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 (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控制层面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数据层面
接收用户的数据,人机交互的接口,面向应用程序,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
第六层:表示层将逻辑语言(软件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翻译,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针对传输的每一种数据建立(管理:建立、维持、终止)一条虚链接(为了防止不同类型的数据互相影响)。
第四层:传输层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第4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协议非常善于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协议并不在乎一些数据包是否丢失,UDP协议就是一个主要例子。作用:1.区分流量 2.定义数据传输方式。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TCP数据结构
UDP数据结构
三次握手机制:保证了面向连接,又称为TCP的三次握手。
确认机制:显式确认 隐式确认
数据的分段传输:传输较大的数据按照MTU值进行分段传输。
MTU:最大传输单位,默认1500字节。
4层PDU:segment 分段 分片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编址,寻址。
编址协议:IP(IPV4 IPV6)
IP地址:32个二进制,0和1构成用于编址
网络掩码:32个二进制,连续的1+连续的0构成,连续的1代表的网络位,连续的0代表主机位。
地址分类:
A类地址:第一位固定为0
0XXX XXXX --0-127(1-126),网络掩码默认为255.0.0.0
B类地址:前两位固定为10
10XX XXXX --128-191,网络掩码默认为255.255.0.0
C类地址:前三位固定为110
110X XXXX–192-223,网络掩码默认为255.255.255.0
D类地址:前四位固定为1110
1110 XXXX–224-239,组播地址,无掩码
E类地址:前四位固定为1111
1111 XXXX --240-255,科研地址
1.0.X.X.X 无效地址(保留地址),0.0.0.0 无效地址 占位
2.127.0.0.1 本地测试 (127.X.X.X 测试地址)
3.网络号,网络位不变 主机位全为0 的地址(描述一个网段)
162.1.1.1------------------162.1.0.0 255.255.0.0
255.255.0.0
4.受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5.定向(直接)广播地址,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1
200.1.1.1 —> 200.1.1.255
255.255.255.0
6.本地链路地址:link-local { 169.254.0.0 255.255.0.0 }
A B C 类地址称为单播地址
单播:一对一的传输方式
组播:一对多的传输方式
广播:一对所有传输方式
三层PDU:packet 包
局域网(以太网 Ethernet) 广域网 (PPP HDLC ATM FR )
二层地址: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地址 硬件地址 烧录地址
LLC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地址构成: 48个二进制, 书写使用12个十六进制 (一个十六进制需要使用4个 二进制表示)书写方式:减分十六进制或者点分十六进制 。
前24位:厂商 ID ----OUI(统一资源标识符)
后24位:产品 ID ----interface ID (接口标识符)
二层PDU :frame 帧
关注 网络硬件的机械特性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
一层PDU:bit 比特流
传输介质:
有线介质:光纤 、双绞线(RJ45)同轴电缆
无线介质:WiFi ,蓝牙
双绞线: RJ45线
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平行线:又称为直通线 ,线序相同。不同层设备使用平行线。
交叉线:线序不同。同层设备使用交叉线。
全反线:又称为console线,配置线,线序相反,用于用户控制网络设备。
路由器:三层设备,识别IP地址。不同的接口在不同的网段(广播域)
交换机(网桥):二层设备,使用MAC地址,所有的接口默认在同一个广播域,一 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
集线器(hub):放大器 放大信号,属于1层设备,识别bit流,hub上所有的接口 都在同一个冲突域中。
主机(服务器)
应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主机到主机层(传输层)
互联网层(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封装:产生数据的过程
数据解封装:接收数据进行读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