一样。由于有暖风帮助冷却水散热,能使冷却水温大幅度地下降。这样可以持续开车,就近找到高速公路的出口,把汽车驶到安全的场所停下来。接下来,只要按照上述的,使发动机的温度降下来就行。注意,最好不要把汽车停在路边,以免影响交通或被撞车,必须把汽车停在安全的场所。
很多车主对车子的积碳问题比较关注,时不常检查保养一下,以防发动机因积碳运转不顺畅。更有车主谈“碳”色变,生怕爱车因为积碳严重而产生油耗升高、行驶无力等“并发症”,于是在日常用车过程中下了不少功夫,但往往因为认识上存在误区,不知不觉中反其道而行之,使积碳现象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