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大民俗篇1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语言文化: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
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
成都十大民俗篇2
“送蛴蟆”:民俗活动拉动乡村旅游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18日晚,四川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田间,一条长长的“星河”照亮了夜空。
这是当地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四“送蛴蟆”。这一天,老百姓点亮自制的蛴蟆灯出游,并将其插在田边或放进河中驱赶瘟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当地老人讲,“蛴蟆”即是青蛙,“蛴蟆节”兴起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
当晚7时,夜幕降临,歌谣中,蛴蟆灯被陆续点亮。当地群众和游客举起蛴蟆灯,从新星乡场镇出发,在夜幕里汇成一条绵延近2公里的“地上星河”。
“比大年初一还热闹,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了。”81岁的村民王有馨说,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蛴蟆灯,“想要带头给小辈们做个示范,让他们以后也会做蛴蟆灯,把传统发扬光大。”
送蛴蟆活动给乡村带来了火爆人气。记者了解,在新星乡,今年的蛴蟆节吸引了上万群众和游客参加。当地借势推出了送蛴蟆乡村旅游文化节,以民俗活动拉动乡村旅游。
声光电:“演绎”传统灯会新玩法
呼应猪年的卡通麦兜花灯、体现神秘玛雅文明造型的彩灯……在成都,传统花灯艺术和现代声光电元素的碰撞,让花灯里的美好祝福全新绽放。
在温江区国色天乡乐园,100余组花灯洋溢着新年的喜气。1月25日以来,已有超过18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游园。“从去年6月开始,我们就组织设计制作团队结合园区特点开始筹备灯会。”温江国色天乡陆地乐园营销中心总监李伟介绍。
“除了传统花灯,今年最受游客欢迎的是激光水秀。”李伟介绍,今年乐园把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绿道田园等当地特色内容加入了激光水秀演出。“声光电结合,观众的感受更为强烈,每天都有七八千名观众前来观看。”
“除夕,我在纽约华人街街头看见了舞龙舞狮,现在又和家人一起观看了这场激光水秀,更让我觉得亲切、自豪,希望祖国越来越富强。”在海外留学的罗少卓说。
成都十大民俗篇3
鱼市
古代的成都市内河流纵横,简直就是一座水城。从水碾河、金河街、御河街、小河街、顺河街这些街名可见一斑。
所以老成都人不愁没有鱼吃。泥鳅黄鳝之类绝不像今天这么贵重,一般人都吃得起。鲤鱼鲫鱼甚多,丝毫不稀罕。
除了走街串巷卖鱼的,老成都还有南门大街、湖广馆街的鱼市虾市。拂晓之时,城内城外以捕鱼虾为生的人便拥入鱼市虾市,一天的劳碌便开始了。
竹器
竹子是南方的植物,竹器也大多只能在湿润南方使用,到了北方就会爆裂散架。在成都,竹器用久了也会坏,如竹椅的靠背坐垫破朽了、筲箕的边张开了、竹篮烘笼的蔑条掉了……坏了的竹器可以留着,等修竹器的一吆喝,全都整旧如新。
修竹器的带着一捆竹子、蔑条和工具四方游走,不愁找不到生意,因为竹器在成都人的生活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吃饭用的筷子、买菜用的篮子到厨房里的系列炊具、桌椅板凳、晒衣服的竹竿、出行的箱子竹篼、扫地的扫把,无一不是竹。所以苏东坡有名言:“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凉席
随着季节的变换,人们的.需求也相应有所不同。冬天的围炉取暖,夏夜的树下纳凉都极富情调。
老成都的夏天,就有许多“出卖清凉”的职业,有的小孩专在茶馆理发铺等公共场所为人摇扇,充当别人的“电风扇”,有卖凉悠悠甜滋滋的冰粉凉水的……那时也有人瞅准了“售后服务”这一行,不过维修的不是家用电器,而是补扇子、补凉席之类。
老成都人睡的凉席是用竹蔑条编成的,人的肌肤紧贴竹子,竟是十二万分的惬意。摩挲久了的旧凉席,光滑熨贴,最为舒服,所以即使它用坏了,老成都人也舍不得扔,请那带着蔑条沿街吆喝“补凉席”的重新修好,又可使用,花钱不多,何乐而不为?
水桶
老成都人家家户户离不得水桶。那时没有自来水,得用水桶去井里提水,到河边挑水。老成都人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具都是耐用消费品,哪怕是锅碗瓢盆,筷子刷把,几十年不换,说不定还是传家宝。
木桶漏水了,或散架了,断然不会拿木块来当柴烧。若是小毛病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大毛病就让专业箍桶匠来医治。今天,桶的材质更加多样化,有白铁皮桶、铝桶、搪瓷桶、塑料桶等,都市里木桶已几近淘汰。
打草鞋
鞋只是脚的保护性外套。老成都最便宜的鞋是草鞋。成都是粮仓,谷草麦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
乡场上都有打草鞋卖的铺子,而且许多人家都有打草鞋的技艺。这也算是就地取材了。
代客冒饭
成都服务行业的周到细致颇有人情味,茶馆里卖香烟的可以论支卖,卖水人挑的是河心水,碗破了有人补,刀钝了有人磨,屋漏了有人捡瓦,天冷了有人出卖温暖,天热了有人出卖清凉……面馆里还有一项便民措施:代客冒饭。
顾客带碗冷饭,馆子里会用面汤将饭冒得热气腾腾而不收分文。若是兜里还有几个小钱,也可以来碗素面肥肠煮凉粉什么的做菜。
如今当然没有这些行业存在的必要了,但那种人情味却是不该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