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中国十大神话传说

时间:2024-08-21

观音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观音传说是浙江舟山地方民间传说,也是中国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之一。舟山普陀洛迦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闻名海内外的观音道场所在地。舟山各地流传的观音传说已有上千年历史,多从普陀山生发出来。早在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的《昌国县志》中,就有“梅岑山(今普陀山)观音宝陀寺”的记载,由此开始,《不肯去观音》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观世音作为佛法无边的菩萨,在舟山民间及其他地域得到普遍信奉,观音信仰已远远超越民族和国界,形成了劝人为善、爱好和平的“观音文化”。在观音传说里,有不少是关于观音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岩、观音洞、观音桥等的传说。观音传说还在2006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蛇传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白蛇传传说,即《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为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属于面见神话故事,也是中国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2006年,江苏镇江、浙江杭州申报的白蛇传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黄初平传说是浙江金华地方民间传说之一,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其传说,源起于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黄湓村。“黄大仙传说”产生于东晋时期,最早文字记载于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神仙传》。2008年06月07日,黄大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炎帝神农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炎帝神农传说是湖北随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传说之一,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女娲伏羲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太阳神炎帝的神话传说故事,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话,也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神农架与随州相邻,境内奇峰竞秀,林海苍茫,自古便流传着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播种五谷的传说故事。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汇聚了丰富多彩的炎帝神农传说,其中蕴涵着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农业、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体现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创新精神、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是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瑰宝。炎帝神农传说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王母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西王母又称:王母、金母、阿母、西姥、瑶池金母、金母元君、王母娘娘,在中国神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王母神话是《山海经》中最为人熟知,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上古神话。2014年11月11日,西王母神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王母神话传说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的源头之一,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穆天子传》所描述的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故事,不仅展现了3000年前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还揭示了西域对中原开放的历史源头和中原对西域影响的现实意义。西王母神话流传很广,内容也十分复杂,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

女娲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祖先神的女娲,在竹山的传说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女娲传说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民间文学,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神话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娲传说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风物互映,留存着显著的早期神话人神一体的特征,彰显着鲜明的竹山地域文化特色。“女娲传说”是指人们讲述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为中心的系列故事,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流传。“竹山女娲传说”分为造人补天型、风俗型、风物型等,有女娲造人补天传说、与女娲有关的风俗传说及与女娲有关的风物传说等。

仓颉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仓颉传说》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仓颉造字的故事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南巡到洛水之滨,阳虚山下。仓颉因记事记史需要,日思夜想,创造文字,仰观日月星辰,天际变幻,俯察鸟迹山川地理。仓颉受到启示,一日忽见灵龟负书,在洛水浮现,丹甲青文,宛若字迹,灵感迸发,于是创造了二十八个汉字,从此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2014年11月11日,中国国务院成文批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其中陕西的《仓颉传说》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禹的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大禹治水传说,即鲧禹治水神话,已有几千年流传史,属于上古神话传说,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也是中国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传说主要内容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很广,遍及九州。在诸多治水功绩中,“禹凿龙门”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武汉市申报的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羌族将禹奉为神灵,也有关于“禹的传说”,四川北川和汶川县申报的“禹的传说”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仙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八仙传说是山东烟台地方民间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国内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故事。烟台蓬莱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八仙传说。八仙传说最早见于《太平广记》,经民间流传和历代文人骚客的渲染,传说内容不断丰富。明代吴元泰创作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始正式确定传说主人公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八仙过海传说把独具特色的“仙文化”与浓厚的世俗人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脍炙人口的山海传奇,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地域风格,为民间文艺、工艺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邵原神话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邵原神话群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指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流传的创世神话及神话原型物的总称。邵原的神话传说大都是关于神或半人半神的故事,这些神话,内容丰富,包含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女娲炼石补天、轩辕祭天与战神蚩尤、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播五谷、颛顼与共工、大禹治水等八大神话共六十余则故事,这些神话传说故事脍炙人口,在国内流传广泛。邵原创世神话的丰富内容,表现了中原先民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冲突和抗争,并在对立统一的进程中走向和谐,积淀着民族的人文精神。邵原神话群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古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盘古神话是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之一,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话。盘古神话故事讲述了远古时期天地混沌,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开天辟地,其身形化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故事。盘古神话群主要包括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等,内容涉及开天辟地、世界毁灭、滚磨成亲、繁衍人类、体化万物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先民的原始宇宙观。盘古神话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

牛郎织女传说,又叫董永传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神话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最早出于《诗经·小雅·大东》,是对天穹中被银河隔开的商参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艺术想象。这一诗歌意象逐渐为后世民众拟人化,并被赋予了人文象征涵义,转化成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得到民众的广泛同情,这成为传说传播和繁衍的动力,也推动了“七夕”乞巧风俗的形成。后来,民间根据牛郎织女传说,创造了董永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传说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