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篇1
1、我们所知道的追诉时效
喜欢看侦破悬疑片的观众经常会遇到一些片子里,大侦探们对于一些难以侦破的案件,都会努力在追诉时效内抓住罪犯,取得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但是我国刑事案件是没有侦破期限的,一些犯罪时间长,作案手法极其狡猾,反侦察能力强,作案时间间隔长,像白银连环杀人案,历时14年才成功告破,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最终收到了法律的严惩。而我们看到不少国外的影视剧里有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像韩国杀人案的追诉时效是25年,直到2015年才将这个追诉时效改为永久追诉,这样犯罪分子只要活着总有一天会被抓铺归案,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我国的刑事案件一直都是实行的是永久追诉,公安机关立案之后就不会不了了之的,如果是立案之后一直未处理,可以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
2、对于立案的一些概念
普通人对于侦破案件这种事的经验,大多是来源于影视剧,这里就会有一个误区,一起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只要立案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告破,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除非是重特大案件,一般刑事案件破案率都比较低,并不是所有案件立案就都能破案,毕竟公安机关的警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要分管很多种类的案件,所以一般的刑事案件靠的是比较有限的人员来侦破,所以效率低也是很正常的。像那些特别重大的案件,投入的警力多,无论是人员的配置,还是各种设备的使用都是最好的,这种案件侦破效率肯定会比较高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警察侦破案件是无限期的,这只是说相对进展会慢一点,但是如果找到线索,发现嫌疑人,警察必然会全力侦破案件。
3、立案之后也可以要求知道进度
对于刑事案件,只要公安机关立案,就说明开始有专人进行侦破,如果案情简单,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发现,那么公安机关可能一两个月就把所有程序走完,如果是比较重大复杂的案件,时间就无法把控了。但是想要知道案件的进度,也就是说警察查到哪一步了,报案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询问的,如果发现立案之后公安机关没有进行侦查,报案人是可以投诉的,但是报案人,受害者是不能左右公安机关的侦查时间的。
当然不是所有案子都能够立案的,像情节很轻微的,就没必要立案,被告人已经死亡这种案子也一样没有立案的必要,因为立案就意味着公安机关要侦查处理,所以对案件的立案条件也是需要审查的,审查是有期限的,一般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在公安机关已经实现接报案和受案立案办案结案全过程可溯式管理。所以一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都是可以在网上查询的。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篇2
一、诈骗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会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应该怎样正确认定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想正确认定诈骗罪,需要对该罪犯罪构成要件进行理解,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3、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4、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我们可以了解到诈骗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情况下才立案的,立案之后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根据犯罪的实际情况来判处刑罚,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篇3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断。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例如,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履行有益于社会的业务上的行为。再比如盗窃没有达到当地盗窃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这也不能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能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