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新数据库的SQL语句执行过程中,会用到 redo log 和 binlog 两个日志模块。
流程如下:
分析器 -> 权限校验 -> 执行器 -> 引擎 redo log(prepare 状态) -> binlog -> redo log(commit状态)
目录
redo log
binlog
为什么更新操作要用到两个日志模块?
更新操作的日志访问顺序
redo log
即重做日志。InnoDB引擎支持的回滚功能,就是依托在此日志之上做的。
对数据库的改变,也就是增删改操作,都会记录在redo log 中。
当出现意外,导致数据库内数据错误的时候,可以根据redo log 做回滚操作。
binlog
即归档日志。是MySQL自带的日志。
无法支持事务回滚,但可以实现数据备份。
为什么更新操作要用到两个日志模块?
理论上来讲,就更新操作本身而言,一个日志模块解决问题是可以的。
但是这里我们看到,两个日志模块,归属不同。一个是MySQL自带的,另一个是InnoDB引擎实现的。
更新操作的日志访问顺序
注意到更新操作中对日志的访问顺序是这样的:
redo log(prepare 状态) -> binlog -> redo log(commit状态)
这是为了保持两个日志的数据一致性。
如果先写redo log 再写 binlog ,在这中间出现意外,机器停止工作。那在重启后,机器会根据redo log 恢复数据,而在 binlog 里没有记录,进行备份的时候,就会丢失这一条数据。
如果先写 binlog ,后写 redo log ,在中间出现意外,数据无法恢复,但又存在记录。
按照交叉操作,如果在执行完 redo log(prepare 状态) -> binlog 出现意外,可以依赖MySQL的处理机制处理。
判断redo log 是否完整,完整则提交。
redo log 没有 commit , 去看 binlog是否完整。
完整,则提交 redo log 的commit 状态。
不完整,回滚。
好了,这一篇就到这里了。
早睡早起,注意身体。早起之王祝你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