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古代大户人家标准 古代大户人家有多少下人

时间:2023-07-24

  古代大户人家标准篇1

古代真正的大户人家规模堪比紫禁城演绎百年家族兴衰

首先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也是山西的晋商大院,和乔家大院齐名。王家大院则总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相比之下,紫禁城的建筑面积才15万平方米。现在我们到王家大院旅游,只能看到三组建筑群,分别是红门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这三个景点加起来还不到王家大院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王家大院有多大了。

走进王家大院,我们仿佛是走进了一座古城一样,这里的建筑都依山而建,高大的门楼内是形形色色的建筑,到处可见精美的石雕。虽然比不上乔家大院的精致,但王家大院讲究的就是一个大气恢弘,非常的不一般。

据记载,王家的老祖宗名叫王石,此人最早是个买豆腐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后人们也都很争气,这才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现在到山西旅游,宁可不去乔家大院,也要到王家大院转一转,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康百万庄园

离开山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河南。在河南巩义,有一个著名的康百万庄园,规模也非常庞大。

康百万庄园被誉为三大庄园之首,康氏家族兴盛了四百多年,现在在当地还非常有影响力。在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是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可见当时康家的富裕程度。

除了经商致富外,康家还十分慷慨,比如清末的康应魁先生,他在75岁生日那年,把族人和相亲所欠的债务一把火烧掉了。此举震惊了中原大地。在慈禧西逃的时候,康家一次进贡了一百万两白银,从此才留下了“康百万”的名号。

第三个是牟氏庄园

在山东烟台,有一座牟氏庄园。它是牟氏家族兴建的家族庄园,从明初一直发展到清朝末年,牟氏家族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家族,拥有土地6万亩,年收入粮食三百多万公斤。

在如此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牟氏家族用了几代人的功夫打造了这座牟氏庄园。牟氏庄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打造这座庄园花费的白银约为43万两,共有房屋480多间。它体现了北方民居的传统特色,对于研究古代经济和民间建筑有巨大的价值。

  古代大户人家标准篇2

大户他们的等级是怎么分配的

1、排在第一的肯定是老爷,主人和其它家人;

他们基本是与大鱼大肉等,好菜燕窝鱼翅等,好菜相待

2、大管家;

管家在大户人家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出了主人家以外,其他的丫鬟、长工等都归他管,自然伙食也是不错了,像牛、羊、猪还是可以吃到的,只是他不能与主人家一起吃,往往都是开小灶的类型。

3、贴身丫鬟、侍从

贴身丫鬟、侍从,一般是比较细心的人、是从的武功也是要比较好的,当然统一都归管家管理,他们一般可以吃到鸡、鸭、鱼等肉食。偶尔也可以享受到老爷、小姐、夫人、少爷等赏赐的糕点等

4、家丁、院工

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家丁出了要和丫鬟打扫院子以外,还要比丫鬟多干很多活,院工以守护护院为主,平时能吃到的也就是米饭、馒头等,在过节时有可能可以吃到肉类。

5、长工和短工

长工和短工就不用说了,相当于奴隶了,平时也就是吃一些稀饭、咸菜之类,算是比较可悲的

有的大户人家还有师爷,地位基本与大管家平起平座。如给子女聘请有老师,老师的地位有的也很高,在大管家之下,在其他人之上

  古代大户人家标准篇3

古语有云:财不可露;大户人家自然不会去向所有人说我们家的财富多的数不清,我们有多少家产等等,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显示与众不同,而下面这俩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可骑乘、可拉车,耕地,商贸运输,送信,甚至战争,都离不开马。于是上马石与拴马桩应运而生,两者均为石质,多雕刻精美,形制规整。

上马石形似阶梯,两步或三步,高约0.5米,宽约1米,厚约0.4米(具体尺寸各地略有不同),正面及侧面多雕刻精美浮雕,寓意平安。上马石多为两块,放置于大门两侧,实则一为上马石,一为下马石,而“下马”不吉利,故都称为上马石。

拴马桩,顾名思义,用来拴马的,可以拴自家的马,也可以拴客人的马,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停车位。样式多种多样,桩型的,多为四边形,顶部石雕,有狮子,猴子,人物等。

拴马桩越多,代表着家中养的马数量越多,家族的财力雄厚,大户人家的气派彰显无疑。李家大院中的拴马桩数量众多,马匹等牲畜也多。农忙时,周围的农户将马、牛等从李家牵走,用完之后再牵回来拴在桩上,这些拴马桩,不止代表着李家的家族兴盛,也表现了大户人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善。

民间还有其他形式的拴马桩,下面这种则是镶嵌于墙上的,方形石质,中间凹型,留有立柱,可用于拴马、牛、驴等。在建筑的最外侧的墙上,沿路走过的人,通过拴马桩的'数量就能判断出这户人家的家境状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对于大户人家的解释也在不断发展,古代的“标配”到了现代,只能作为装饰品,甚至不为人知。而其中的价值,或许在提倡文物保护的今天,不止是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所熟知,也应在其作为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载体,而被广泛的普及。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