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1
1、{40}、离空的红颜
2、网名藏着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因此选取一个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是为不错的选择。接下来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此类网名,供大家选取,希望大家喜欢。
3、文字结构系列
4、诸言体:又叫诸意体、诸语体,凡描写情态之辞皆可自为一体格。常见有:
5、新生代
6、{30}、风月不等闲
7、人间惊鸿客
8、遥寄山海故
9、(句脚仄起平收)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10、(拗句)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11、(工对)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像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12、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
13、针穴名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
14、{55}、缥缈淡如风
15、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对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
16、(2)首尾二字也半字回环,即藏头拆字体,
17、{63}、携君以终年
18、1回旋四季诗
19、{93}、青丝挽来生
20、(4)解疑式:先设疑后释疑,形成新奇的意境。
21、{89}、记忆的窗景
22、(六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2
1、●乐语:说的是人生的乐事。宋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成为文体。
2、起源
3、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每当一次新的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颐和园的长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亭子,既可供人休息,又可使人驻足其中细细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而在走一段停一停,走一段停一停这种交替重复中,也会感到节奏所带来的快感与美感。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众人一起劳动时喊的号子,队伍行进时喊豹口令,都有这种作用。
4、1风花雪月诗(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
5、1石碑诗
6、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7、古代诗歌
8、(借对)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9、同名诗作
10、(杂言诗)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十字以上者,以七字相间者为多。
11、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现在我们说藏头诗是指嵌字诗中嵌于句首(鹤顶格)的诗。
12、附反复体诗、双篇回复式
13、语言风格系列
14、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15、中间代
16、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的,不很鲜明的。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造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件既人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17、基本解释
18、(6)送别诗。
19、现代诗歌、歌词应符合基本的诗歌、歌词韵味,用词准确、精美、新奇,语言去熟悉化,口号诗、口水诗、“梨花体”、下半身主义不在之列;
20、良宵婉君别
21、1龟形诗:以回文作龟形诗。
22、(律联)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3
1、(诗人轶事)(诗说词说)
2、{74}、沦陷眉宇间
3、诗词包含体:是诗同时也是词,只须改变句读。诗改词也属此类,只是诗词包含体是作者本人构思出来的,诗改词则是别人改原作。(五字诗意淡雅古风网名)。
4、1颠倒歌: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特点是把很多不可能发生的看见的的事物,用歌谣的形式,非要说出来,让人听了笑破肚皮,还在嬉笑怒骂中学到作人接物,是移风易俗的好教材。
5、{06}、酒空人已醉
6、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魏晋以后才逐渐严格起来,并出现了一些韵书,如李登的《声类》。吕静的《韵集》。夏侯咏的《四声韵略》等,但这些私家著作不能起到统一押韵标准的作用。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是综合了古今的读音和隋北的读音,加以整理决定的,和当时任何一个地区的实际读音都不完全吻合。作诗押韵既然要以它为依据;自然就离开了口语的实际情形。这是古典诗歌用韵的一大变化。到了宋代、陈彭年等奉诏修了一部《广韵》,它的语音系统基本上根据《唐韵》,分四声,共二百零六韵。比较繁琐、但作诗允许“同用”,相近的韵可以通押,所以实际上只有一百十二韵。宋淳祜年间平水刘渊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广韵》中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成为一百零七韵,这就是“平水韵”。元末阴时夫考订“平水韵”,著《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零六韵。明清以来诗人作诗基本上是按这一百零六韵。但“平水韵”保存着隋唐时代的语音,和当时的口语有距离,所以在元代另有一种“曲册”,在完全按照当时北方的语音系统编定的,以供写作北曲的需要。显著名的就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此书四声通押,共十九个韵部。现代北方曲艺按“十三辙”押韵,就是承袭《中原音韵》的。“十三辙”符合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可以作为新诗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