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大摩“跨年金股”提前看 这些标的也被国内券商重点关注
临近年终,正是国内各大券商2021年的年度策略密集披露期,国际投行也在积极参与,如高盛和大摩,分别发表了明年高配和超配A股观点。与之相比,国内各大券商的态度略显谨慎,从时间节点上看,A股将迎来“跨年行情”,但明年二季度末是个分水岭。
高盛、大摩建议明年高配和超配A股
23只金股获“提名”
在2021年即将来临之际,两大知名国际投行率先发表看多明年A股观点。
在11月25日的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和股票策略配置媒体沟通会上,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预期,中国明年的GDP增速将达7.5%,为2013年以来的更高增速。而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则预期,明年投资A股的回报将达16%,建议高配A股。
和高盛看多逻辑类似,大摩在全球策略展望中预期,中国明年的GDP增速将达9%,并对A股给出“超配”的评级。
其中,刘劲津“圈”出了五个大方向,包括消费、媒体、医药、交通运输和零售。具体标的方面,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共点出了中国中免、中际旭创和贵州茅台等23只股票(见表1)。
表1 高盛推荐的23只A股
国内券商集体看好“跨年行情”
推荐标的茅台、五粮液和伊利与国际投行“暗合”
国内各大券商也在集体看多A股后市。如兴业证券认为,结合制度、监管、公司和投资者结构四大因素来看,A股有望在“而立”之年结束牛短熊长,并进入长牛。
但整体而言,相比国际投行,国内各大券商的态度还是略显谨慎,虽然均预期A股将迎来“跨年行情”,但多数券商认为在明年下半年A股可能出现波折。
如太平洋证券认为,明年A股的核心逻辑将由估值驱动转向业绩驱动,上半年将迎来阶段性盈利高点,之后需要业绩增长消化估值,这就是说,业绩能否兑现将决定市场走势,A股的波动性将加大。同样的,新时代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香港)和国盛证券等券商也有类似观点。
其中,新时代证券建议,在行业配置上,明年上半年布局估值还将继续抬升的周期板块和金融板块,下半年再重新聚焦消费和 科技 两大主线。而这也获得了多数券商的“一致预期”,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和华泰证券等覆盖的行业中均有新时代证券的“配置”(见附图)。整体来看,周期板块被“点名”次数最多。
图1 各大券商明年看好的行业一览(部分)
具体到投资标的,各大券商也分享多只有“跨年行情”的个股(见图2)。其中,多只个股与国际投行高盛重合,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和伊利股份等(见表2)。
图2 各大券商预期有“跨年行情”的个股一览(部分)
表2国内券商与高盛重合的“跨年金股”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红周刊
12月券商十大金股
以下是十大金股:
1.平安证券。
2.华安证券。
3.开源证券。
4.浙商证券。
5.兴业证券。
6.光大证券。
7.德邦证券。
8.国盛证券。
9.华金证券。
10.西证券。
平安证券(全称: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主流券商之一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重要成员,前身是平安保险证券业务部,创立于1991年8月,总部位于深圳。
2009年共完成11只债券主承销项目,主承销家数在券商中排名第八,作为国债甲类承销团成员之一国债承销规模达237.3亿元,在券商中排名前五。
扩展资料
所谓金股,就是指能够大幅上涨,并为投资者带来黄金般收益的强势品种。在股市中投资需要重点关注金股,而不要去关心大多数表现平平的普通股票。
金股是一种股权创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 *** 于1984年实施英国电信的私有化方案,在10年的3次减持过程中,英国 *** 完全放弃其拥有的股权与收益,只保留了1股金股。
金股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否决权,而不是受益权或其他表决权,金股通常只有一股,几乎没有实际经济价值。
2007年7月份,在哈尔滨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 的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48%股权案例中,哈尔滨市国资委将对哈中庆保留1%的金股。国资委代表哈尔滨市人民 *** 享有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否决权。例如在涉及安全稳定供气、社会公共利益问题上,哈尔滨市国资委有权行使否决权。此外,收购方承诺,确保拥有1%股权的国资委在哈中庆董事会中至少拥有一个董事席位。
所谓金股,就是指能够大幅上涨,并为投资者带来黄金般收益的强势品种。在股市中投资需要重点关注金股,而不要去关心大多数表现平平的普通股票。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扩展资料:
分析预计: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低成本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冲撞欧美本土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冲突将日趋升级激化。
面对美国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下届总统大选,布什 *** 表示,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财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贸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经济官员也纷纷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国正逐渐失去对中国的耐心。一些亚洲专家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迁离欧美;而今,随着通讯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同样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念股票