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开完题的这个寒假,感觉自己是搬了一块很重的石头,搬了很久终于放下了,什么事都不想干。玩了一个假期,春节过去了,虽然啥也没干,但也积累了一些感受,不吐不快。
在老家的感受 1、小镇的特征春节和往年一样,在老家过。
老家是一个星型分布的桂东南小镇,以绿色、白/灰色、棕色为主色调。
镇上与城里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恩格尔系数较高。
事物总有两面,《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在老家,既能感受到善良、淳朴;也感受到贪图小便宜、为一点小事而纷纷扰扰。身处其中,有些时候会有鸡飞蛋打之感,这些时候就很想逃避,后悔去年9月为什么要拒绝冬奥会志愿者的拟录取。
2、“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差别上个学期做了一个学期的“国家治理”方面的内容,从国家视角去分析教育现象,动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体会了基层治理的现象后,感觉基层治理也许是“鸡毛蒜皮的集合”。
国家治理聚焦具体的“指标”,基层治理而聚焦具体的“事”。国家治理的抓手是制度,基层治理的抓手更多是具体的人和事。基层治理中存在着“谁大声谁有理”、“谁重复得多谁有理”、甚至“谁动手谁有理”等运行机制。国家治理动辄几万亿,看几千万都是小数目;在基层治理中几万块就能压垮一个家庭,激发诸多社会矛盾。
而在基层治理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觉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我要变得更有钱。”
几乎年年回老家,而只有今年激发了些许思考,这也许也是读博的意义吧。
身份认同的困惑 1、“小孩”还是“大人”?年龄逐渐走到了27岁,博三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也感受到自己的思维逐渐定型,与低年级研究生同学代沟愈发明显。
春节回家,聊天的话题从游戏、娱乐,逐渐变成买房、买车、结婚等。回到老家,一方面,吃席的时候你仍然可以坐在小孩那桌,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另一方面,你也是“大人”了,你也知道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话。
春节回家,内心的“小孩”可以驱使你依然去看动画片、放鞭炮、放烟花,但是跟小时候的玩伴的儿子/女儿一起玩总觉得哪里不对。内心的“大人”也可以驱使你去觥筹交错,去聊一些父辈聊的事,但是父辈总还把你当做小孩,我猜内心os应该包括“大人的事小孩别插嘴”。
“大人”还是“小孩”的身份认同困惑是成长的一部分。之前偶然间看了08年的电视剧《绝密押运》,里面的台词“这些80后的孩子呀……”十几年后,变成近40岁的80后口中的“这些90后/95后的孩子呀……”从“孩子”到“大人”,应该是每一代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吧。
2、“清华博士”?之前18年在北航的读研究生的时候,看到一个社会实践的新闻稿,一个清华的同学的发言,“要忘掉自己是一个清华人,虚心向单位领导、单位同事学习;同时,要记得自己是一个清华人,不给学校丢脸……”当时的感受,这人是xx吧,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清华的?
我觉得我还是原来的我,但19年戴上了“清华博士”这个title之后,我感觉别人已经不像原来一样看我了,开始成为某种榜样,某种标志,开始被捧到一个不属于我的位置。在春节有两种感受,一种是要以我为榜样,也要来清华大学学习和生活,这是传递了正能量;另一种是,“大家都同一个地方长大、接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凭什么你能去那里?”感觉激发了负能量。
在这个时候,开始理解18年看到的那个新闻稿的段落,这个学长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有那种想法,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羡慕的对象。
19年-21年,我一直有如梦如幻之感,觉得我是否能够有资格在清华学习。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我想我是当得起的,我应该对“清华博士”这个title有更多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