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分析与相关反思论文
1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概述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是指毕业生在参加招聘的过程中,就业单位对条件相同或者相近的毕业生产生与工作能力无关的歧视,而损害其平等就业的机会。就业地域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只招聘某一特定区域的毕业生,而歧视其它地域学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单位为了在自身管理、缴纳保险等事项上节省时间和花费,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户籍身份区别对待,例如区别对待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户籍的学生。我国就业地域歧视是就业歧视问题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公平与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1]。
2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分型及其原因
2.1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分型
2.1.1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阻
我国的户籍划分采取的是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受这一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易受户籍制度限制。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农村毕业生对城市生活的熟悉程度以及视野开阔程度都处于劣势,因此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城市户口的学生。
2.1.2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易受歧视
受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在加上知识、技能、语言等素质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例如受恐怖袭击的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聘用生于新疆自治区的'维吾尔族毕业生,甚至对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斥。
2.1.3地域标签现象严重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因此不少用人单位会根据互联网上对某一地区的人的大众标签选择应聘者。这些标签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印象以及评价,进而直接导致了就业地域歧视现象的产生[2]。
2.2产生就业地域歧视的原因
2.2.1我国严格的户籍身份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但城乡之间的差距难以打破。我国的城乡居民所享受的社会资源与公共福利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农村新型合疗政策与乡镇医保政策的差距使得城镇户口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有地域上的优越感,因此部分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因无法落户而受用人单位的歧视。
2.2.2区域经济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港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而内陆城市受地域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整体经济较为落后,所以使得社会资源、教育水平以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往往对西北部毕业生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
2.2.3用人单位受利益目标驱动
众所周知,企业开展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盈利,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影响,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员时往往会更偏向拥有社会人脉关系、生活稳定、地理环境熟悉以及语言熟练的本地人[3]。例如,北上广的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会录用本地人,而只有在供小于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外地毕业生。
2.2.4缺乏法律约束
我国目前有宪法、劳动法等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即保证劳动者的公平就业与平等劳动权,但目前尚未将地域歧视纳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因此即使大众对就业地域歧视有诸多重视与探讨,但这一问题仍缺乏法律效力,使得很多用人单位不会因存在地域歧视现象而受到相关法律制裁,而使其在招聘过程中依旧存在地域歧视和对不同求职者的区别对待的现象。
3解决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的措施
3.1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化现象
户籍制度是造成就业地域歧视的首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入改革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改善、消除城乡之间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现象,进而使得城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享有同等的身份和待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便捷的公民乔迁和登记管理渠道,促进城乡间人才的流动速率。最后,政府应极力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受教育机会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3.2完善法律法规,有效推进反就业地域歧视法
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能有效降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具体的措施为:在现有劳动法法律条文的基础上扩大劳动法中关于企业就业歧视的范围,并且具体指出就业地域歧视的定义、范围以及行为归属,并且加大处罚力度,进而建立一个公平、平等、规范的就业体系,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4]。
3.3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地域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让企业重视自身在开发社会人力资源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使其能尽量消除自身的歧视观念,尽可能的吸收多样化的合格人才,根据不同的人才设置不同的岗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能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良好的就业环境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同时正确的人才使用观能帮助企业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我国就业地域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且对大学生的公平、平等就业带来严重的制约性,同时也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带来一定的影响。鉴于此,笔者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责任感等措施,为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婷婷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帅.当代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的理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78~279.
[2]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3]梁琛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4]吕莎.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经济学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