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由于其造价成本较高,很多农民都担心成本投入大,大棚寿命有限成本收不回来、运维难度高等问题而对智能温室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对于这个问题,近期有了新突破。
由于智能温室的造价高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种植作物偏向于反季节、单价高、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如反季节的草莓、蓝莓等售价是很可观的,为了达到蓝莓提前上市、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济大学徐立鸿教授团队尝试将种植多见于我国东三省气候条件下的蓝莓,移栽到苏州市昆山市的智能温室中种植,并探索出了多因子协调控制技术,实现了蓝莓促早熟生产的目的,并发布了相关论文,相信不久会推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多因子协调控制技术基于从蓝莓物候期、特点、土壤pH、水肥灌溉、环境区间等生产条件,确定种植的全周期管理要点和环境调控范围,这需要智能温室辅助配合精细化调控、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串联硬软件设备,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箱等物联网设备,把整个温室联动起来调控,建立起可远程监管的蓝莓植物工厂化生产控制系统,具备远程监测管理、智能联动、数据存储保存、查询记录等功能。不再需要人为测量来回跑,不仅做到了省时省力,并由蓝莓生产环境特点探索处理对蓝莓种植温室的协调算法,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调控。
智能温室是一种通过感知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环境,随时掌控并调节大棚内的环境指数,提供给蓝莓精准培育环境,构建全程智能化的高效监测控制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增加作物产值。
经验证,有多因子协调控制技术加持,蓝莓生产情况良好,从2021年5月初收获的第一波果实来看,成功将南方蓝莓的采摘期提前了一个月,且蓄冷(植物冬眠)后的蓝莓植株单株产量增加了43.8%-94.7%的提高,单果重量也增加了2.6%-10.9%不等,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多因子协调控制算法是对温室种植水平的一次提升,目前已经在南方蓝莓温室实现了工厂化种植,相信以后会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动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