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老虎代表什么篇1
老虎的象征意义
东北虎,也叫作满洲虎。《满洲源流考》转载《魏书》勿吉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熊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迳山者,皆以物盛去。可见古代的长白山中的虎等猛兽皆被视为神物。后世闯山挖参之人尊老虎为“山神爷老把头”,或从“山参爷”或从“老伯都”等有一定关联,老虎与挖参人的故事至今流传有很多。
满语中老虎音为“tasha”,即塔斯哈。别名“bedu”即伯都,亦名“李耳”音为“lingsika”,亦名“李父”为“tarfu”,亦名“xusha”,须斯哈,亦名“於兔”即“utu”。满语中母虎为“biren”,盖伯依热恩。公虎为“muhan”盖即穆罕。三岁之虎叫作“xurgan”,须尔敢。
老虎在满语中的特别之称呼甚多,此中的“李耳”与云南黎族的语言内涵相似,据说黎语中“李耳”为母虎之意、“李聃”有“虎头”之意。故有学者认为“老子”的称呼和老虎信仰有关系。
道教尊崇老虎,被认为是护法神,张天师手持七星宝剑,座下黑虎降妖伏魔,为民除害。道教信仰的财神赵公明也是坐骑黑虎,所以也叫作黑虎玄坛将军。道教信仰的西王母,也叫作“黑虎女神”,据说她的使者和坐骑也是老虎。在道教民间信仰中还认为老虎是土地爷的坐骑。在土地庙内,必定供奉老虎,叫做虎爷。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白虎也代表着西方。虎常常与龙在一起,在道教中独具象征意义,如外丹家则以龙喻水,以虎喻火。内丹家则“神者是龙,气者是虎”,故而也是一种道名言的'暗语,如《性命圭旨》即有“龙虎交媾”之歌。
老虎梵文发音为“vyaghra”,藏文发音为“sTag”,与满语的发音有几分相近。在佛教中有“舍身饲虎”的佛陀本生故事之外,老虎还被视作“风大”的象征,常常与火大象征的金翅鸟、地大象征的狮子、水大象征的龙,作为四方的瑞兽。
在婆罗门教中,虎皮最初是湿婆的象征。湿婆杀了“欲虎”,用其皮制作了他的禅修坐垫,这个传统后来融入了印度教和佛教,成为大瑜伽士、大成就者的坐垫,代表降伏嗔毒。一般佛教众鹿皮象征慈悲,虎皮象征忿怒,所以很多的忿怒本尊都是身着虎皮裙的形象。
比如宗喀巴大师至尊五见唐卡中,其中一幅宗喀巴大师显现为大瑜伽士形象即骑着猛虎坐骑。所谓“至尊大师骑着可怖的猛虎,示现瑜伽师的装束,身红色,眼鼻特大,右手持火焰剑举向天空,左手捧满储甘露的颅器,红色发髻上束蓝绸以骨饰而为庄严,极露笑颜,容光焕发,有八十位大成就者随从围绕”。
又如无教派运动的《利美之光:黑如噶五兄弟》中的秋吉林巴唐卡也是骑猛虎的大瑜伽士形象,代表着降伏事业的成就。
此外佛教护法祥寿五姐妹中的“慧贞佛母”,藏文名称为“米玉洛桑玛(Miyo Lozangma)”,身黄色,一面二臂,右手施敬奉宝物的手印,左手捧一装满粮食的珍宝盘,慈眉善目,饰以各种珍宝璎珞、耳环、镯钗。座下骑一猛虎,代表着南方宝生部,彰显佛功德,世间寓意衣田具足。
佛教老虎代表什么篇2
老虎并非西藏本土动物,但在藏族艺术中经常画有印度的孟加拉虎和中国周边地区的长毛老虎。梵文为:vyaghra。藏文为:sTag。不产狮子的中国,老虎具有狮子在印度文化中具有的一切之威武特征。在印度虎皮最初是湿婆的性象征,他杀了欲虎,用其皮做了禅修的坐垫。
后来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常用虎皮为众多瑜伽师、大成就者和神灵制作床垫或禅修坐垫。传统上鹿皮坐垫代表平和或慈悲,而虎皮坐垫代表恐怖或暴虐。佛教的胜利幢上常装饰有虎皮帷幔。在金刚乘佛教中,老虎是众多神灵,尤其是愤怒相神或好战神灵的坐骑。骑在暴虐的老虎身上象征着大成就者或神灵的无畏和凌驾他人之上的意志。
许多愤怒相的饮血金刚和护法神都身围虎皮腰围,其明妃则身着豹皮裙。老虎身上性器官形状的条文代表阳性的方便,而子宫状的豹子的斑点代表阴性的慈悲。神灵身穿虎皮象征着控制了嗔恚。剥下来的人皮和象皮是神灵另外两件服饰,象征着他征服了贪和痴。
“蒙人驭虎”的画作经常出现在格鲁派寺院的壁画上,画面上一个蒙古喇嘛或贵族牵着一只被铁链拴着的、已被驯服的老虎。据说此图代表“三界怙主”,其中蒙古人代表观音菩萨、铁链代表金刚手菩萨、老虎则代表文殊菩萨。这幅画也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即:蒙人驭虎代表格鲁派战胜了被驯服的对手藏传佛教旧派。
佛教老虎代表什么篇3
中华虎文化——佛教禅虎
北魏、西魏、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以佛祖、菩萨为主,所画佛本生故事,以表现“舍己救人”为题材的作品占有突出位置。如萨垂太子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一只饿的将死的母虎和七只小虎的故事,这与尸毗王割肉换鸽命是同一主题,歌颂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还有更多的有关传闻是寺僧或道人用法术降龙伏虎,并驯服老虎,使其有了佛性和道法,老虎也修禅,得了正果。
故事讲,首创嵩山少林寺的佛陀禅师乃天竺人,初结六友,同修定业,其他五人都获正果,独佛陀没有收获。同道告诉他机缘应在中国。他就到了当时的魏都平城,“别设禅林”,终得正果。后随孝文帝南迁,来到洛阳,见嵩山幽静,正好修禅,就请孝文帝为他在嵩山建少林寺。
佛陀是一位译经大师,他曾度得弟子慧光,慧光以助师译经,成为一代名僧。又让他另一位弟子道房度弟子僧稠。僧稠以禅显,佛陀称他是葱岭以东学禅法做好的一个。僧稠后到云门寺当主持,编纂《止观法》。他的禅功极高,传说有一次僧稠在王屋山见到两只老虎在搏斗,他用锡杖往两只虎中间一插,老虎就各自散去,可见其神力。现在谈到少林寺的武术,往往追溯到僧稠,自然和他的佛法超绝分不开。
明代万历年间,黄山有一高僧普门和尚,驯一猛虎,日为猛虎说经,虎悟理,收为弟子,并流传猛虎驱盗的故事。佛教传说中最有影响的是十八罗汉伏虎说。罗汉是释迦摩尼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原有十六人,收了佛祖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
其伏虎罗汉更是家喻户晓,这无疑也是通过虎以宣传佛法的力量。
西湖虎跑泉传说即是以为高僧感虎移泉的结果。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师来游资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寻以无水将他之,忽神人跪而告曰:“自师之来,我等缴惠者甚大,奈何弃去?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师无忧也”翌日,果见二虎跑地作穴,泉遂涌出,甘冽胜常。
风景名胜也常附会名僧伏虎的事迹,可见佛缘与虎一直都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